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压注射器,包括注射筒、活塞杆和固定环,活塞杆部分位于注射筒内,其伸出注射筒的部分通过固定环将活塞杆与注射筒固定连接在一起;活塞杆包括固定部、一个或多个负压腔体和负压腔体内的触发杆,负压腔体的第二端设置于固定部上,负压腔体密封部分触发杆,且触发杆的第一端沿负压腔体的轴向伸出负压腔体。负压注射器在进行穿刺手术时,将穿刺针连接注射筒的前端,将穿刺针刺入目标区域,然后根据需要按下触发杆,触发杆刺破固定部,负压腔体与注射筒前端空间连通,使得注射筒带有对应的负压,从而穿刺针吸取目标区域组织,之后拔出穿刺针,打开固定环,然后推动活塞杆,将穿刺针内的组织推出,该组织可以进行活检。检。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注射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地涉及一种负压注射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甲状腺等活检手术中,需要在超声的辅助下将穿刺针穿刺到目标位置,然后依靠注射器的负压吸取组织进入穿刺针中,再将穿刺针拔出人体,通过注射器将穿刺针的组织推出,获取组织以完成活检。
[0003]但是,活检的过程中通常为一个医生单人操作,医生的一个手需要扶着超声探头,只能由另一只手完成穿刺和抽吸。而注射器的的负压操作需要将注射器活塞拔出,单手同时操作穿刺针和注射器较为不便。
[0004]此外,在负压吸取组织时对应不同的部位需要的负压压强也部相同,负压过小可能吸取的组织不够,负压过大可能会对病人造成额外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负压注射器,适合单人操作手术,使用方便,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负压的量来确定负压腔体的数量,通过固定环将负压腔体与注射筒锁定在一起,使得在刺破活负压腔体后,塞杆不会被负压所推动,能够保持持续的负压。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负压注射器,包括注射筒、活塞杆和固定环,其中:所述活塞杆部分位于所述注射筒内,其伸出所述注射筒的部分通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注射筒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塞杆包括固定部、一个或多个负压腔体和负压腔体内的触发杆,所述负压腔体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负压腔体密封部分所述触发杆,且所述触发杆的第一端沿所述负压腔体的轴向伸出所述负压腔体。
[0008]可选地,当所述负压腔体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负压注射器还具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用于将多个负压腔体固定在一起。
[0009]可选地,所述定位环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负压腔体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定位环,第二端固设于所述固定部上。
[0010]可选地,所述定位环进入注射筒内时,所述定位环靠近所述注射筒的第一端;所述负压腔体靠近所述注射筒的第一端的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槽扣合连接的卡扣。
[0011]可选地,在所述触发杆上设置有柔性橡胶件,所述柔性橡胶件用于将位于所述负压腔体内的部分触发杆密封。
[0012]可选地,所述触发杆的第一端具有把手,且所述把手伸出所述固定环。
[0013]可选地,所述触发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负压腔体内靠近固定部的一端,且所述触发杆的第二端具有锥形组件,在所述锥形组件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气流通道。
[0014]可选地,在所述固定部的外周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注射筒内壁的密封圈。
[0015]可选地,所述固定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断裂部,以方便打开所述固定环。
[0016]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负压腔体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其中第一端通过所述柔性橡胶件密封,第二端通过所述固定部密封。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负压注射器在进行穿刺手术时,将穿刺针连接注射筒的前端,将穿刺针刺入目标区域,然后根据需要按下触发杆,触发杆刺破固定部,负压腔体与注射筒前端空间连通,使得注射筒带有负压,从而穿刺针吸取目标区域组织,之后拔出穿刺针,打开固定环,然后推动活塞杆,将穿刺针内的组织推出,该组织可以进行活检。
附图说明
[0018]为了说明而非限制的目的,现在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特别是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其中: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负压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负压注射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负压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触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
[0025]1‑
注射筒,2
‑
固定部,3
‑
负压腔体,4
‑
触发杆,5
‑
气流通道,6
‑
密封圈,7
‑
定位环,8
‑
固定环,9
‑
把手,10
‑
手持部,11
‑
柔性橡胶件,12
‑
锥形组件,13
‑
卡槽,14
‑
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负压注射器包括注射筒1、活塞杆和固定环8,活塞杆部分位于注射筒1内,其伸出注射筒1的部分通过固定环8与注射筒1固定连接在一起;活塞杆包括固定部2、一个或多个负压腔体3和负压腔体内的4,负压腔体3设置于固定部2上,负压腔体3密封部分触发杆4,且触发杆4的第一端沿负压腔体3的轴向伸出负压腔体3。
[0028]固定部2上可以设置有多个连接部,通过连接部将负压腔体3固定在固定部2上。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负压的量来确定负压腔体3的数量,而且每个负压腔体3内的压强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可通过固定环8将活塞杆与注射筒1锁定在一起,使得触发杆4在刺破活负压腔体3后,活塞杆不会被负压所推动,从而能够保持持续的负压。
[0029]负压注射器在进行穿刺手术时,将穿刺针连接注射筒1的前端,将穿刺针刺入目标区域,然后根据需要按下触发杆4,触发杆4刺破固定部2,负压腔体3与注射筒1前端空间连通,使得注射筒1带有对应的负压,从而穿刺针吸取目标区域组织,之后拔出穿刺针,打开固定环8,然后推动活塞杆,将穿刺针内的组织推出,该组织可以进行活检。
[0030]当负压腔体3的数量为多个时,负压注射器还具有定位环7,定位环7用于将多个负压腔体3固定在一起。多个负压腔体3可以相互平行。如图2所示,负压腔体3的数量为3个时,
三个负压腔体3相互平行,且三个负压腔体3的横截面形成一个三角形。负压腔体3为管状结构,且负压腔体3的横截面可以为规则图形(例如为圆形),也可以为非规则的图形。
[0031]负压腔体3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负压腔体3的第二端靠近注射筒1前端,且负压腔体3的第二端固设于固定部2上,负压腔体3的第一端靠近固定环8。定位环7为圆盘状结构,定位环7设置有多个通孔,负压腔体3的第一端贯穿定位环7。
[0032]注射筒1具有前端和后端,注射筒1的前端用于安装穿刺针,注射筒1的后端用于手持,即注射筒1的后端为注射筒1的第一端,注射筒1的第一端设置有手持部10,手持部10环绕注射筒1的筒壁。定位环7进入注射筒1内时,定位环7靠近注射筒1的第一端;负压腔体3靠近注射筒的第一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卡槽13,固定环8的内壁设置有与卡槽13扣合连接的卡扣14,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筒、活塞杆和固定环,其中:所述活塞杆部分位于所述注射筒内,其伸出所述注射筒的部分通过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注射筒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活塞杆包括固定部、一个或多个负压腔体和负压腔体内的触发杆,所述负压腔体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负压腔体密封部分所述触发杆,且所述触发杆的第一端沿所述负压腔体的轴向伸出所述负压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负压腔体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负压注射器还具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用于将多个负压腔体固定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负压腔体的第一端贯穿所述定位环,第二端固设于所述固定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压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进入注射筒内时,所述定位环靠近所述注射筒的第一端;所述负压腔体靠近所述注射筒的第一端的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卡槽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庆,张克磊,王宝中,王沁,朱瑜,顾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立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