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温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7159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温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时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增加患者康复训练时的舒适度的可控温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一种可控温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有底座和第一安装架等,底座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安装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顶柱跟随滑动支撑杆向后进行移动,与限位板挤压配合推动滑动块向后进行滑动,滑动块向后滑动带动按摩带一同进行移动,对患者小腿进行按摩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在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时,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增加患者康复训练时的舒适度,提高康复训练效率的效果。提高康复训练效率的效果。提高康复训练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温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可控温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属于滑车关节,当患者膝关节出现病症,进行手术治疗之后,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膝关节康复护理。
[0003]现有的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是通过对患者腿部进行固定,通过缓慢推动滑动架带动患者腿部进行弯折和伸展,模拟抱膝弯曲和腿部伸直状态,达到对膝关节术后患者康复训练的目的,但是现有装置虽然具备弯折和伸展的训练功能,但在进行康复训练时,不具备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的功能,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腿部伤口牵拉产生疼痛,导致患者出现抵抗情绪,影响康复进程。
[0004]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现在研发了一种能够在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时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增加患者康复训练时的舒适度的可控温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但是现有装置不具备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的功能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在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时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增加患者康复训练时的舒适度的可控温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可控温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包括有底座、第一安装架、第一滑槽架、第二滑槽架、康复锻炼机构和按摩机构,底座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安装架,第一安装架上均连接有第一滑槽架,底座前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滑槽架,第一滑槽架上设有康复锻炼机构,康复锻炼机构上设有按摩机构。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康复锻炼机构包括有滑动支撑杆、滑动支撑架、连接杆、支撑轴、滑动套、螺纹杆、螺纹筒和固定组件,底座后部左右两侧与第二滑槽架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支撑杆,第一滑槽架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支撑架,前部的滑动支撑杆均与滑动支撑架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滑动支撑架右上部后侧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套,滑动套后侧与相邻的滑动支撑杆连接,滑动支撑架左上部后侧与左后部的滑动支撑杆上均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之间螺纹式连接有螺纹筒,连接杆前部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支撑轴与螺纹杆前后两部之间也连接有固定组件。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按摩机构包括有滑动块、按摩带、第一弹簧、导向杆、第二弹簧、安装柱、限位板、扭簧和顶柱,连接杆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之间连接以后按摩带,滑动块均与按摩带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滑动块前侧均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与相邻的固定组件滑动式连接,导向杆均与相邻的固定组件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底座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安装柱,安装柱上均转动式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均与相邻的安装柱之间连接有扭簧,前部的滑动支撑杆下部相互远离的一侧上均连接有顶柱,顶柱与限位板挤压配合推动滑动块向后进行滑动。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导热机构,导热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架、导热件、第三弹簧、按压件、第四弹簧和连接件,螺纹杆与支撑轴之间连接有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下部滑动式连接有按压件,按压件底部与第二安装架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一安装架上部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连接有导热件,导热件均穿过相邻的固定组件,导热件均与第二安装架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三弹簧,导热件均与按压件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件。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加压机构,加压机构包括有导向架、滑动件、挤压件和第五弹簧,滑动块下部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均连接有导向架,导向架上部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件,滑动件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挤压件,滑动件底部均与相邻的导向架之间连接有多个第五弹簧。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踝关节运动机构,踝关节运动机构包括有伸缩件、转动踏板和支撑带,前部的滑动支撑杆上部均连接有伸缩件,伸缩件伸缩端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转动踏板,转动踏板底部连接有支撑带。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助力机构,助力机构包括有铰接件和助力杆,底座右后部上侧连接有铰接件,铰接件上转动式连接有助力杆。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滑槽架和第二滑槽架为波浪弯曲结构,能够呈现三种滑行轨道缓慢调节患者腿部弯折和伸展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通过顶柱跟随滑动支撑杆向后进行移动,与限位板挤压配合推动滑动块向后进行滑动,滑动块向后滑动带动按摩带一同进行移动,对患者小腿进行按摩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在进行膝关节康复训练时,对患者腿部进行按摩,增加患者康复训练时的舒适度,提高康复训练效率的效果。
[0015]2、本专利技术通过固定组件受到患者腿部重量压力,向下挤压按压件,通过连接件带动导热件相互靠近对患者腿部进行导热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对进行康复训练时,对患者腿部进行导热,提高康复训练效率的效果。
[0016]3、本专利技术通过滑动件向下移动带动挤压件向下移动,挤压件向下移动受到导向架上的凸块挤压逐渐相互靠近,对按摩带进行加压夹紧对称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对按摩带进行加压提高康复训练效率的效果。
[0017]4、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转动踏板转动与支撑带进行配合,带动患者脚踝进行运动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对患者脚踝进行活动锻炼提高康复训练效率的效果。
[0018]5、本专利技术通过助力杆在铰接件上进行转动竖直时,辅助患者进行借力的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为患者提供借力区域,便于患者调整本装置提高康复训练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康复锻炼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按摩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导热机构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导热机构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加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踝关节运动机构和助力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号名称:1、底座,2、第一安装架,3、第一滑槽架,31、第二滑槽架,4、康复锻炼机构,41、滑动支撑杆,42、滑动支撑架,43、连接杆,44、支撑轴,45、滑动套,46、螺纹杆,47、螺纹筒,48、固定组件,5、按摩机构,51、滑动块,52、按摩带,53、第一弹簧,54、导向杆,55、第二弹簧,56、安装柱,57、限位板,58、扭簧,59、顶柱,6、导热机构,61、第二安装架,62、导热件,63、第三弹簧,64、按压件,65、第四弹簧,66、连接件,7、加压机构,71、导向架,72、滑动件,73、挤压件,74、第五弹簧,8、踝关节运动机构,81、伸缩件,82、转动踏板,83、支撑带,9、助力机构,91、铰接件,92、助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温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底座(1)、第一安装架(2)、第一滑槽架(3)、第二滑槽架(31)、康复锻炼机构(4)和按摩机构(5),底座(1)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一安装架(2),第一安装架(2)上均连接有第一滑槽架(3),底座(1)前部左右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滑槽架(31),第一滑槽架(3)上设有康复锻炼机构(4),康复锻炼机构(4)上设有按摩机构(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温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是:康复锻炼机构(4)包括有滑动支撑杆(41)、滑动支撑架(42)、连接杆(43)、支撑轴(44)、滑动套(45)、螺纹杆(46)、螺纹筒(47)和固定组件(48),底座(1)后部左右两侧与第二滑槽架(31)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支撑杆(41),第一滑槽架(3)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滑动支撑架(42),前部的滑动支撑杆(41)均与滑动支撑架(42)之间转动式连接有连接杆(43),滑动支撑架(42)右上部后侧连接有支撑轴(44),支撑轴(44)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动套(45),滑动套(45)后侧与相邻的滑动支撑杆(41)连接,滑动支撑架(42)左上部后侧与左后部的滑动支撑杆(41)上均连接有螺纹杆(46),螺纹杆(46)之间螺纹式连接有螺纹筒(47),连接杆(43)前部之间连接有固定组件(48),支撑轴(44)与螺纹杆(46)前后两部之间也连接有固定组件(48)。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控温膝关节康复护理装置,其特征是:按摩机构(5)包括有滑动块(51)、按摩带(52)、第一弹簧(53)、导向杆(54)、第二弹簧(55)、安装柱(56)、限位板(57)、扭簧(58)和顶柱(59),连接杆(43)上均滑动式连接有滑动块(51),滑动块(51)之间连接以后按摩带(52),滑动块(51)均与按摩带(52)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3),滑动块(51)前侧均连接有导向杆(54),导向杆(54)与相邻的固定组件(48)滑动式连接,导向杆(54)均与相邻的固定组件(48)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55),底座(1)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安装柱(56),安装柱(56)上均转动式连接有限位板(57),限位板(57)均与相邻的安装柱(56)之间连接有扭簧(58),前部的滑动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琴李相芬李春霞张林吴茂洁何英李凤兰詹瑜佳张洁刘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