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式应急放电装置及对外放电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房车
,特别涉及车载式应急放电装置及对外放电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房车由于结合了汽车和居住于一体,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驾驶房车进行远途旅游。而房车作为具有居住属性的车辆,在夜晚或者在野外,其通常需要承担照明灯、或其他用电设备的用电任务或其他应急用电任务,现有技术中一般是利用汽油发动机作为输出动力来进行发电,如此不仅会加速汽油的消耗,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现有技术如专利文献CN109109730B,其公开了一种自带发电装置的房车防浪水箱,其考虑到房车水箱为长方体水箱结构,房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加速或减速,水箱内的水会对水箱壁产生撞击,为此,其在水箱内部设置了一防浪坡,并且在防浪坡上设置了一系列的能够将水爬坡时的能量吸收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由于设置了防浪坡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波浪对房车水箱壁的撞击,而且由于设置了发电装置,其有效的利用了房车行驶过程中水的动能来进行发电,但是由于其仅仅是在斜坡上设置了单独旋转的叶轮结构,而且水在运动的过程中对于叶轮的冲击比较分散,由此其收集电能的效率不是很高,而且其仅仅是考虑了房车从静止到加速或者从匀速到减速过程中如何吸收水箱内水经过放浪坡后进行电能吸收,其完全没有考虑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经常也会转弯,同时汽车在行驶时也经常要进行变道,如此对于水箱左右两侧壁也会产生较大冲击,而且水箱内的水在水箱左右两侧壁处经常也会冲击水箱,而此部分的电能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同时专利文献CN109109730B中仅对水箱的一个侧壁的电能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式应急放电装置,其包括:水箱本体(1)、楔块内芯(2)、锥形环套(6)、可变形环形浮板(26)和转向驱动模块(8),所述楔块内芯(2)设置于水箱本体(1)内部形成盛放水体(3)的容置空间,所述锥形环套(6)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楔块内芯(2)内部,所述可变形环形浮板(26)滑动设置于所述锥形环套(6)的内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形环形浮板(26)包括若干扇形浮板(4),所述扇形浮板(4)包括浮板一(9)和浮板二(10),所述浮板一(9)和浮板二(10)交替布置合围成所述可变形环形浮板(26),所述浮板一(9)和浮板二(10)可竖向滑动的设置于所述锥形环套(6)的内侧,所述转向驱动模块(8)包括固定设置于水箱本体(1)底部的固定支柱(19)、转动套设于所述固定支柱(19)外侧的盖板(21)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盖板(21)顶部的摆杆(22),所述摆杆(22)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摆球一(23),所述盖板(21)与所述锥形环套(6)连接,在所述楔块内芯(2)内设置有横向发电机组(7),在所述浮板一(9)和浮板二(10)上均设置有竖向发电机组(5),所述横向发电机组(7)连接一蓄电池一(31),所述竖向发电机组(5)连接蓄电池二,在车辆加速或减速行驶时,水体(3)驱动浮板一(9)和浮板二(10)沿着锥形环套(6)竖向滑动,所述浮板一(9)和浮板二(10)之间相互联动,从而带动竖向发电机组(5)发电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一(31)中,在车辆转向或变道时,所述摆球一(23)随之进行摆动,从而带动与盖板(21)连接的锥形环套(6)水平转动,带动横向发电机组(7)发电将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二中,在需要进行紧急放电时,所述蓄电池一(31)和蓄电池二能够将电能释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式应急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一(9)包括第一上浮平板(11)和第一弧形后板(12),所述第一弧形后板(12)倾斜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上浮平板(11)的下端,所述浮板二(10)包括第二上浮平板(13)和第二弧形后板(14),所述第二弧形后板(14)倾斜固定设置于第二上浮平板(13)的下端,所述第一上浮平板(11)和第二上浮平板(13)均呈扇形,初始状态下,所述第一上浮平板(11)和第二上浮平板(13)漂浮于所述水体(3)表面,形成一圆环,记圆环的圆心为O,所述可变形环形浮板(26)为一上大下小的锥形筒结构,所述锥形筒与所述锥形环套(6)相适应,第一上浮平板(11)的圆心角为β,第一弧形后板(12)底端的圆心角为ψ,第二上浮平板(13)的圆心角为α,第二弧形后板(14)底端的圆心角为γ,所述第二上浮平板(13)与第一上浮平板(11)接触的一边与同侧的第一弧形后板(12)与第二弧形后板(14)接触的一边的夹角为θ,所述第二上浮平板(13)与第一上浮平板(11)接触的另一边与同侧的第一弧形后板(12)与第二弧形后板(14)接触的另一边的夹角为ε,且满足α=ψ,β=γ,α>γ, ψ>β, θ=ε,且在第一弧形后板(12)和第二弧形后板(14)接触的侧边设置有弹性拉绳或者磁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式应急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一(9)还包括第一左侧板(15)和第一右侧板(16),第一左侧板(15)和第一右侧板(16)为三角板,三角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上浮平板(11)及第一弧形后板(12)的一侧边连接;浮板二(10)还包括第二左侧板(17)和第二右侧板(18),第二左侧板(17)和第二右侧板(18)为三角板,三角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二上浮平板(13)及第二弧形后板(14)的一侧边连接。4.如权利要求1
‑
3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车载式应急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驱动模块(8)还包括支撑半圆板(37),所述支撑半圆板(37)固定设置于所述水箱本体(1)的上端,在支撑半圆板(37)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第一传送带(39)和第二传送带(40),第一传送带(39)设置于所述支撑半圆板(37)的左侧,所述第二传送带(40)设置于所述支撑半圆板
(37)的右侧,所述第一传送带(39)由转轮一(58)和转轮二(59)张紧传动,所述转轮一(58)连接有第一蓄能发电组(46),在所述第一传送带(39)上设置有若干左承接块组(44),所述第二传送带(40)由转轮三(60)和转轮四(61)张紧传动,所述转轮三(60)连接有第二蓄能发电组(47),所述摆球一(23)包括球主体(41)及设置于球主体(41)下端的左直角缺口(42)和右直角缺口(43),所述左直角缺口(42)能够与左承接块组(44)接合,在摆球一(23)摆动到所述支撑半圆板(37)时,带动所述左承接块组(44)运动,从而使得第一蓄能发电组(46)蓄能;所述右直角缺口(43)能够与右承接块组(45)接合,在摆球一(23)摆动到所述支撑半圆板(37)时,带动所述右承接块组(45)运动,从而使得第二蓄能发电组(47)蓄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式应急放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承接块组(44)包括伸缩杆一(50)、底座一(49)和左半球块(48),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远斌,张启超,张丽丽,卢明明,孙传进,梁涛,赵雁云,韦升钊,梁金煌,
申请(专利权)人:威驰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