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不设伸缩缝的方法及伸缩变形沟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379868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不设伸缩缝的方法及伸缩变形沟结构,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需要设置变形缝的位置设置伸缩变形沟;当伸缩变形沟用于矩形构筑物的壁板时,伸缩变形沟设置的深度大于其外侧壁板的厚度,当伸缩变形沟用于底板或顶板时,伸缩变形沟的深度大于其周边底板或顶板的厚度;矩形构筑物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在伸缩变形沟处可连续施工,也可间隔施工,施工及检测要求按现行标准执行;施工完毕后伸缩变形沟内可填筑素混凝土,也可利用其凹槽形状作为装饰、照明等其他用途;本方法通过设置伸缩变形沟代替变形缝,既满足了构筑物抗渗防水的要求,同时也能使矩形构筑物和综合管廊满足不设伸缩缝的尺寸要求。的尺寸要求。的尺寸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不设伸缩缝的方法及伸缩变形沟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不设伸缩缝的方法及伸缩变形沟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城市化也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基础设施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其中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综合管廊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对于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中的贮水、水处理构筑物和综合管廊,《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范》(GB50069)中明确规定:大型矩形构筑物的长度、宽度较大时,应设置适应温度变化作用的伸缩缝。因此,超长、超宽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筑物和综合管廊,均应设置伸缩缝。
[0003]实际施工中伸缩缝涉及止水带、密封材料等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等因素,一旦把控不严,易造成伸缩缝渗漏水;伸缩缝一旦渗漏水,处理非常困难,也不易处理好。所以如何将材料和施工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减至最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不设伸缩缝的方法及伸缩变形沟结构,针对现有矩形构筑物及综合管廊设置的伸缩缝在实际工程中引起的渗漏水的问题,通过设置伸缩变形沟,将现浇钢筋构筑物或综合管廊分割成若干单元,并通过伸缩变形沟将各单元连接成无缝的整体结构,满足构筑物抗渗防水的要求;同时通过伸缩变形沟,也能使每个单元的平面长度和宽度满足规范不设伸缩缝的尺寸要求。
[0005]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不设伸缩缝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在需要设置变形缝的位置设置伸缩变形沟;
[0007]S2.当所述伸缩变形沟用于所述矩形构筑物的壁板时,所述伸缩变形沟设置的深度大于其外侧所述壁板的厚度,当所述伸缩变形沟用于所述矩形构筑物的底板或顶板时,所述伸缩变形沟的深度大于其周边所述底板或所述顶板的厚度;
[0008]S3.设置了所述伸缩变形沟的所述矩形构筑物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
[0009]S4.所述矩形构筑物在所述伸缩变形沟处可连续施工,也可间隔施工,施工及检测要求按现行标准执行;
[0010]S5.施工完毕,在所述伸缩变形沟内可填筑素混凝土,也可利用其凹槽形状作为装饰、照明等其他用途。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的伸缩变形沟结构,包括:
[0012]当所述矩形构筑物为超长超宽构筑物时,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一方位伸缩变形沟、第二方位伸缩变形沟,所述第一方位伸缩变形沟与所述第二方位伸缩变形沟将所述底板分割成不同单元,且第一方位伸缩变形沟与所述第二方位伸缩变形沟在相交处为沟槽交叉位置,所述伸缩变形沟设置有高度差,且所述高度差位置与所述沟槽交叉位置错开设置,当所述矩形构筑物为超长构筑物或综合管廊时,所述底板设置有所述第一方位伸缩变形沟,所述第一方位伸缩变形沟将所述底板分割成不同单元。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4]1、通过设置伸缩变形沟,解决了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伸缩缝由于材料和施工因素引起的渗漏水和耐久性的问题;
[0015]2、因通过伸缩变形沟代替伸缩缝,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可不掺膨胀剂、抗裂剂等外加剂,降低了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和碱含量,保证了混凝土耐久性能;
[0016]3、该设计和施工均可按常规要求执行,矩形构筑物和伸缩变形沟施工顺序不受限制,对施工工期无影响,无特殊的施工要求,质量可控,工程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不设伸缩缝结构的一种平面布置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沿A

A处的剖面示意图;
[0019]图3为超长超宽构筑物的伸缩变形沟平面布置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沿B

B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1]图5为图3沿C

C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6为综合管廊的伸缩变形沟平面布置示意图;
[0023]图7为图6沿D

D处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伸缩变形沟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伸缩变形沟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周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工程施工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8]请参阅图1

图9,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不设伸缩缝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S1.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1在需要设置变形缝的位置设置伸缩变形沟2;
[0030]S2.当所述伸缩变形沟2用于所述矩形构筑物1的壁板11时,所述伸缩变形沟2设置的深度大于其外侧所述壁板11的厚度,当所述伸缩变形沟2用于所述矩形构筑物1的底板12
或顶板13时,所述伸缩变形沟2的深度大于其周边所述底板12或所述顶板13的厚度;
[0031]S3.设置了所述伸缩变形沟2的所述矩形构筑物1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
[0032]S4.所述矩形构筑物1在所述伸缩变形沟2处可连续施工,也可间隔施工,施工及检测要求按现行标准执行;
[0033]S5.施工完毕,在所述伸缩变形沟2内可填筑素混凝土,也可利用其凹槽形状作为装饰、照明等其他用途。
[0034]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伸缩变形沟2设置的深度是指其两侧壁板11的内壁到伸缩变形沟2其外侧壁板11内壁之间的伸缩变形沟2的深度,也就是附图2中a;所述壁板11的厚度为附图2中b。
[0035]本实施例在S2中,所述矩形构筑物1由所述伸缩变形沟2分隔的所述壁板11、所述底板12及所述顶板13的长度和宽度,且均满足规范不设伸缩缝的尺寸要求。
[0036]优选的,所述矩形构筑物1为超长超宽构筑物3或综合管廊4,当所述矩形构筑物1为超长超宽构筑物3时,所述超长超宽构筑物3包括所述壁板11及所述底板12,当所述矩形构筑物1为综合管廊4时,所述综合管廊4包括所述壁板11、所述底板12及所述顶板13。这里需要解释的是,所述超长超宽构筑物3指的是《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设计规范》(GB5006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不设伸缩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需要设置变形缝的位置设置伸缩变形沟;S2.当所述伸缩变形沟用于所述矩形构筑物的壁板时,所述伸缩变形沟设置的深度大于其外侧所述壁板的厚度,当所述伸缩变形沟用于所述矩形构筑物的底板或顶板时,所述伸缩变形沟的深度大于其周边所述底板或所述顶板的厚度;S3.设置了所述伸缩变形沟的所述矩形构筑物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S4.所述矩形构筑物在所述伸缩变形沟处可连续施工,也可间隔施工,施工及检测要求按现行标准执行;S5.施工完毕,在所述伸缩变形沟内可填筑素混凝土,也可利用其凹槽形状作为装饰、照明等其他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不设伸缩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2中,所述矩形构筑物由所述伸缩变形沟分隔的所述壁板、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的长度和宽度,且均满足规范不设伸缩缝的尺寸要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不设伸缩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构筑物为超长超宽构筑物或综合管廊,当所述矩形构筑物为超长超宽构筑物时,所述超长超宽构筑物包括所述壁板及所述底板,当所述矩形构筑物为综合管廊时,所述综合管廊包括所述壁板、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构筑物不设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张明李国洪王雄肖山喜刘尚春罗俊李刚高法启魏斌高琳娜韦智操陈波邓涛徐雯婷宋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