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884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成型装置,属于电动车车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车架、折弯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的底座设置有底板,车架设置有直管,底板上方设置有横板,底板上表面设置有滑槽,折弯机构设置有电缸、固定环和折弯组件,电缸转动安装在底板上表面,固定环固定安装在直管外表面,电缸与固定环之间通过折弯组件相连,车架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定位机构设置有固定架、下弧形块和转动组件,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外表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下弧形块,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底板侧面,固定架和上弧形块之间通过转动组件相连。间通过转动组件相连。间通过转动组件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成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车架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交通工具。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电动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年产量超过3500万辆,均已位居世界第一,电动自行车车架是自行车的关键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但是其形状复杂加工成型过程比较困难。
[0003]公告号为CN21685818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前车架整体成型装置,该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模具本体,模具本体包括模腔,模腔内安装有金属芯;模具本体底部设置有保温炉,保温炉内填充有铝合金液;升液部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升液管,升液管的顶端伸入至模腔内,升液管的底端伸入保温炉内,且升液管的底端低于铝合金液的液面;气压输入部包括气压管,气压管的输出端伸入至保温炉内,且气压管的输出端高于铝合金液的液面,但是该技术需要用到高温铝合金液体,一旦发生泄露会对加工人员人生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针对该缺陷专利技术了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底座、车架、折弯机构和定位机构,所述的底座设置有底板,车架设置有直管,直管设置有两个,底板上方设置有横板,直管固定安装在横板上侧,底板上表面设置有四段滑槽,折弯机构设置有电缸、固定环和折弯组件,电缸转动安装在底板上表面,固定环固定安装在直管外表面,电缸与固定环之间通过折弯组件相连。
[0005]车架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每个直管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定位机构设置有固定架、下弧形块和转动组件,一个第二支撑杆和一个第三支撑杆外表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下弧形块,固定架固定安装在底板侧面,固定架和上弧形块之间通过转动组件相连。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滑槽由一段直线滑槽和一段弧形滑槽拼接而成,直线滑槽弧形滑槽之间平滑过渡,弧形滑槽对应的圆心角为15
°
~50
°

[0007]进一步地,所述的折弯组件设置有第一铰接座和滑块,滑块在滑槽内壁上滑动连接,滑块侧面与第一铰接座一侧铰接,第一铰接座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电缸伸缩端转动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折弯组件还设置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转动安装在滑块上,滑块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三连杆,第三连杆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二铰接座,第二铰接座铰接在固定环侧面。
[0009]进一步地,每两个所述的滑槽之间通过一段直槽连通,所述的直槽内固定安装有
弹簧轴,弹簧轴外表面滑动安装有两个滑板,两个滑板均在直槽内滑动连接,弹簧轴外边面缠绕有弹簧,弹簧轴外表面的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板侧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组件设置有转动杆和第四连杆,第四连杆设置有两个,两个第四连杆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每个滑板侧面,两个第四连杆另一端均转动安装在竖直杆上,竖直杆轴线方向为重力方向,竖直杆滑动安装在固定架上,滑动方向与重力方向平行,转动杆转动安装在固定架侧面,转动杆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上弧形块。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组件设置有第五连杆和第三铰接座,第五连杆转动安装在竖直杆上端,第三铰接座铰接在转动杆外表面上,第五连杆与第三铰接座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地,当转动杆转动至轴线与竖直杆轴线垂直的时候下弧形块与上弧形块同轴心。
[0013]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折弯组件实现对成型铝合金钢管进行加工,避免高温铝合金液体的泄露而对车间工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折弯组件实现了一次性折弯,避免多次折弯造成铝合金的局部应力无法消除的问题,避免应力集中而造成车架的不稳定;(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定位装置实现对折弯后的管材进行定位,避免位置偏移而对后续工作造成影响,从而增强车架的承受能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底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体柱与车把杆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8]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6为图4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转盘与电缸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转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图8中D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10为图8中E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专利技术直管与车把杆位置关系示意图。
[0025]图12为图11中F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

底座;2

车架;3

折弯机构;4

定位机构;101

底板;102

支撑柱;103

横板;104

一体柱;105

滑槽;106

固定夹;201

直管;202

车把杆;203

第一支撑杆;204

第二支撑杆;205

第三支撑杆;206

第四支撑杆;301

转盘;302

电缸;303

第一连杆;304

第一铰接座;305

滑块;306

第二连杆;307

第三连杆;308

第二铰接座;309

固定环;310

紧固螺钉;401

固定架;402

转动杆;403

弹簧轴;404

滑板;405

推杆;406

第四连杆;407

竖直杆;408

下弧形块;409

上弧形块;410

第五连杆;411

第三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28]如附图1~附图12所示,底座1设置有底板101,车架2设置有直管201,直管201设置
有两个,底板101上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柱102,支撑柱102侧面固定安装有横板103,底板101上侧安装有一体柱104,一体柱104外表面设置有凸台,一体柱104外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装置还包括车架(2)、折弯机构(3)和定位机构(4),所述的底座(1)设置有底板(101),车架(2)设置有直管(201),直管(201)设置有两个,底板(101)上方设置有横板(103),直管(201)固定安装在横板(103)上侧,底板(101)上表面设置有四段滑槽(105),折弯机构(3)设置有电缸(302)、固定环(309)和折弯组件,电缸(302)转动安装在底板(101)上表面,固定环(309)固定安装在直管(201)外表面,电缸(302)与固定环(309)之间通过折弯组件相连;车架(2)还设置有第二支撑杆(204)和第三支撑杆(205),每个直管(201)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杆(204)和第三支撑杆(205),定位机构(4)设置有固定架(401)、下弧形块(408)和转动组件,一个第二支撑杆(204)和一个第三支撑杆(205)外表面上分别固定安装有一个下弧形块(408),固定架(401)固定安装在底板(101)侧面,固定架(401)和上弧形块(409)之间通过转动组件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槽(105)由一段直线滑槽和一段弧形滑槽拼接而成,直线滑槽与弧形滑槽之间平滑过渡,弧形滑槽对应的圆心角为15
°
~5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车架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弯组件设置有第一铰接座(304)和滑块(305),滑块(305)在滑槽(105)内壁上滑动连接,滑块(305)侧面与第一铰接座(304)一侧铰接,第一铰接座(304)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杆(303),第一连杆(303)与电缸(302)伸缩端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德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也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