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7702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油阀门的防锈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可以对采油阀门进行及时的清理内部防止阀门内部生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包括凹型架和固定连接在凹型架中部两侧的环形框,两个所述环形框镜像设置,所述凹型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Ⅰ,电机Ⅰ固定连接在凹型架的左侧,所述旋转杆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贴合框,两个所述贴合框分别与两个环形框的内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贴合框相邻一侧的上侧分别固定并连通有阀门的两端,两个所述贴合框相邻一侧的下侧分别固定并连通有连通管的左右两侧。的左右两侧。的左右两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采油阀门的防锈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阀门是流体介质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用于流体介质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采油阀门就是其中一种,闲置时间较长的阀门,应定期检查,定期保养,防止阀门锈蚀和损坏,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201821341233.8一种采油阀门高效密封装置可以解决使用的采油阀门内部结构较为简单,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阀芯磨损,导致阀体内密封效果不佳,产生泄漏,原油开采时一般内部压力较大,容易造成阀体损坏,出现喷油的现象的问题,但是并不适合对采油阀门进行及时的清理内部防止阀门内部生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可以对采油阀门进行及时的清理内部防止阀门内部生锈。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包括凹型架和固定连接在凹型架中部两侧的环形框,两个所述环形框镜像设置,所述凹型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旋转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Ⅰ,电机Ⅰ固定连接在凹型架的左侧,所述旋转杆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贴合框,两个所述贴合框分别与两个环形框的内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贴合框相邻一侧的上侧分别固定并连通有阀门的两端,两个所述贴合框相邻一侧的下侧分别固定并连通有连通管的左右两侧。
[0005]两个所述贴合框镜像设置。
[0006]每个所述环形框外侧的上侧分别设有一个四角接头。
[0007]每个所述环形框的底部分别设有一个贯穿孔。
[0008]所述连通管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筛片。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凹型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专利技术贴合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专利技术贴合框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本专利技术连通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是本专利技术连通管的半剖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5]图6是本专利技术移动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7是本专利技术喷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8是本专利技术图6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9是本专利技术储液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9]图10和图11均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凹型架101;环形框102;旋转杆103;贴合框104;阀门105;电机Ⅰ106;连通管201;筛片202;移动架301;丝杠302;电机Ⅱ303;电机Ⅲ304;皮带305;清理辊306;旋转杆307;喷头308;储液桶401;流通框4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该部分根据图1

5和10、11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为便于对采油阀门进行及时的清理内部防止阀门内部生锈,进而提供一个凹型架101,并在凹型架101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一个环形框102,且通过两个环形框102上侧的外侧进行连通输送采出的油的管道,进一步的在两个环形框102的内侧分别嵌入式转动连接一个贴合框104,便于在两个贴合框104与两个环形框102之间进行转动时不会发生泄漏内部残油的情况,此时分别在两个贴合框104内侧的上侧通过螺栓固定并连通阀门105的两端,使得阀门105的两端处于与两个环形框102上侧进行对接放置的同时可以正常通过阀门105进行控制流通采出的油,进一步的在需要定期对阀门105进行防锈清理工作时,则使得阀门105依靠两个贴合框104的中心处位置为中心进行圆周运动,从而改变阀门105的位置,使得阀门105转动至两个环形框102的下方进行更换位置从而便于进行及时清理阀门105的内部,便于防止阀门105内部生锈,提高阀门105的使用寿命,在调整阀门105的圆周运动位置,使得凹型架101中部转动连接一个旋转杆103,且旋转杆103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与两个贴合框104的中部固定连接,此时旋转杆103的左侧通过联轴器与电机Ⅰ106的输出轴进行固定连接,电机Ⅰ106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凹型架101的左侧,驱动电机Ⅰ106使得旋转杆103稳定旋转,进而带动阀门105进行均匀圆周运动,电机Ⅰ106为减速电机,从而便于进行及时清理阀门105的内部,便于防止阀门105内部生锈,提高阀门105的使用寿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投入精力较少;
[0022]所述阀门105的两端分别贴合至两个环形框102相邻一侧表面的内部进行转动连接并滑动。
[0023]该部分根据图1

5和10、11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为便于两个贴合框104与两个镜像设置的环形框102完整嵌入式进行转动连接,进而同步使得两个贴合框104镜像设置。
[0024]该部分根据图1

5和10、11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向两个环形框102的外侧进行流通采出的油时,分别在两个环形框102上侧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一个四角接头,便于进行对接流通油的管道。
[0025]该部分根据图1

5和10、11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当阀门105依靠两个贴合框104进行圆周运动至两个环形框102的底部进行定期清理阀门105内部时,分别在两个环形框102的底部通过机床加工一个贯穿孔,进而在阀门105移动至两个环形框102的底部时,便于通过两个贯穿孔对阀门105内部进行清理并防止阀门105内部生锈工作。
[0026]该部分根据图1

5和10、11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当阀门105移动至底部进行定期清理时,则原有的位于两个贴合框104底部的连通管201处于环形框102的上方进行流通油的位置,进而可以在对阀门105进行清理的同时不影响油的流通,进一步的通过连通管201内部的多个筛片202对流通的油进行过滤,便于提高流通的油的纯度,减少内部的杂质,
进而形成功能调整的工作。
[0027]所述凹型架10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架301,移动架301上侧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连接有一个旋转杆307,每个所述旋转杆307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清理辊306,两个所述旋转杆307的右侧通过皮带305传动连接,位于后侧的所述旋转杆30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Ⅲ304,电机Ⅲ304固定连接在移动架301上。
[0028]该部分根据图1

11中所表达的工作过程是:当对位于两个环形框102下方的阀门105进行清理内部从而防止生锈工作时,驱动电机Ⅲ304使得位于后侧的旋转杆307进行转动,从而在皮带305传动下使得两个旋转杆307同步进行旋转,进而位于两个旋转杆307上的清理辊306同步旋转,此时使得移动架301向左侧移动,并且两个表面粗糙且旋转的清理辊306经过环形框102底部的贯穿孔伸入阀门105的内部,进而对阀门1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包括凹型架(101)和固定连接在凹型架(101)中部两侧的环形框(10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环形框(102)镜像设置,所述凹型架(101)的中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杆(103),旋转杆(10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电机Ⅰ(106),电机Ⅰ(106)固定连接在凹型架(101)的左侧,所述旋转杆(103)中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贴合框(104),两个所述贴合框(104)分别与两个环形框(102)的内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贴合框(104)相邻一侧的上侧分别固定并连通有阀门(105)的两端,两个所述贴合框(104)相邻一侧的下侧分别固定并连通有连通管(201)的左右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贴合框(104)镜像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环形框(102)外侧的上侧分别设有一个四角接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环形框(102)的底部分别设有一个贯穿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201)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筛片(2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油阀门的防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型架(10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架(301),移动架(301)上侧的前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刚韩雪萍曹兴涛赵昌龙侍超陈辉程亚运孟庆国樊如忠滕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麦科特种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