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大山宣夫专利>正文

UVC照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154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7
获得UVC照射容器的这样的功能构造:即使大幅增加UVC照射容器内的流体量,也不发生“通流”,获得在容器内的整个区域均匀的流体移动速度,由此能够实现均匀的UVC照射。一种连续杀菌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在矩形体形状的UVC照射容器内适当地安装分隔壁,从而在容器的UVC照射区域的整个区域范围内形成由横排的多个流动的层构成的一连串的流体的流动,自UVC照射容器的内壁侧向该流动照射UVC。射容器的内壁侧向该流动照射UVC。射容器的内壁侧向该流动照射UV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VC照射容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照射C波段紫外线(以下记为“UVC”)来对空气或水进行连续杀菌的连续杀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截至2020年7月,市面上销售有一种流体杀菌装置,在该流体杀菌装置中,在将室内的空气、配管输送中的空气、水与外部环境在光学上阻断的圆筒形状的容器的中心部安装有一根圆柱状的UVC灯,使流体连续地通过该UVC灯和该容器的内壁之间,在该流体的通过时间内向流体进行UVC照射,但该流体杀菌装置由于其UVC能量利用效率较低,因此局限于极小的处理容量的装置。
[0003]此外,现今向空调机编入通过产生被称为流光的细线状的等离子体并使空气在该细线状的等离子体中通过来对该空气进行杀菌的功能而成的产品被商品化,但在流光中通过的过程中,空气碰到该细线状的等离子体的比例在原理上存在限度,对于获得可靠的杀菌而言成为严重的阻碍。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非专利文献
[0006]非特許文献1:日本株式会社
ワイズカンパニー
,“紫外线照射水杀菌装置(配管型)
[0007]非特許文献2:在2019年4月23日发行的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ed Physics,Volume 52,Number 25中发表论文,“Inactivation of airborne virus using a packed bed on thermal plasma reactor”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在作为与外部环境在光学上阻断的小环境,使用通过向在其中移动通过的流体照射UVC来进行杀菌的容器(以下记为“UVC照射容器”或“容器”)的连续杀菌中,若为了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照射的UVC能量,想要大幅度扩大UVC照射容器内的安装有UVC光源的内壁(以下记为“光源内壁”)和与该光源内壁相对的内壁(以下记为“光源相对内壁”)之间的间隔,最大限度地提高放射的UVC能量碰到流体中的杀菌对象而被吸收并有效利用的比例,则容器的流出流入口处的流体的流速与在容器内移动的流体整体的平均流速的差扩大较大程度,发生连结流出口和流入口的被称为“通流(日文:流
れの
通)”的、与容器内的大部分的流体相比流速大得多的局部流体流,其他的大部分流体大幅度超过所需时间地滞留在容器内,该部分的流体中的杀菌对象远远超过所需值地吸收UVC能量,浪费很多能量。
[0010]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获得这样的功能构造:即使将相对于相同的UVC照射量而言的UVC照射容器内的流体量增大到最大限度,也不发生上一段落中所说明的“通流”,流入到容器的流体通过其整体以相同速度在容器内移动通过而接受均匀的UVC照射。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作为实现在上述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一栏的第二段落中寻求的功能的构造,使杀菌对象的流体连续地向与外部环境在光学上阻断的内侧的基本形状为矩形体的UVC照射容器的内部的UVC放射到达的范围即UVC照射区域流入,在不发生上述所说明的“通流”的前提下向容器内的全部流体照射均匀的UVC能量,使容器内的大量的流体连续地向容器外流出,在这样的方法中解决该问题。
[0013]作为上一段落中所说明的问题的解决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即,在内侧的基本形状为矩形体、其全部内壁具有UVC高反射的表面或者被UVC高反射材料覆盖的容器中,从其一角连续地流入的流体全部形成预定厚度的流动的层,与一对相对的内壁平行地流动,在与该流动所朝向的方向正交的内壁的一侧将流动的方向转换180度,或者在与该内壁相对的内壁侧也进行同样的方向转换,在该一对相对的内壁之间重复该方向转换,从而在容器的UVC照射区域的整个区域范围内形成由横排的多个流动的层构成的一连串的流动,针对连续地流出的流体的UVC照射区域中的流动,从该一对相对的内壁中的任一者那侧或两者各侧照射UVC,或者从与横排的层的面平行的一对相对的内壁中的任一者那侧或两者各侧照射UVC这两种方式,将前者的方式设为类型1,将后者的方式设为类型2。
[0014]作为上一段落中所说明的方式的将UVC照射容器与外部环境在光学上阻断的方法,对于流体向UVC照射区域的引入和流体从相同区域的取出用的管道,在比UVC照射容器的一对相对的或者一对位于互相正交的方向上的各个内壁靠内侧的位置,与各个内壁平行且带有预定的间隔地安装与该各个内壁之间具有相同的开度的管道用的间隔壁(以下记为“间隔壁”),在各个间隔壁的UVC放射不易泄漏的一端分别设置流体的流入口、流出口,从而能够有效地获得与外部环境的光学上的阻断性。另外,通过在管道的内壁使用UVC的吸收优异的材质,或者在管道内安装UVC吸收过滤器,从而能够提高光学上的阻断性。
[0015]添附的图1、图2、图3是本栏第二段落中所说明的类型1的三种UVC照射容器的、用与在该容器形成的横排的多个流动的层的排列面平行的面剖切得到的截面的简图,作为在容器的UVC照射到达的范围即UVC照射区域的整个区域形成由流体的多个横排的流动的层构成的一连串的流动的方法,在图1、图2、图3中,对于与上述的横排的多个流动的层的排列面正交且与同该流动的层的流动方向平行的一对相对的内壁2a、2b、2c,将与该一对相对的内壁2a、2b、2c平行的单个或多个矩形的分隔壁9a、9b、9c安装为,在与该一对相对的内壁2a、2b、2c各自之间,以及在具有多个分隔壁9a、9b、9c的情况下包含其相互之间在内,以预定的间隔且使各分隔壁9a、9b、9c的4个端面或端部中的3个端面或端部直接或间接地密合于内壁2a、2b、2c,对于剩余的1个端面或端部,在与内壁9a、9b、9c之间设置供流体通过的预定的宽度或面积的开口部,或者在该端部形成预定的面积的开口部,在相邻的分隔壁9a、9b、9c之间使该开口部位于彼此相反侧。
[0016]将流体的向容器的UVC照射区域流入的流入口10a、10b、10c和从UVC照射区域流出的流出口10a、10b、10c设于上述一对相对的内壁2a、2b、2c各自和最近的分隔壁9a、9b、9c之间的、与该分隔壁9a、9b、9c的开口部相反的那一侧的一角,使该流出口10a、10b、10c的形状尺寸或面积与上述一对相对的内壁2a、2b、2c各自和其最近的分隔壁9a、9b、9c之间以及分隔壁9a、9b、9c相互之间的正交横截面的形状尺寸或面积大致相同。
[0017]作为本栏第四段落和第五段落中所说明的将UVC照射容器与外部环境在光学上阻断的方法,在UVC照射容器的一对相对的内壁2a、2b、2c中的一者或者两者的侧,在比该内壁2a、2b、2c靠容器的内侧的位置以预定的间隔设置平行的间隔壁7a、7b、7c,在该间隔壁7a、7b、7c同容器的与其相对的一侧的内壁2a、2b、2c或者同样地设置的间隔壁7a、7b、7c之间与本栏第四段落同样地设置与该内壁2a、2b、2c或间隔壁7a、7b、7c平行的单个或多个分隔壁9a、9b、9c,在位于与最接近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UVC照射容器,其中,从内侧的基本形状为矩形体的容器的一角连续地向容器的UVC放射到达的范围即UVC照射区域流入的流体全部形成预定厚度的流动的层,与一对相对的内壁平行地流动,在与该流动所朝向的方向正交的内壁的一侧将流动的方向转换180度,或者在与该内壁相对的内壁侧也进行同样的方向转换,在该一对相对的内壁之间重复该方向转换,从而在容器的UVC照射区域的整个区域范围内形成由横排的多个流动的层构成的一连串的流动,针对连续地流出的流体的UVC照射区域中的流动,从该一对相对的内壁中的任一者那侧或两者各侧照射UV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C照射容器,其中,针对权利要求1中的由多个横排的流动的层构成的一连串的流动,从与该多个流动的层的横排的面平行的一对相对的内壁中的任一者那侧或两者各侧照射UVC。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UVC照射容器,其中,将与内侧的基本形状为矩形体的UVC照射容器的一对相对的内壁平行的单个或多个矩形的分隔壁安装为,在其与该一对相对的内壁各自之间以及在多个分隔壁的情况下还在多个分隔壁相互之间具有预定的间隔,且使各分隔壁的4个端面或端部中的3个端面或端部直接或间接地密合于内壁,对于剩余的1个端面或端部,在与内壁之间设置供流体通过的预定的宽度或面积的开口部,或者在该端部形成预定的面积的开口部,在相邻的分隔壁之间使该开口部位于彼此相反侧的端部侧,将流体向UVC照射区域流入的流入口和从UVC照射区域流出的流出口设于上述一对相对的内壁各自和其最近的分隔壁之间的、与该分隔壁的开口部相反的那一侧的一角,使该流出口的形状尺寸或面积与上述一对相对的内壁各自和其最近的分隔壁之间以及分隔壁相互之间的正交横截面的形状尺寸或面积大致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UVC照射容器,其中,在权利要求3的UVC照射容器的一对相对的内壁中的一者或者两者的侧,在比该内壁靠容器的内侧的位置以预定的间隔设置平行的间隔壁,在该间隔壁同容器的与其相对的一侧的内壁或者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山宣夫
申请(专利权)人:大山宣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