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及动力源制造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8820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即动力源制造工艺,汽车氛围灯系统包括动力源模块、与动力源模块输出端电连接的整流电路模块,与整流电路模块电连接的电路驱动模块;动力源模块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摩擦电器件包括带杆风扇、定子、转子、横向悬臂、上盖板和下底板,定子底端固定连接下底板,定子顶端活动连接转子,转子上方设置上盖板,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带杆风扇的主杆贯穿上盖板、转子、定子和下底板并与转子固定连接,横向悬臂前端贯穿定子与转子接触,末端与定子底端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电子辅助和灯光配置的能源消耗,同时为自车和后面车的司机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事故发生率。事故发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及动力源制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氛围灯
,具体涉及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及动力源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内饰领域的发展,灯光对于提升汽车的内饰品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一般是用氛围灯来作为汽车的内饰灯,其可实现多种颜色及亮度,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及需要来设定不同的颜色及亮度效果,从而起到车内装饰及气氛烘托的作用。氛围灯光源通常以灯带的形式设置在仪表板、中央控制台以及车门扶手等位置。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汽车内饰氛围灯实现光学效果的灯头布置方式,都是在导光柱的一端或者两端安装LED模组,通过汽车电池供电。
[0003]但是汽车上的电子辅助和灯光配置需要消耗电池10%左右的能源来维持运转,氛围灯的布置更是增加了汽车能耗,不符合环保要求。另外,氛围灯仅作为车内装饰用,以及现用于汽车前后车的照明灯功能性单一,只有远光和近光两种照明方式,无法很好的对后面的车起到警示作用,如果长时间高速行驶的轿车或者货车驾驶员在车灯亮度单一的行车环境下产生跟车的视觉疲劳,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0004]摩擦电是由于物体间摩擦产生的电。摩擦电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但是因为很难收集利用而被忽略。如果能够将摩擦电应用到自发电设备中对氛围灯供电,势必会减小汽车能耗。
[0005]截止到目前为止,微型静电发电机已被研制成功,并且在微机电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微型静电发电机的设计主要以无机硅材料为基础,并且器件的制造需要复杂的工艺和精密的操作。整个装置的制备需要大型的仪器设备和特殊的生产条件,造价成本过高,不利于发电机的商业化和日常应用。因此,如何制造摩擦发电机尤其是如何以简单的工艺制造出摩擦发电机是目前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及动力源制造工艺,以简单工艺制造纳米摩擦发电机,设计自适应自驱动型摩擦发电氛围灯系统,而不加重车机本身的能耗负载,并根据行车速度自适应调节LED氛围灯的亮度和颜色,对司机起到警示的作用。
[0007]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包括动力源模块、与动力源模块输出端电连接的整流电路模块,与整流电路模块电连接的电路驱动模块;所述动力源模块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摩擦电器件包括带杆风扇、定子、转子、横向悬臂、上盖板和下底板,所述定子底端固定连接下底板,定子顶端活动连接转子,转子上方设置上盖板,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带杆风扇的主杆贯穿上盖板、转子、定子和下底板并与转子固定连接,横向悬臂前端贯穿定子与转子接触,末端与定子底端固定连
接。
[0008]优选地,所述定子由聚四氟乙烯薄膜、FR4玻纤板一和导电框架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粘接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呈扇形,四片聚四氟乙烯薄膜间隔环向粘接在FR4玻纤板一上。
[0009]优选地,所述定子靠近中央环向等距开设若干孔洞,横向悬臂前端弯折后通过孔洞伸出定子与转子接触,末端与导电框架粘接固定。
[0010]优选地,所述转子由若干规整扇状无氧铜片间隔环向粘接在FR4玻纤板二上制成。
[0011]优选地,所述整流电路模块由整流转换模块、整流降压模块和整流反馈模块构成,所述整流转换模块通过四个二极管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将动力源模块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整流降压模块通过芯片、二极管、电感、变压器的互连将直流电降压,整流反馈模块通过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的互连构成反馈电路,实现稳定降压模块工作状态的功能。
[0012]优选地,所述电路驱动模块由芯片稳压模块、LED灯结构模块、三极管阈值模块构成,芯片稳压模块通过芯片与电容、电阻、电感互连,稳定电压,为LED灯结构模块提供实现自适应的电压;所述LED灯结构模块由若干个LED灯阵列构成;三极管阈值模块通过三极管与电阻连接实现开关功能。
[0013]优选地,它还包括电量储存模块,所述电量储存模块与整流电路模块电连接。
[0014]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的发电机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D1、利用环氧胶依次将四片扇形聚四氟乙烯薄膜、铜制导电框架粘连到直径132mm的FR4玻纤板一上,静置30分钟,再将横向悬臂的前端放入玻纤板一预留的长方形孔洞,末端用环氧胶固定到铜制导电框架底端制备定子;D2、将制作好的定子固定安装到下底板上;D3、通过激光切割得到规整扇状无氧铜片,利用环氧胶将八片扇形薄铜片粘合到直径100mm的FR4玻纤板二上,静置30分钟,制得转子;D4、将转子放置在定子上方;D5、将上盖板间隔预定距离放置在转子上方,利用螺栓螺母配合与下底板固定连接;D6、将带杆风扇的主杆插入上盖板、转子、定子和下底板中心的预留孔洞,使用环氧胶,将风扇的主杆与转子部件粘合固定。
[0015]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旋臂的制备工艺为:S1剪材:将锰钢板裁剪成块状长方体;S2折弯:将锰钢一端折弯,从折弯处用钳子夹弯,使其成型为梯形或半圆弧;S3一次电镀:将锰钢折弯处放入无氰镀锌溶液中,通直流电源,使锰钢表面附上一层锌;S4二次电镀:将镀锌锰钢折弯处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通直流电源,在锌层表面附上一层铜;S5制备纳米堆:在加热状态下,温度到达180℃的浓硫酸中放入镀锌镀铜锰钢,反应10秒,将锰钢取出,将得到表面生长纳米结构的横向悬臂成品。
[0016]摩擦电器件在汽车的安装位置现行且与本系统有关的国家标准有GB 4785

2019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光信号
装置的安装规定、GB 11567

2017 汽车及挂车侧面和后下部防护要求、GB 25991

2010 汽车用LED前照灯、GB/T 23921

2009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半轴,经过和国家标准比对,发现安装本系统不会影响汽车的正常功能,本系统尺寸较小,质量较轻符合安装标准,基于国家标准,我们提出了如下三种合理安装的方案(1)将整体封装,用铆钉固定于车底(本方案适用于未进行封底的车辆),可安装于后副车架上,其中安装时是嵌入式,一半卡入,一半露出(约2.5cm);(2)将系统底盘用瞬干胶水粘于汽车的发动机下护板(铁质)、导流板(塑料)处,也可支持系统的运转(汽车底面前面的斜面处);(3)本身车底盘上有一些的安装孔,无论是纵梁还是横梁,都有一些安装孔;现在大部分车架还是铆接,故会有部分安装孔预留出来,故可以将整个系统封装,将系统安装于纵梁未曾被占用的安装孔上。
[0017]相较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系统采用了摩擦纳米发电机作为能源生成及收集装置,实现无碳环保,通过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保证LED氛围灯的工作,完全避免了资源消耗浪费、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等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摩擦电发电装置使用周期性的贵金属(铜、银、金)横向悬臂结构,优化了间距排列、周期性横向悬臂的数量以及尺寸大小、横向悬臂表面镀层的纳米锥、纳米线、微空洞结构,进而控制薄膜摩擦电器件由机械摩擦能源转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源模块、与动力源模块输出端电连接的整流电路模块,与整流电路模块电连接的电路驱动模块;所述动力源模块采用摩擦纳米发电机,摩擦纳米发电机的摩擦电器件包括带杆风扇、定子、转子、横向悬臂、上盖板和下底板,所述定子底端固定连接下底板,定子顶端活动连接转子,转子上方设置上盖板,上盖板与下底板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带杆风扇的主杆贯穿上盖板、转子、定子和下底板并与转子固定连接,横向悬臂前端贯穿定子与转子接触,末端与定子底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由聚四氟乙烯薄膜、FR4玻纤板一和导电框架自上而下依次层叠粘接组成,所述聚四氟乙烯薄膜呈扇形,四片聚四氟乙烯薄膜间隔环向粘接在FR4玻纤板一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FR4玻纤板一靠近中央环向等距开设若干孔洞,横向悬臂前端弯折后通过孔洞伸出定子与转子接触,末端与导电框架粘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由若干规整扇状无氧铜片间隔环向粘接在FR4玻纤板二上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电路模块由整流转换模块、整流降压模块和整流反馈模块构成,所述整流转换模块通过四个二极管构成的桥式整流电路将动力源模块产生的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整流降压模块通过芯片、二极管、电感、变压器的互连将直流电降压,整流反馈模块通过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的互连构成反馈电路,实现稳定降压模块工作状态的功能。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型汽车氛围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驱动模块由芯片稳压模块、LED灯结构模块、三极管阈值模块构成,芯片稳压模块通过芯片与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兆岭张玉华张应红艾耀斌黄诗婷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