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品种的育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364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品种的育种方法。将“奇宝”甘蓝品种自交后筛选得到高抗黑腐病和黄萎病的优良单株,随后对该株系自交及进行细胞质雄性不育转育,得到母本;将“CR ACE”与“希望”甘蓝品种杂交,对杂交F1代进行自交并筛选得到抗根肿病的优良单株,对该单株进行连续自交,得到父本;选育出的父本母本杂交,即得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种子,通过田间评比发现,其属于早熟圆球甘蓝,正常气候定植后65天左右即可采收,单球重1.5~1.8kg,对三种病均有抗性且产量高。对三种病均有抗性且产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同时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品种的育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遗传育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同时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品种的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甘蓝营养元素丰富,富含纤维素、矿物质、维生素等,甘蓝具有适应性强,对环境要求低,抗病、抗逆性强,易栽培,产量高,耐贮耐运等优良特性,在我国蔬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0003]甘蓝黄萎病也叫做甘蓝枯萎病,是一种名叫镰刀菌的有害病菌引起的病害,这种病的有害菌具有极强的存活能力和抗逆性能,能够在土壤中存活数年,病害菌主要通过在土壤中侵染根部伤口向上发病。甘蓝黄萎病发病一般在甘蓝结球期间表现出症状,在夏种甘蓝上发病率比较高,从苗床育苗到大田生长都会普遍发生。患病的甘蓝,植株整个叶片或者整棵植株失绿变黄,随后叶片会逐步的焉萎枯干,球茎内部的纤维管由黄变成暗褐色,病情严重的地块会造成大片的甘蓝枯死,出现田间缺苗断垄的现象,普通患病地块减产30%以上,严重地块甚至会发生绝产,对甘蓝的产量和质量带来沉重的打击。
[0004]甘蓝黑腐病是由油菜黄单胞杆菌油菜致病变种引起的、发生在甘蓝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球或球茎,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染病。幼苗受害,子叶初始产生水渍状斑,逐渐变褐枯萎或蔓延至真叶,使叶片的叶脉成长短不等的小条斑;叶片染病,叶缘出现黄色病变,呈“V”字形病斑,发展后叶脉变黑,叶缘出现黑色腐烂,边缘产生黄色晕圈。甘蓝黑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严重威胁着甘蓝的产量和质量。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该病在中国华北大部分地区的甘蓝生产上造成了严重危害;到20世纪80年代,该病在中国各地方全面暴发,使得甘蓝及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产业受到了严重威胁,降低了品质和产量,严重时可使甘蓝减产80%。
[0005]甘蓝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引起的、发生在甘蓝的病害。主要危害植物根部,病原菌初期侵染甘蓝植株根部,外观症状不明显,在田间侵染40~60天后根部形成形状、大小不一的肿瘤。发病初期生长缓慢,植株矮小,晴天中午出现萎蔫现象;后期地上部分叶片会发生枯黄症状。甘蓝根肿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毁灭性的土传病害,在中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可造成作物年平均产量损失达20~30%,病重田块直接产量损失达60%以上。
[0006]以上三种是甘蓝种植过程中最容易发生且危害最大的病害,是甘蓝种植户最害怕发生的病情,也是影响甘蓝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培育能够同时抵抗以上三种病情的甘蓝品种,对于提高甘蓝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时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品种的育种方法,该方法最后筛选得到的杂交品种能够同时抗根肿病、黄萎病和
黑腐病且产量高,65天左右即可采收。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技术目的: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同时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品种的育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母本的选育:将“奇宝”进行自交,创建F2群体,以抗黑腐病、黄萎病、生长健壮、球型好为主要目标,将F2群体在病圃中筛选,得到优良单株;
[0011]对选育出的优良单株连续自交6代,得到稳定的抗黑腐病、黄萎病株系,随后对该株系进行细胞质雄性不育转育,得到雄性不育系;
[0012]父本的选育:将“CR ACE”甘蓝品种与“希望”甘蓝品种杂交,对杂交F1代进行自交创建F2群,以抗根肿病、生长健壮、株型好、球型好为主要目标,筛选得到优良单株,对该优良单株进行连续自交6代,得到稳定的自交系;
[0013]杂交育种:将选育出的母本和父本杂交制种,即得到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种子。
[00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母本选育过程中,每代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分离单株是否含有抗黑腐病、黄萎基因。
[00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F2、F3代对抗黑腐病、黄萎病双抗单体进行综合性状的观测及筛选,以植株健壮、株型好、球型圆为主要目标,同时观测记录单株生育期、颜色、蜡粉、抗病性;F4代之后,增加选育目标,选择生育期50~70天、植株健壮、抗病、株型好、球型圆正、颜色绿的单株。
[00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母本选育中,雄性不育系的获得方法为:对选育的优良自交系用法国CLAUSE公司的雄性不育品种作为不育源进行雄性不育系转育,连续回交5代,选育出雄性不育系。
[00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筛选抗黑腐病表型所用的分子标记为OL9A03,扩增引物对为:5
′‑
CTGTGTAGCTTTTAGTCTTTTCTCTCTCTCTCTC TCTATAATCTATGATA
‑3′
(SEQ ID NO:1),5
′‑
CTGTATGTGCAGATCT AACAACACTGATGAAGGAGAAAACCAG
‑3′
(SEQ ID NO:2),具体参考文献为:黑腐病诱导的甘蓝SSH文库构建及ESTs分析[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0。
[001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筛选抗黄萎病表型所用的分子标记为S46M48199,扩增引物对为:5
′‑
ATTGGTGGCCTGCACTTTGAGCATC
‑3′
(SE Q ID NO:3),5
′‑
ACAACAAACTAATCTCAAACATGTC
‑3′
(SEQ IDNO:4),具体参考文献为:甘蓝抗枯萎病SCAR标记的开发,姜明,赵越,颉建明,田仁鹏,陈延阳,康俊根。
[001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筛选抗根肿病表型所用的分子标记为SC2930

T,扩增引物对为:5
′‑
TAGACCTTTTTTTTGTCTTTTTTTTTACCT
‑3′
(SEQ ID NO:5),5
′‑
AAGGCCATAGAAATCAGGTC
‑3′
(SEQ ID NO:6),具体参考文献为:大白菜种质资源抗根肿病基因CRa和CRb的分子标记鉴定与分析。
[0020]本专利技术将“奇宝”甘蓝品种自交后筛选得到高抗黑腐病和黄萎病的优良单株,随后对该株系自交及进行细胞质雄性不育转育,得到母本;将“CR ACE”与“希望”甘蓝品种杂交,对杂交F1代进行自交并筛选得到抗根肿病的优良单株,对该单株进行连续自交,得到父本;选育出的父本母本杂交,即得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种子。
[0021]经过该方法育种得到的种子,经过田间评比、病原菌侵染实验以及种子生产力的
测定,发现其属于早熟圆球甘蓝,正常气候定植65天左右即可采收,单球重1.5~1.8kg,颜色深绿,绿叶层7~8层,耐运输,产量高,外叶层少,叶球大,亩定植3800~4000株,对根肿病、黄萎病和黑腐病均表现出了良好的抗性,适合陕西太白、湖北宜昌地区越夏种植,山东平度、河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同时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品种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母本的选育:将“奇宝”进行自交,创建F2群体,以抗黑腐病、黄萎病、生长健壮、球型好为主要目标,将F2群体在病圃中筛选,得到优良单株;对选育出的优良单株连续自交6代,得到稳定的抗黑腐病、黄萎病株系,随后对该株系进行细胞质雄性不育转育,得到雄性不育系;父本的选育:将“CR ACE”甘蓝品种与“希望”甘蓝品种杂交,对杂交F1代进行自交创建F2群,以抗根肿病、生长健壮、株型好、球型好为主要目标,筛选得到优良单株,对该优良单株进行连续自交6代,得到稳定的自交系;杂交育种:将选育出的母本和父本杂交制种,即得到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种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品种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母本选育过程中,每代利用分子标记技术鉴定分离单株是否含有抗黑腐病、黄萎基因。F2、F3代对抗黑腐病、黄萎病双抗单体进行综合性状的观测及筛选,以植株健壮、株型好、球型圆为主要目标,同时观测记录单株生育期、颜色、蜡粉、抗病性;F4代之后,增加选育目标,选择生育期50~70天、植株健壮、抗病、株型好、球型圆正、颜色绿的单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时抗根肿病、黄萎病、黑腐病的甘蓝品种的育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母本选育中,雄性不育系的获得方法为:对选育的优良自交系用法国CLAUSE公司的雄性不育品种作为不育源进行雄性不育系转育,连续回交5代,选育出雄性不育系。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江燕青谢勇向森林孔会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楚为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