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垒层掺Mg的外延结构及制备方法和芯片技术

技术编号:3796706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源垒层掺Mg的外延结构及制备方法和芯片,其外延结构包括衬底,以及依次位于其上的缓冲层,未掺杂U型GaN层,GaN层,有源层,p型GaN层及p型接触层;所述有源层从下至上依次为有源阱层和有源垒层交替生长形成,其中,有源垒层包括掺Si有源垒层和至少一层的掺Mg有源垒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阱层和垒层交替层叠而成的有源层结构,并至少在其中一个量子垒中通入一定量的Mg,让有源垒层中的空穴向两侧量子阱中迁移,改善只有后几个阱发光的情况,从而提升内量子效率,提升发光效率。提升发光效率。提升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源垒层掺Mg的外延结构及制备方法和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LED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源垒层掺Mg的外延结构及制备方法和芯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GaN基发光二极管已经大量应用于固态照明领域以及显示领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GaN基发光二极管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在背光源、照明、景观灯等方面都有应用。而外延片作为制造发光二极管的重要部件,现有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包括衬底、以及依次位于衬底上的缓冲层、未掺杂U型GaN层,GaN层,有源层,p型GaN层及p型接触层。其中,由于空穴的质量比电子大,所以空穴移动速度慢,电子移动速度快,P层掺杂活化效率相对较低,导致空穴迁移率比较低,迁移率低导致P型层提供的空穴在耗尽区能量损失相对比较大。以至于发光效率只在靠近P型层附近的几个量子阱发光,远离P型层的阱无法实现理想的发光效率,导致发光二极管整体内量子效率差。另外有源层中存在由极化效应导致的量子限制斯塔克效应,使得电子和空穴在空间上的波函数分离,从而导致电子和空穴的辐射复合效率偏低,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内量子效率。
[0003]现如今,有源层包括周期性交替堆叠的量子阱层和量子垒层,这样的结构对增加空穴的迁移率和空穴的扩展能力无正向作用,量子阱中空穴仍然不足,影响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源垒层掺Mg的外延结构及制备方法和芯片,外延结构的有源层由阱层和垒层交替层叠而成,且至少在其中一个量子垒中掺杂一定量的Mg,当注入电流时,有源垒层中的空穴向两侧量子阱中迁移,促进与电子在多量子阱中复合,改善原来后几个阱发光的情况,从而提升内量子效率。
[0005]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源垒层掺Mg的外延结构,包括衬底,以及依次位于衬底上的缓冲层,未掺杂U型GaN层,GaN层,有源层,p型GaN层及p型接触层;所述有源层从下至上依次为有源阱层和有源垒层交替生长形成,其中,有源垒层包括掺Si有源垒层和至少一层掺Mg有源垒层。
[0006]进一步地,所述掺Mg有源垒层MgGaN/ MgAl
x1
Ga
(1

x1)
N /MgAl
x2
Ga
(1

x2)
N 三层复合层的超晶格结构,其中0.05<x1<0.15,0.1<x2<0.25,x1<x2。此生长方式主要是让AlGaN阻挡空穴朝后面的阱跃迁,增加在前阱的复合;另外,AlGaN电势比较高,可与InGaN、GaN形成电势差,当电流注入时,高电势与低电势形成电势差,可以提高发光效率。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掺Mg有源垒层为MgGaN/ MgAl
x1
Ga
(1

x1)
N /MgAl
x2
Ga
(1

x2)
N与N型GaN结构组成的四层复合层的超晶格结构,其中0.05<x1<0.15,0.1<x2<0.25,x1<x2。
[0008]进一步地,所述N型GaN的Si掺杂浓度为所述掺Si有源垒层Si掺杂浓度的1/2;在有源层量子垒中掺杂Si原子,可以改善量子斯塔克效应,提升内量子效率;
和/或,所述N型GaN层的总厚度为30~40
ꢀÅ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掺Mg有源垒层中,所述MgGaN层的总厚度为50~70
ꢀÅ
;所述MgAl
x1
Ga
(1

x1)
N层的总厚度为10~20
ꢀÅ
;所述 MgAl
x2
Ga
(1

x2)
N层的总厚度为30~40
ꢀÅ

[0010]进一步地,每层所述掺Mg有源垒层的掺Mg浓度相同;和/或,所述掺Mg有源垒层总厚度为90~120
ꢀÅ
;和/或,所述掺Mg有源垒层的总Mg掺杂浓度为1E18~1E19 Atoms/cm3;和/或,所述掺Mg有源垒层为一层时,所述掺Mg有源垒层更靠近所述p型GaN层。
[0011]进一步地,所述掺Si有源垒层为n

GaN层;和/或,所述掺Si有源垒层的厚度为90~120
ꢀÅ
;和/或,所述掺Si有源垒层的Si掺杂浓度为1E17~1E18 Atoms/cm3。
[0012]进一步地,所述有源层的周期数为8~12。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外延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衬底;在所述衬底上生长一缓冲层;在所述缓冲层上生长一未掺杂U型GaN层;在所述未掺杂U型GaN层上生长一GaN层;在所述GaN层上从下至上依次交替生长有源阱层和有源垒层,形成所述有源层;其中,所述有源垒层包括掺Si有源垒层和至少一层掺Mg有源垒层;在所述有源层上生长一p型GaN层;在所述p型GaN层上生长一P型接触层。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芯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外延结构。
[0015]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源垒层掺Mg的外延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芯片的具体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改善现有技术空穴迁移率较慢而主要集中在靠近p型层部分多量子阱中发光的现象,使远离p层的多量子阱均有电子和空穴复合发光,进而增加LED的出光面积。在插入复合结构层,有效减少电子在外电场的溢流,改善产品的Droop效应。
[0016]2.当注入电流时,有源层量子垒中的P型掺杂GaN中空穴向两边迁移,促使电子和空穴在多量子阱中复合发光,改善现有技术中P型层中空穴迁移慢的现象,使远离P型层的阱有和靠近P型层的量子阱有相同的空穴注入,进而实现所有阱复合发光相同,提升内量子效率,增加出光面积。
[0017]3.在掺Mg有源垒层中通入一定量的Al是起到一定的阻挡和改变电势差的作用:首先,阻挡大部分空穴向后面量子阱迁移,目的主要是为前阱提供空穴;其次ALGaN电势相对比较高,与GaN形成电势差,提升发光效率。
[0018]4.在有源层量子垒中掺杂Si原子,从而改善量子斯塔克效应,提升内量子效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制备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制备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中有源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制备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有源层中掺Mg有源垒层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包含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1制备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2

3制备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中有源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3制备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结构有源层中掺Mg有源垒层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源垒层掺Mg的外延结构,包括衬底(10),以及依次位于衬底(10)上的缓冲层(20),未掺杂U型GaN层(30),GaN层(40),有源层(50),p型GaN层(60)及p型接触层(70);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50)从下至上依次为有源阱层(501)和有源垒层(502)交替生长形成,其中,有源垒层包括掺Si有源垒层(5021)和至少一层掺Mg有源垒层(5022)。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掺Mg有源垒层(5022)为MgGaN/ MgAl
x1
Ga
(1

x1)
N /MgAl
x2
Ga
(1

x2)
N 三层复合层的超晶格结构,其中0.05&lt;x1&lt;0.15,0.1&lt;x2&lt;0.25,x1<x2。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掺Mg有源垒层(5022)为MgGaN/ MgAl
x1
Ga
(1

x1)
N /MgAl
x2
Ga
(1

x2)
N与N型GaN结构组成的四层复合层的超晶格结构,其中0.05&lt;x1&lt;0.15,0.1&lt;x2&lt;0.25,x1<x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GaN的Si掺杂浓度为所述掺Si有源垒层(5021)Si掺杂浓度的1/2;和/或,所述N型GaN层的总厚度为30~40
ꢀÅ
。5.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外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掺Mg有源垒层(5022)中,所述MgGaN层的总厚度为50~70
ꢀÅ
;所述MgAl
x1
Ga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腾飞郭园展望芦玲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澳洋顺昌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