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NMN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和面部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824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有NMN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和面部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乳化液和水溶液分别以5~50mL/min和500~2500mL/min的流率进入反应容器,于1000~5000rpm的转速下进行高速剪切反应,得到微球悬浊液;将微球悬浊液进行真空干燥,得到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乳化液包括2~20wt%聚左旋乳酸、3~30wt%聚山梨醇酯和50~95wt%有机溶剂,水溶液包括0.5~2wt%聚乙烯醇、0.2~2wt%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有NMN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和面部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的
,尤其涉及一种含有NMN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和面部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美容行业发展迅猛,注射类的面部填充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了美容医学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注射类面部填充剂,在注射后会慢慢被吸收最终消失,只能起到暂时的修补作用,需要反复重新注射,并且生物相容性差,还会引起炎症及其他毒副作用的风险。目前市场上面部填充剂的种类繁多,但要开发出美容效果好、疗效持久但非永久、副作用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的美容产品仍具有较大的挑战性。
[0003]聚乳酸材料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良好、机械强度和加工性能较佳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骨科修复固定材料、药物输送以及手术缝合线等领域,是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可的一种生物医用材料。其中,聚左旋乳酸在体内可以缓慢降解为乳酸,而降解得到的乳酸能够刺激胶原蛋白的形成,使得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流失的胶原蛋白得到补充,从而达到改善肤质,填补皮肤松弛、凹陷的目的,疗效可长达两年,且聚左旋乳酸最终会被降解为CO2和H2O被排出体外;因此近年来聚左旋乳酸在美容行业的倍受青睐。
[0004]目前的左旋乳酸面部填充剂中左旋乳酸以微粒或微球的形式存在,但左旋乳酸微球或微粒的制备过程复杂、粒径可控性差且成本较高,且若在聚左旋乳酸微球制备的过程中引入其他活性组分,微球或微粒会粒径不均、形状不规则、复溶较差或注射不均均等情况,将会造成皮下结节或红肿等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获得一种具有规则多孔球状结构、粒径分布窄且具有良好复溶性的左旋乳酸微球,提高其应用作为面部填充剂时的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NMN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和面部填充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取乳化液和水溶液分别以5~50mL/min和500~2500mL/min的流率进入反应容器,于1000~5000rpm的转速下进行高速剪切反应,得到微球悬浊液;
[0009]S2、将所述微球悬浊液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所述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
[0010]其中,所述乳化液包括2~20wt%的聚左旋乳酸、3~30wt%的聚山梨醇酯以及50~95wt%的有机溶剂,所述水溶液包括0.5~2wt%的聚乙烯醇、0.2~2wt%的β

烟酰胺单核苷酸、0.5~5wt%的明胶和91~98.8wt%的水,且所述乳化液和水溶液的添加体积比为1:(3~15)。
[001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明胶选自动物明胶和/或改性明胶。
[0012]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改性明胶选自硫醇化明胶、磷酸化明胶、琥珀酰明胶和脲联明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三氯甲烷、二氯甲烷和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45~80℃,真空度为0.05~0.08MPa,时间为0.5~4h。
[0015]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在真空干燥之前,将所述微球悬浊液进行离心、过筛或沉降处理。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17]一种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所述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通过上述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18]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具有多孔球型骨架结构,所述多孔球型骨架结构上负载有β

烟酰胺单核苷酸。
[001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部填充剂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20]一种面部填充剂,包括0.1~4wt%的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0.1~4wt%的甘露醇、0.0002~25wt%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50~95wt%的水。
[0021]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分子量为5000~500000Da。
[0022]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面部填充剂的制备方法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23]一种面部填充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按照(10~50):(10~50):(5~15)的质量比取所述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甘露醇以及羧甲基纤维素钠于1000~10000rpm的转速下持续搅拌5~45min得到混合物;
[0024]按照1:(20~50)的质量比取所述混合物与水混合,于500~2500rpm的转速下持续搅拌10~30min得到面部填充剂溶液;
[0025]将所述面部填充剂溶液进行冷冻干燥4~48h得到所述面部填充剂。
[0026]有益效果:
[0027](1)本专利技术中以聚左旋乳酸和聚山梨醇酯配制得到的乳化液作为分散相,以聚乙烯、β

烟酰胺单核苷酸和明胶配制得到的水溶液作为连续相,乳化液、水溶液按照特定的体积比和流率进入至反应容器中,在高速机械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多孔微球骨架结构,在多孔微球骨架结构表面和内部负载或包覆有β

烟酰胺单核苷酸,上述特定的工艺以及条件制备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所得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形状规整,粒径尺寸介于20~60μm,粒径分布窄,制备过程较简单、粒径可控性强且成本较低,在生物医用材料的
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前景;
[0028](2)将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作为主要活性组分,并与甘露醇、羧甲基纤维素钠复配得到的面部填充剂具有良好的复溶性,其中聚左旋乳酸和β

烟酰胺单核苷酸能够协同发挥极佳的效果,且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呈球状、粒径较为均一,将该面部填充剂注射至机体不会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在具有优秀的抗皱、嫩肤和美白效果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提供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的SEM图(35μm);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1提供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粒径分散图;
[0031]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例5提供的面部填充剂皮下注射兔子6个月后刺激产生胶原的组织切片图;
[0032]图4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4提供的面部填充剂皮下注射兔子6个月后刺激产生胶原的组织切片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在大量的实践中发现,以聚左旋乳酸为原料制备得到的微球尺寸不均一、分散性差;并且,若将β

烟酰胺单核苷酸(NMN)引入聚左旋乳酸的制备中后,将会使得最终制备得到的微粒除了呈球状之外,还有的呈片状、棒状以及不规整形状,将其应用于面部填充剂时有可能会引起机体严重的炎症反应,安全性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取乳化液和水溶液分别以5~50mL/min和500~2500mL/min的流率进入反应容器,于1000~5000rpm的转速下进行高速剪切反应,得到微球悬浊液;S2、将所述微球悬浊液进行真空干燥,得到所述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其中,所述乳化液包括2~20wt%的聚左旋乳酸、3~30wt%的聚山梨醇酯以及50~95wt%的有机溶剂,所述水溶液包括0.5~2wt%的聚乙烯醇、0.2~2wt%的β

烟酰胺单核苷酸、0.5~5wt%的明胶和91~98.8wt%的水,且所述乳化液和水溶液的添加体积比为1:(3~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选自动物明胶和/或改性明胶;任选地,所述改性明胶选自硫醇化明胶、磷酸化明胶、琥珀酰明胶和脲联明胶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三氯甲烷、二氯甲烷和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干燥的温度为45~80℃,真空度为0.05~0.08MPa,时间为0.5~4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聚左旋乳酸微球的制备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世海揭从能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一先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