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烟雾发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包括外壳体、排烟锥口、顶盖,外壳体的前端与排烟锥口固定连接,外壳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顶盖,外壳体的后端开设有进气孔,外壳体的内部从后端至前端依次设置有电池、导气机构、发热端子,发热端子的上端放置有发烟材料,外壳体的外侧还设置有开关,用于导气机构和发热端子的启闭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可大幅降低检测所需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在使用时将发烟材料至与发热端子上端的发热腔体内,通过开关控制发热端子启动发热将发烟材料点燃,在通过开关断开发热端子并启动导气机构将发烟材料产生的烟雾通过排烟锥口排出即可。通过排烟锥口排出即可。通过排烟锥口排出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烟雾发生器
,尤其涉及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准格尔分公司负责国能新朔铁路公司所属通勤客车及铁路装备神维分公司宿营车的检修工作。防火工作是客车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通勤客车、宿营车每次运行前必需对烟火报警器进行准确、快速性能检测,确保烟火报警装置技术状态良好,满足生产中客车防火的需求,保证客车运行安全。
[0003]按照准格尔分公司2021版《客车技术管理细则》、《客车一次出乘作业标准》文件规定要求,为落实客车防火工作责任,消除安全火险隐患,防止客车火灾发生,同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将烟火报警装置性能检测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0004]目前采用的烟雾发生器具体结构包括燃烧罐体、扣合在燃烧罐体顶部的顶盖和顶盖上开设的排烟通孔;现有检测步骤:检测前在库外用明火点燃发烟材料(香)产生烟雾,检测过程进入通勤客车发电车机房对烟火报警装置每个探头进行性能检测,检测完毕后用水浇灭发烟材料(香),回收工具。经过多次验证后发现,现有检测方法平均用时15分钟,无法满足准格尔分公司提出的5分钟检测时间的需求。
[0005]通过前期对国家能源集团所属通勤客车及宿营车调研,发现车辆未配备检测烟火报警装置性能的设备,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总的来说,是针对技术问题:现有检测方法所使用的手持烟雾发生设备,检测所需较长,无法满足检测所需要求。
[0007]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包括外壳体、排烟锥口、顶盖,所述外壳体的前端与排烟锥口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顶盖,所述外壳体的后端开设有进气孔,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从后端至前端依次设置有电池、导气机构、发热端子,所述发热端子的上端放置有发烟材料,所述外壳体的外侧还设置有开关,用于导气机构和发热端子的启闭控制,所述电池、导气机构、发热端子均与开关电性连接;
[0009]所述外壳体的内部且位于发热端子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定位放置架,所述定位放置架的内部放置有活动盒,所述发热端子放置在活动盒内部底端,所述导气机构通过安装架可拆卸固定在定位放置架一侧的位置处;
[0010]所述定位放置架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下端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底架用于活动盒的下移限位;所述底架的下端内侧设置有端子连接座,所述端子连接座的下端与外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端子连接座用于发热端子的连接供电;所述底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架,所述端架与外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端架用于活动盒左右移动限位;所述端架的两侧均固
定有侧架,所述侧架用于活动盒前后移动的限位。
[0011]优选的,所述底架上开设有通槽二,所述活动盒的下端开设有通槽一,所述通槽一和通槽二的位置均与端子连接座上的触点相对应,在活动盒放置在定位放置架内部时,所述发热端子的触点穿过通槽一和通槽二与端子连接座上的触点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定位放置架的侧面且最靠近安装架两侧相邻的两个侧架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滑槽,所述安装架通过滑槽与侧架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架两侧的下端均固定有扣合座,所述侧架上且位于滑槽的下端位置处固定有与扣合座相配合的扣合块,所述扣合座与扣合块扣合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活动盒的内部且位于发热端子的上端还放置有储存筒,所述发烟材料存储与储存筒的内部,所述储存筒的外侧套设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两端均与活动盒的内部贴合,所述限位架的两端均固定有防滑条,用于储存筒放置后的移动限位。
[0014]优选的,所述储存筒的内部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与储存筒内部顶端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延伸出储存筒外侧并固定有转盘,所述转轴周侧均匀固定有多个分隔板,所述转轴通过周侧的多个分隔板将储存筒内部分割出多个储存空间,所述存储空间用于发烟材料的放置存储。
[0015]优选的,所述储存筒为网筒。
[0016]优选的,所述挡板上开设有开口,所述存储空间内储存的发烟材料通过开口掉落至发热端子的上方。
[0017]优选的,所述储存筒放置在发热端子上端时,所述储存筒的下端与发热端子贴合。
[0018]可以毫无疑义的看出,通过本申请的上述的技术方案,必然可以解决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9]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0]通过多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可大幅降低检测所需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在使用时将发烟材料至与发热端子上端的发热腔体内,通过开关控制发热端子启动发热将发烟材料点燃,在通过开关断开发热端子并启动导气机构将发烟材料产生的烟雾通过排烟锥口排出即可;
[0021]通过定位放置架、活动盒、安装架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导气机构和发热端子可方便的进行安装、拆卸、清理作业,并有效将发烟材料燃烧后的残留物阻拦在活动盒内壁,避免发烟材料燃烧后的残留物掉落至外壳体内部,方便装置使用后的清理;
[0022]通过储存筒及其内部的结构配合设计,能够对多组发烟材料进行分割储存,可多次使用后统一进行填充,避免每次使用都要对发烟材料进行填充所浪费的时间,并且通过储存筒可进一步对发烟材料燃烧后的残留物的活动空间进行限位,使发烟材料燃烧后的残留物清理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的外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定位放置架、活动盒、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定位放置架、活动盒、安装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定位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活动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安装架与定位放置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储存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为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限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0为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储存筒内部示意图;
[0034]图11为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的电路控制示意图。
[0035]图中:1、外壳体;2、排烟锥口;3、顶盖;4、进气孔;5、电池;6、导气机构;7、发热端子;8、发烟材料;9、定位放置架;10、活动盒;11、安装架;12、底架;13、端子连接座;14、端架;15、侧架;16、通槽一;17、通槽二;18、滑槽;19、扣合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排烟锥口(2)、顶盖(3),所述外壳体(1)的前端与排烟锥口(2)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转动连接有顶盖(3),所述外壳体(1)的后端开设有进气孔(4),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从后端至前端依次设置有电池(5)、导气机构(6)、发热端子(7),所述发热端子(7)的上端放置有发烟材料(8),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还设置有开关(22),用于导气机构(6)和发热端子(7)的启闭控制,所述电池(5)、导气机构(6)、发热端子(7)均与开关(22)电性连接;所述外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发热端子(7)的位置处还设置有定位放置架(9),所述定位放置架(9)的内部放置有活动盒(10),所述发热端子(7)放置在活动盒(10)内部底端,所述导气机构(6)通过安装架(11)可拆卸固定在定位放置架(9)一侧的位置处;所述定位放置架(9)包括底架(12),所述底架(12)的下端与外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底架(12)用于活动盒(10)的下移限位;所述底架(12)的下端内侧设置有端子连接座(13),所述端子连接座(13)的下端与外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端子连接座(13)用于发热端子(7)的连接供电;所述底架(12)的两端均设置有端架(14),所述端架(14)与外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端架(14)用于活动盒(10)左右移动限位;所述端架(14)的两侧均固定有侧架(15),所述侧架(15)用于活动盒(10)前后移动的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烟雾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2)上开设有通槽二(17),所述活动盒(10)的下端开设有通槽一(16),所述通槽一(16)和通槽二(17)的位置均与端子连接座(13)上的触点相对应,在活动盒(10)放置在定位放置架(9)内部时,所述发热端子(7)的触点穿过通槽一(16)和通槽二(17)与端子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宏伟,康杰,
申请(专利权)人:高宏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