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7526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端盖组件包括集流件和形成有容置槽的第一绝缘件,集流件包括盘体部和柄体部。盘体部具有用于焊接储能装置的极耳的焊接区,焊接区在盘体部朝向第一绝缘件的第一表面凹陷设置,柄体部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过渡部,第一连接部连接盘体部,第二连接部设置于容置槽。其中,盘体部包括位于相邻两个焊接区之间且靠近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区域,第一区域背离第一绝缘件的第二表面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用于与极耳相抵接。该端盖组件能够有效保证集流件与极耳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确保集流件与极耳充分电连接。耳充分电连接。耳充分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二次电池的可循环利用特性使其逐渐成为用电设备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二次电池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人们对其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电池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的要求。
[0003]现有的二次电池如圆柱形锂离子电池,是由端盖组件、电极组件和圆柱形壳体组成。二次电池的实际生产过程是先分别制作端盖组件、电极组件和圆柱形壳体;然后使用金属转接件分别焊接端盖组件的极柱和电极组件的极耳,实现由极耳导电至极柱;再将电极组件放入圆柱形壳体内,弯折金属转接件使端盖组件与圆柱形壳体同圆心对准;端盖组件盖合圆柱形壳体的开口后,与圆柱形壳体的开口焊接密封以形成二次电池的基本结构。其中,金属转接件与极耳之间导电性能的好坏是影响电池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
[0004]然而,目前为了追求二次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卷绕式电极组件做的尽可能大,导致金属转接件无法与极耳充分导电连接,导致极耳导电性能差,二次电池内阻大、发热效率高,严重影响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减少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所述端盖组件中的集流件包括设有焊接区和第一凸起部的盘体部,通过所述焊接区与极耳焊接,同时通过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极耳抵接,能够有效保证所述集流件与所述极耳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确保所述集流件与所述极耳充分电连接,有助于提高电池单体的电能传输的可靠性,并且能够有效提升所述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端盖组件,应用于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包括极耳,所述端盖组件包括:
[0007]第一绝缘件,形成有容置槽;
[0008]集流件,包括盘体部和柄体部;所述盘体部具有焊接区,所述焊接区在所述盘体部朝向所述第一绝缘件的第一表面凹陷设置,所述焊接区用于焊接所述极耳;所述柄体部具有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过渡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盘体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容置槽;
[0009]其中,所述盘体部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焊接区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背离所述第一绝缘件的第二表面设有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用于与所述极耳相抵接。
[0010]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包括至少一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沿直线延伸或
者沿曲线延伸。
[0011]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件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连线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当所述第一凸台沿直线延伸时,所述第一凸台沿所述盘体部的径向延伸、或者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或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0012]一实施例中,所述焊接区在所述盘体部的背离所述第一绝缘件的第二表面形成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凸起的高度。
[0013]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件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柄体部呈片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所述柄体部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
[0014]所述焊接区包括第一焊接槽和第二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槽和所述第二焊接槽位于所述盘体部的中心位置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焊接槽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个第一焊接子槽,所述第二焊接槽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个第二焊接子槽,两个所述第一焊接子槽的夹角开口与两个所述第二焊接子槽的夹角开口相背,所述第一区域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相邻的所述第一焊接子槽和所述第二焊接子槽之间。
[0015]一实施例中,所述盘体部的背离所述第一绝缘件的第二表面还设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用于抵接所述极耳;
[0016]其中,所述第二凸起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除对应所述第一区域及所述焊接区的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
[0017]一实施例中,所述盘体部还包括位于两个所述第一焊接子槽的夹角开口处的第二区域、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焊接子槽的夹角开口处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二区域和/或所述第三区域背离所述第一绝缘件的第二表面设有所述第二凸起部。
[0018]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的高度。
[0019]一实施例中,所述焊接区在所述盘体部的背离所述第一绝缘件的第二表面形成凸起,所述第二凸起部的高度等于所述凸起的高度。
[0020]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起部包括至少一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沿直线延伸或者沿曲线延伸。
[0021]一实施例中,所述集流件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连接连线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
[0022]当所述第二凸台沿直线延伸时,所述第二凸台沿所述盘体部的径向延伸、或者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或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0023]一实施例中,所述焊接区在所述盘体部的背离所述第一绝缘件的第二表面形成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二凸起部以及所述凸起中的至少一个的边角处设有倒角。
[0024]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渡部包括第一弯折区、第二弯折区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弯折区之间的连接段,所述第一弯折区位于所述过渡部的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区域,所述第二弯折区位于所述过渡部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区域,所述第一凸起部邻近所述第一弯折区;所述集流件分别在所述第一弯折区和所述第二弯折区呈弧形。
[002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极组件以及如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端盖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极耳,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极柱,所述极柱穿装于所述第一绝缘件并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极耳与所述焊接区焊接并且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抵接。
[002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储能装置。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端盖组件包括第一绝缘件及集流件,所述集流件包括相连接的盘体部和柄体部,所述柄体部用于连接极柱,所述盘体部设有焊接区以及第一凸起部,所述焊接区用于焊接极耳,同时所述第一凸起部用于与所述极耳相抵接,能够有效保证所述集流件与所述极耳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助于提高电池单体的电能传输的可靠性,而且在所述盘体部相对所述柄体部弯折而受力朝向所述第一绝缘件发生翘曲时,所述第一凸起部还可以始终保证所述极耳与所述盘体部有效电连接,确保所述极耳的导电性能,降低所述电池单体的内阻,尤其是在所述极耳为倒伏式极耳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凸起部可以有效压伏外圈的所述极耳,避免所述极耳翘曲与所述电池单体的壳体内壁短路,有效提升所述电池单体的安全性能。
[002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组件(1),应用于储能装置(100),所述储能装置(100)包括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1)包括:第一绝缘件(12),形成有容置槽(126);集流件(14),包括盘体部(141)和柄体部(142);所述盘体部(141)具有焊接区(1411),所述焊接区(1411)在所述盘体部(141)朝向所述第一绝缘件(12)的第一表面凹陷设置,所述焊接区(1411)用于焊接所述极耳;所述柄体部(142)具有第一连接部(1421)、第二连接部(142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4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422)之间的过渡部(1423),所述第一连接部(1421)连接所述盘体部(141),所述第二连接部(1422)设置于所述容置槽(126);其中,所述盘体部(141)包括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焊接区(1411)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1421)的第一区域(1412),所述第一区域(1412)背离所述第一绝缘件(12)的第二表面设有第一凸起部(143),所述第一凸起部(143)用于与所述极耳相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43)包括至少一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沿直线延伸或者沿曲线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14)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接部(14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422)的连接连线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当所述第一凸台沿直线延伸时,所述第一凸台沿所述盘体部(141)的径向延伸、或者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或者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区(1411)在所述盘体部(141)的背离所述第一绝缘件(12)的第二表面形成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部(143)的高度大于所述凸起的高度。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端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件(14)处于展平状态时,所述柄体部(142)呈片状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14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422)为所述柄体部(142)在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两端;所述焊接区(1411)包括第一焊接槽和第二焊接槽,所述第一焊接槽和所述第二焊接槽位于所述盘体部(141)的中心位置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焊接槽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个第一焊接子槽,所述第二焊接槽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个第二焊接子槽,两个所述第一焊接子槽的夹角开口与两个所述第二焊接子槽的夹角开口相背,所述第一区域(1412)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连接部(1421)的相邻的所述第一焊接子槽和所述第二焊接子槽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部(141)的背离所述第一绝缘件(12)的第二表面还设有第二凸起部(144),所述第二凸起部(144)用于抵接所述极耳;其中,所述第二凸起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永锋陈志雄洪纯省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