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848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从左至右放置在地面上的吊钩式抛丸机、机器人和收料装置;吊钩式抛丸机右端具有箱体,箱体具有开口朝右的内腔,内腔内安装有大挂钩,大挂钩上悬挂有工件架,内腔上端安装有用于带动大挂钩前后移动的第一控制装置;机器人包括主机和设置在主机上的机械手;收料装置包括框架、用于回收工件的第一回收箱和用于回收工件架的第二回收箱,框架内上端位置设有抖动架和用于驱动抖动架抖动的电机驱动装置,第一回收箱位于抖动架下方,第二回收箱位于抖动架后方,框架的顶部安装有位于抖动架前方的推杆以及用于带动推杆前后移动的第二控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可以模拟人手臂、手腕和手功能的机械电子装置,它可把任一物件或工具按空间位姿(位置和姿态)的时变要求进行移动,从而完成某一工业生产的作业要求,目前应用地越来越广泛。吊钩式抛丸机是一种吊钩式清理设备,其结构一般包括一个箱体,箱体的上表面设置有驱动装置,并且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转轴的底端穿过箱体上表面卡接的轴承与大挂钩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挂钩上悬挂有两个上下分布的工件架,两个工件架上均通过小挂钩悬挂工件,工作时抛丸器向工件上喷射砂丸,砂丸撞击到工件的时候能将工件表面的杂质清除掉,工作时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将工件架挂到大挂钩上,需要钻进箱体内,杂质清除掉后再人工将工件架取下,再将工件一个一个地从工件架上取下,工作效率低。但是,若将机器人应用到吊钩式抛丸机上,则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从左至右放置在地面上的吊钩式抛丸机、机器人和收料装置;吊钩式抛丸机右端具有箱体,箱体具有开口朝右的内腔,内腔内安装有大挂钩,大挂钩上悬挂有工件架,内腔上端安装有用于带动大挂钩前后移动的第一控制装置;机器人包括主机和设置在主机上的机械手;收料装置包括框架、用于回收工件的第一回收箱和用于回收工件架的第二回收箱,框架内上端位置设有抖动架和用于驱动抖动架抖动的电机驱动装置,第一回收箱位于抖动架下方,第二回收箱位于抖动架后方,抖动架顶部用于放置机械手抓取过来的工件架,抖动架上设有上下贯通且供工件穿过的通孔,框架的顶部安装有位于抖动架前方的推杆以及用于带动推杆前后移动的第二控制装置。
[0005]进一步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左右延伸地安装在内腔上端的第一直线滑台以及连接在第一直线滑台下端的滑板,大挂钩的顶部与滑板固定。
[0006]进一步地,第二控制装置为前后延伸地设置在框架顶部的第二直线滑台,第二直线滑台下端连接有连接板,推杆上端与连接板固定。
[0007]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直线滑台控制滑板向右移动,将大挂钩移出箱体,人工将挂好工件的工件架挂到大挂钩上,然后第一直线滑台控制滑板向左移动,将工件架带到箱体内;(2)当吊钩式抛丸机工作完毕后,第一直线滑台控制滑板向右移动,将工件架移出
箱体;(3)机器人的机械手抓住工件架并将工件架放到抖动架上;(4)电机驱动装置控制抖动架抖动,工件架上的工件在抖动过程中顺着抖动架上的通孔落入第一回收箱内;(5)第二直线滑台工作,控制推杆向后移动,推杆将抖动架上的工件架往后推,推到第二回收箱内进行回收。
[000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挂钩可以移出箱体,人们在将工件架挂到大挂钩上时就不用进入箱体内,吊钩式抛丸机工作完毕后,不需要人工取下工件架,也不需要人工取下工件架上的工件,通过机器人配合收料装置,可以自动将工件和工件架分别收纳到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内,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吊钩式抛丸机的右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收料装置的右视示意图。
[0010]图中所示:1—吊钩式抛丸机,11—箱体,111—内腔,12—大挂钩,13—工件架,14—第一直线滑台,15—滑板,2—机器人,21—主机,22—机械手,3—收料装置,31—框架,32—第一回收箱,33—第二回收箱,34—抖动架,35—电机驱动装置,36—第二直线滑台,37—连接板,38—推杆。
实施方式
[0011]为比较直观、完整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现就结合本专利技术附图进行非限制性的特征说明如下:如图1—图3所示,一种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从左至右放置在地面上的吊钩式抛丸机1、机器人2和收料装置3;吊钩式抛丸机1右端具有箱体11,箱体11具有开口朝右的内腔111,内腔111内安装有大挂钩12,大挂钩12上悬挂有工件架13,内腔111上端安装有用于带动大挂钩12前后移动的第一控制装置;机器人2包括主机21和设置在主机21上的机械手22;收料装置3包括框架31、用于回收工件的第一回收箱32和用于回收工件架13的第二回收箱33,框架31内上端位置设有抖动架34和用于驱动抖动架34抖动的电机驱动装置35,第一回收箱32位于抖动架34下方,第二回收箱33位于抖动架34后方,抖动架34顶部用于放置机械手22抓取过来的工件架13,抖动架34上设有若干上下贯通且供工件穿过的通孔,框架31的顶部安装有位于抖动架34前方的推杆38以及用于带动推杆38前后移动的第二控制装置。
[0012]箱体11右端会设置一个电动门(图中未示),吊钩式抛丸机1工作时电动门关闭,工作完毕后电动门打开。
[0013]如图2所示,第一控制装置包括左右延伸地安装在内腔111上端的第一直线滑台14以及连接在第一直线滑台14下端的滑板15,大挂钩12的顶部与滑板15固定。第一直线滑台
14工作后可以带动滑板15左右移动,滑板15可以带动大挂钩12左右移动,大挂钩12向右移动后就能移出箱体11。
[0014]如图3所示,第二控制装置为前后延伸地设置在框架31顶部的第二直线滑台36,第二直线滑台36下端连接有连接板37,推杆38上端与连接板37固定。第二直线滑台36工作后可以带动推杆38前后移动。推杆38数量为多个,多个推杆38左右分布地固定在连接板上。
[0015]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第一直线滑台14控制滑板15向右移动,将大挂钩12移出箱体11,人工将挂好工件的工件架13挂到大挂钩12上,然后第一直线滑台14控制滑板15向左移动,将工件架13带到箱体11内;(2)当吊钩式抛丸机1工作完毕后,第一直线滑台14控制滑板15向右移动,将工件架13移出箱体11;(3)机器人2的机械手22抓住工件架13并将工件架13放到抖动架34上;(4)电机驱动装置35控制抖动架34抖动,工件架13上的工件在抖动过程中顺着抖动架34上的通孔落入第一回收箱32内;(5)第二直线滑台36工作,控制推杆38向后移动,推杆38将抖动架34上的工件架13往后推,推到第二回收箱33内进行回收。
[0016]大挂钩12可以移出箱体11,人们在将工件架13挂到大挂钩12上时就不用进入箱体11内,吊钩式抛丸机1工作完毕后,不需要人工取下工件架13,也不需要人工取下工件架13上的工件,通过机器人2配合收料装置3,可以自动将工件和工件架13分别收纳到第一回收箱32和第二回收箱33内,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7]当然,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运用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之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至右放置在地面上的吊钩式抛丸机、机器人和收料装置;吊钩式抛丸机右端具有箱体,箱体具有开口朝右的内腔,内腔内安装有大挂钩,大挂钩上悬挂有工件架,内腔上端安装有用于带动大挂钩前后移动的第一控制装置;机器人包括主机和设置在主机上的机械手;收料装置包括框架、用于回收工件的第一回收箱和用于回收工件架的第二回收箱,框架内上端位置设有抖动架和用于驱动抖动架抖动的电机驱动装置,第一回收箱位于抖动架下方,第二回收箱位于抖动架后方,抖动架顶部用于放置机械手抓取过来的工件架,抖动架上设有上下贯通且供工件穿过的通孔,框架的顶部安装有位于抖动架前方的推杆以及用于带动推杆前后移动的第二控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控制装置包括左右延伸地安装在内腔上端的第一直线滑台以及连接在第一直线滑台下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洪杰吴立锋滕游刘安东吴凌晨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吴兴区数字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