一种便携式接触器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85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便携式接触器检测器,可有效解决在车上测量接触器的性能,保证行车安全的问题,其结构是,包括机箱、检测电路和检测附件,检测电路装在机箱内,机箱前面板上装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一侧面板有电源输送插孔,另一侧面板上从上至下依次有充电电源插孔、复位按钮、电源开关、状态指示灯、主检测座、吸合检测座、辅检测座和显示屏开关,所述的检测电路由单片机、显示屏、电源、恒流源、AD转换器、数据整形器和RS串口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独特,设计科学合理,体积小,携带使用方便,可有效用于在车上测量接触器的性能,保证行车安全,是接触器检测设备上的一大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大。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接触器检测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便携式接触器检测器。

技术介绍

[0002]接触器是机车上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直接影响着行车的安全,因此,及时对接触器进行检修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对机车上接触器的检修只能做到下车的接触器进行简单的电阻测量,无法测量吸合和断开时间,而对于不下车的接触器,如变流柜里面的接触器,只能做到外观检查和机车高压试验时进行试验性能,缺乏仪器在低压下去检测接触器性能。机车上变流系统内部的接触器出故障后会造成机车停止运行造成机车设备故障是屡见不鲜的。
[0003]目前市场上仅有单独的测量接触器电阻、吸断时间的仪器,而且都是针对下车的接触器裸体的测量,无法对机车上不下车接触器的性能的测量。此外市场上的 仪器不但需要外接电源,不方便携带,精度无法满足,且无法做到触头电阻测量、吸合时间、断开时间、吸合电压、释放电压的系统行测量,目前机车检修技术规程不要求变流柜下车,里面的接触器只能车上检修,特别是目前和谐机车的东芝变流系统接触器报粘联故障率较高,该接触器为真空灭弧型接触器,质量比较大,下车检修不易,而且规程未规定下车检修。目前把报故障的接触器下车用几个地面设备组合到一块去测量该接触器的性能参数,操作不方面,设备间配合一致性差,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如何解决在车上测量接触器的性能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接触器检测器,可有效解决在车上测量接触器的性能,保证行车安全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接触器检测器,包括机箱、检测电路和检测附件,检测电路装在机箱内,机箱前面板上装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一侧面板有电源输送插孔,另一侧面板上从上至下依次有充电电源插孔、复位按钮、电源开关、状态指示灯、主检测座、吸合检测座、辅检测座和显示屏开关,所述的检测电路由单片机、显示屏、电源、恒流源、AD转换器、数据整形器和RS232串口构成,电源分别同AD转换器、单片机的电源端6脚相连,AD转换器的输入端同检测信号输入器输出1端相连,AD转换器的输出端同单片机的转换器输入端1相连,数据整形器的输入端同检测信号输入器的输出端2相连,检测信号输入器经高精度基准电阻接地,单片机的恒流输出端5接恒流源的输入端,恒流源的输出端2接检测信号输入器的恒流输入端3,恒流源的输出端3接恒流控制电路的输入端,恒流控制电路的输出端接单片机的恒流输入端4,RS232串口接单片机的串口3,显示屏的信号输入端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7,充电电源插孔接电源的充电接口,电源与电源开关相连,状态指示灯与单片机的16脚(RC1脚)相连,复位按钮接单片机1脚(MCLR),吸合检测座接单片机的33、34脚的接口J11,主检测座接恒流源及AD转换器4脚的接口J6,辅检测座接恒流源及AD转换器的
20脚(AIN4)的接口J10。
[0006]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独特,设计科学合理,体积小,携带使用方便,可有效用于在车上测量接触器的性能,保证行车安全,是接触器检测设备上的一大创新,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
附图说明
[000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框示图。
[000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前面板结构图。
[000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单片机控制电路图。
[0010]图4为本专利技术恒流源及逆变电源电路图。
[0011]图5为本专利技术单片机的辅助电路图。
[0012]图6为本专利技术RS232串口电路图。
[0013]图7为本专利技术AD转换器电路图。
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0015]由图1

7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便携式接触器检测器,包括机箱、检测电路和检测附件,检测电路装在机箱内,机箱11前面板上装有显示屏2,显示屏2的一侧面板有电源输送插孔16,另一侧面板上从上至下依次有充电电源插孔12、复位按钮13、电源开关14、状态指示灯15、主检测座19、吸合检测座18、辅检测座17和显示屏开关20,所述的检测电路由单片机1、显示屏2、电源3、恒流源6、AD转换器4、数据整形器5和RS232串口8构成,电源3分别同AD转换器4、单片机1的电源端6脚相连,AD转换器4的输入端同检测信号输入器9输出1端相连,AD转换器4的输出端同单片机1的转换器输入端1相连,数据整形器5的输入端同检测信号输入器9的输出端2相连,检测信号输入器9经高精度基准电阻10接地,单片机1的恒流输出端5接恒流源6的输入端,恒流源6的输出端2接检测信号输入器9的恒流输入端3,恒流源6的输出端3接恒流控制电路7的输入端,恒流控制电路7的输出端接单片机1的恒流输入端4,RS232串口8接单片机1的串口3,显示屏2的信号输入端接单片机1的信号输出端7,充电电源插孔12接电源3的充电接口,电源3与电源开关14相连,状态指示灯15与单片机的16脚(RC1脚)相连,复位按钮13接单片机1脚(MCLR),吸合检测座18接单片机1的33、34脚的接口J11,主检测座19接恒流源及AD转换器4脚的接口J6,辅检测座17接恒流源及AD转换器4的20脚(AIN4)的接口J10。
[0016]为了保证使用效果和使用方便,所述的单片机1型号为PIC18F4520,单片机的1脚接插口JP2的1脚,插口JP2的2脚接电源5V,3脚接地,4脚接单片机的40脚,5脚接单片机的39脚;单片机的1脚经电阻R30与电阻R29相连,并经电容C12接地,电阻R29的另一端接电容C11、电容C2的共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并与电容C5的一端、单片机的12脚相连,电容C4、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晶振Y1的两端相连,电容C5与单片机的14脚相连,电容C4与单片机的12脚相连,电容C11接地,电容C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容C11的一端相连接三端稳压器(型号IM7805)的输出端3,三端稳压器的2端接地,1端接电源12V,并与显示屏插座J1相连,单片机的17脚经电阻R43接接地电容C15和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2另一端接接地电容
C14和逆变电源JP8,单片机的30脚、31脚接地,并经电容C3接32脚(电源5V),显示屏插座J1与单片机插口JP2相连,单片机的16脚经电阻R2接光电耦合器U2的1脚,光电耦合器U2的2脚接地,4脚接电源12V,3脚经电阻R1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二极管D1的负极和插口J9的1脚,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插口J9接插口JP7,单片机的15脚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3的1脚,光电耦合器U3的2脚接地,4脚接电源12V,3脚经电阻R5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插口J2的2脚,场效应管Q2的漏极接插口J2的1脚和电源12V,单片机的22脚经电阻4接光电耦合器U4的1脚,光电耦合器U4的2脚接地,4脚接电源12V,3脚经电阻R7接场效应管Q3的栅极,场效应管Q3的漏极接插口J3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接触器检测器,包括机箱、检测电路和检测附件,其特征在于,检测电路装在机箱内,机箱(11)前面板上装有显示屏(2),显示屏(2)的一侧面板有电源输送插孔(16),另一侧面板上从上至下依次有充电电源插孔(12)、复位按钮(13)、电源开关(14)、状态指示灯(15)、主检测座(19)、吸合检测座(18)、辅检测座(17)和显示屏开关(20),所述的检测电路由单片机(1)、显示屏(2)、电源(3)、恒流源(6)、AD转换器(4)、数据整形器(5)和RS232串口(8)构成,电源(3)分别同AD转换器(4)、单片机(1)的电源端6脚相连,AD转换器(4)的输入端同检测信号输入器(9)输出1端相连,AD转换器(4)的输出端同单片机(1)的转换器输入端1相连,数据整形器(5)的输入端同检测信号输入器(9)的输出端2相连,检测信号输入器(9)经高精度基准电阻(10)接地,单片机(1)的恒流输出端5接恒流源(6)的输入端,恒流源(6)的输出端2接检测信号输入器(9)的恒流输入端3,恒流源(6)的输出端3接恒流控制电路(7)的输入端,恒流控制电路(7)的输出端接单片机(1)的恒流输入端4,RS232串口(8)接单片机(1)的串口3,显示屏(2)的信号输入端接单片机(1)的信号输出端7,充电电源插孔(12)接电源(3)的充电接口,电源(3)与电源开关(14)相连,状态指示灯(15)与单片机的16脚相连,复位按钮(13)接单片机1脚,吸合检测座(18)接单片机(1)的33、34脚的接口J11,主检测座(19)接恒流源及AD转换器4脚的接口J6,辅检测座(17)接恒流源及AD转换器(4)的20脚的接口J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接触器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片机(1)型号为PIC18F4520,单片机的(1)脚接插口JP2的1脚,插口JP2的2脚接电源5V,3脚接地,4脚接单片机的40脚,5脚接单片机的39脚;单片机的1脚经电阻R30与电阻R29相连,并经电容C12接地,电阻R29的另一端接电容C11、电容C2的共端,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并与电容C5的一端、单片机的12脚相连,电容C4、电容C5的另一端分别与晶振Y1的两端相连,电容C5与单片机的14脚相连,电容C4与单片机的12脚相连,电容C11接地,电容C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电容C11的一端相连接三端稳压器的输出端3,三端稳压器的2端接地,1端接电源12V,并与显示屏插座J1相连,单片机的17脚经电阻R43接接地电容C15和电阻R42的一端,电阻R42另一端接接地电容C14和逆变电源JP8,单片机的30脚、31脚接地,并经电容C3接32脚,显示屏插座J1与单片机插口JP2相连,单片机的16脚经电阻R2接光电耦合器U2的1脚,光电耦合器U2的2脚接地,4脚接电源12V,3脚经电阻R1接场效应管Q1的栅极,场效应管Q1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Q1的漏极接二极管D1的负极和插口J9的1脚,二极管D1的负极接地,插口J9接插口JP7,单片机的15脚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光电耦合器U3的1脚,光电耦合器U3的2脚接地,4脚接电源12V,3脚经电阻R5接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插口J2的2脚,场效应管Q2的漏极接插口J2的1脚和电源12V,单片机的22脚经电阻4接光电耦合器U4的1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元豪户振华王浩然崔璨睢志军杨永晓孟伟超单钰雯杨景涵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铁达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