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794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采用了多官能团丙烯酸酯的UV固化树脂A、UV固化树脂B以及具有超支化结构的超支化UV固化树脂,其制备方法为:在高速分散机中加入所述流平剂、润湿剂、消泡剂分散后降低转速,加入所述UV固化树脂A、UV固化树脂B、低气味改性单体、低气味改性光引发剂,继续分散,混合均匀,经UV光固化即得到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本发明专利技术紫外光固化膜具有较低气味,可广泛使用在如汽车、工业维护、医疗、创意等技术领域。创意等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特别适用于UV

LED光源照射固化,属于高分子材料


技术介绍

[0002]紫外光固化涂膜(也称UV光固化涂膜),是指利用紫外光的能量引发涂膜中UV树脂进行交联固化反应,通过形成化学键实现涂层的固化成膜。它是一种基辐照固化技术的环保型涂膜,能够在紫外光照射下迅速交联固化形成涂膜。相较于传统树脂具有固化速度快、有机挥发组分排放少、固化温度低、环保节能、涂层性能优异等特点。
[0003]虽然相比传统溶剂型涂膜,光固化涂膜的VOC和气味大大减少,但是,光固化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100%的固化。不充分的光固化会导致树脂、活性稀释剂的残余或残余的小分子光引发物在漆层中的渗入和移动。除此之外,低气味改性光引发剂吸收能量后会分解产生自由基或者离子,断裂成碎片,裂解产物还是会一定程度引起涂膜及气味的问题,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可快速固化、气味低的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目前光固化涂膜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提供一种能用UV

LED光源快速固化、气味低的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份:
[0006][0007][0008]其中,所述UV固化树脂A为三官能度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0009]所述UV固化树脂B为两官能度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0010]优选地,所述的低气味改性单体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份:
[0011][0012]所述的低气味改性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1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首先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反应,得到一端含有异氰酸酯基、另一端含甲基丙烯酰氧基的氨基甲酸酯中间产物A;
[0014][0015]步骤1B:将上述中间产物A与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低气味改性单体。
[0016][0017]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步骤1A中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

2;优选为1:1

1.5,更优选为1:1

1.3;最优选为1:1

1.2;所述步骤1B中的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中间产物A的摩尔比为为1:1

2;优选为1:1

1.5,更优选为1:1

1.3;最优选为1:1

1.2。
[0018]优选地,所述的低气味改性光引发剂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份:
[0019][0020]所述的低气味改性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1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首先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反应,得到一端含有异氰酸酯基、另一端含甲基丙烯酰氧基的氨基甲酸酯中间产物A;
[0022][0023]步骤1B:中间产物A与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丙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低气味改性光引发剂;
[0024][0025]优选地,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步骤1A中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为1:1

2;优选为1:1

1.5,更优选为1:1

1.3;最优选为1:1

1.2;所述步骤1B中的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丙酮和中间产物A的摩尔比为为1:1

2;优选为1:1

1.5,更优选为1:1

1.3;最优选为1:1

1.2。
[0026]优选地,所述的流平剂为迪高Tego Glide 410、德国毕克BYK

UV3510、BYK

341、BYK

344、BYK

345、BYK

346、BYK

347和BYK

348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润湿剂为美国陶氏公司的NP

100和德国毕克BYK 33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消泡剂为德国毕克BYK

024、BYK

025、BYK

035、BYK

037、BYK

038、BYK

044和BYK

038中的至少一种。
[0027]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份:
[0028][0029]所述的低气味改性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1: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首先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反应,得到一端含有异氰酸酯基、另一端含甲基丙烯酰氧基的氨基甲酸酯中间产物A;
[0031]步骤2:中间产物A与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低气味改性单体;
[0032]所述的低气味改性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步骤1: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首先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反应,得到一端含有异氰酸酯基、另一端含甲基丙烯酰氧基的氨基甲酸酯中间产物A;
[0034]步骤2:中间产物A与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丙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低气味改性光引发剂;
[0035]所述的流平剂为迪高Tego Glide 410;
[0036]所述的润湿剂为美国陶氏公司的NP

100;
[0037]所述的消泡剂为德国毕克BYK

035和BYK

037按质量比0.8:1组成的混合物;
[0038]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份:
[0039][0040][0041]其中,所述UV固化树脂A为三官能度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0042]所述的UV固化树脂B为两官能度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
[0043]所述的低气味改性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步骤1: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份:其中,所述UV固化树脂A为三官能度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所述UV固化树脂B为两官能度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酯预聚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气味改性单体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份:所述的低气味改性单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首先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反应,得到一端含有异氰酸酯基、另一端含甲基丙烯酰氧基的氨基甲酸酯中间产物A;步骤1B:将上述中间产物A与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低气味改性单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步骤1A中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1

2;优选为1:1

1.5,更优选为1:1

1.3;最优选为1:1

1.2;所述步骤1B中的四[β

(3,5

二叔丁基
‑4‑
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和中间产物A的摩尔比为为1:1

2;优选为1:1

1.5,更优选为1:1

1.3;最优选为1:1

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气味改性光引发剂按重量份数计,原料包括以下组份:所述的低气味改性光引发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首先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反应,得到一端含有异氰酸酯
基、另一端含甲基丙烯酰氧基的氨基甲酸酯中间产物A;步骤1B:中间产物A与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丙酮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得到低气味改性光引发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催化剂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所述步骤1A中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和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为1:1

2;优选为1:1

1.5,更优选为1:1

1.3;最优选为1:1

1.2;所述步骤1B中的2

羟基
‑2‑
甲基
‑1‑
苯基丙酮和中间产物A的摩尔比为为1:1

2;优选为1:1

1.5,更优选为1:1

1.3;最优选为1:1

1.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气味紫外光固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流平剂为迪高Tego Glide 410、德国毕克BYK

UV3510、BYK

341、BYK

344、BYK

345、BYK

346、BYK

347和BYK

348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润湿剂为美国陶氏公司的NP

100和德国毕克BYK 333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消泡剂为德国毕克BYK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强刘学文吴玲王军雯任泽钰李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