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657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涉及电池模组防护技术领域,包括防护框,还包括防剐装置、保护装置和断电装置;其中,所述防护框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盖板,所述防护框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本体;其中,防剐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固定安装在防护框的底部,所述底框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底框之间设置有一号弹片,所述底框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的表面安装有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存储装置内部的阻燃气体排出可以对电池本体起到保护的效果,使底框受到严重的剐蹭使会及时对电池本体进行保护的特点。进行保护的特点。进行保护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模组防护
,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模组在工作时容易使得损伤,同时电池模组受到损伤时会产生危险,从而需要对电池模组进行防护。
[0003]专利公告号为CN211455779U的技术专利涉及电池模块单元、电池包及电动汽车。所述电池模块单元包括电池模组和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安装在所述电池模组上以保护所述电池模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部和两个第二防护部,两个所述第二防护部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防护部的两端,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第一撞击表面和两个第二撞击表面,所述两个第二撞击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撞击表面的两侧,所述第一防护部凸出于所述第一撞击表面,所述第二防护部凸出于所述第二撞击表面。使用该申请所述电池模块单元时,所述防护装置能够有效防止所述电池模组受到撞击而发生变形以及漏液的问题,从而降低安全隐患,进而使得所述电池模块单元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
[0004]上述技术中能够有效防止所述电池模组受到撞击而发生变形以及漏液的问题,从而降低安全隐患,由于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模块会安装在电动汽车的底部,电动汽车底盘过低容易剐蹭到电池模块,从而会对电池模块造成损伤,无法对受到剐蹭电池模块起到保护的效果。
[0005]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存储装置内部的阻燃气体排出可以对电池本体起到保护的效果,使底框受到严重的剐蹭使会及时对电池本体进行保护的一种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r/>[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框,还包括防剐装置、保护装置和断电装置;其中,所述防护框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盖板,所述防护框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本体;其中,防剐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固定安装在防护框的底部,所述底框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底框之间设置有一号弹片,所述底框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存储装置,所述存储装置的表面安装有阀门,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杆,所述防护框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T形板;其中,保护装置包括弧形弹片和防打开组件,所述弧形弹片固定安装在盖板的底部,防打开组件设置在盖板的表面,断电装置包括插头和卡位组件,所述插头和卡位组件均设置在防护框的表面,拉杆向下移动时会拉动阀门的控制端进行转动,阀门的控制端转动时会将存储装置打开,存储装置内部的阻燃气体排出可以对电池本体起到保护的效
果,通过底框可以避免电池本体被直接剐蹭。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框的底部滑动套接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底框之间设置有弹簧,通过缓冲块可以对底框的底部起到缓冲保护的效果。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拉杆与阀门的控制端接触,所述存储装置的内部设置有阻燃气体,通过存储装置可以对阻燃气体进行存储。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打开组件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固定安装在防护框的内壁两侧,所述防护框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框,所述密封框的顶部滑动套接有移动块,所述盖板的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杆,所述滑杆与传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弧形弹片的内壁铰接,所述滑杆远离传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凹形块,所述防护框的顶部滑动安装有挡块,所述防护框的内壁滑动安装有L形板,所述凹形块的表面开设有三角形槽,通过弹性板、弧形弹片和移动块可以对电池本体起到缓冲的效果,防止电动汽车行驶时产生的抖动会对电池本体产生损伤,挡块靠近L形板的一侧设置为斜面,弧形弹片产生形变会推动传动杆,三角形槽会推动L形板向上移动,L形板向上移动时会推动挡块移动到盖板的表面,使挡块会阻挡盖板打开,提高盖板对防护框的密封效果。
[00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移动块与密封框之间设置有二号弹片,所述挡块与防护框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通过二号弹片可以带动移动块复位。
[0012]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密封框的表面设置有换气装置,换气装置包括换气框,所述换气框固定安装在密封框的表面,所述换气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安装有浮板,所述换气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堵塞块,移动块移动时会挤压密封框内部的气体通过换气框排出,从而可以起到换气的效果,从而可以对防护框内部起到散热的效果,同时浮板可以对换气框内部起到防水的效果。
[001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换气框的内外壁之间滑动套接有梯形块,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推动板,活动板向下移动时推动板会推动梯形块向换气框的内部移动,并且梯形块会推动浮板向上移动将换气框密封,防止电池本体受到影响时产生泄漏。
[00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推动板的靠近梯形块的一侧设置为梯形,所述梯形块与换气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通过弹性件可以带动梯形块复位。
[00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卡位组件包括卡位杆,所述卡位杆固定安装在活动板的顶部,所述防护框的表面设置有插槽,所述插头滑动安装在插槽的内部,插槽的右侧滑动套接有受力杆,所述受力杆与防护框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卡受力杆在弹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会向插槽的内部进行移动,使受力杆会推动插头从插槽的内部脱离,可以对电池本体和外接电路起到保护的效果。
[001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受力杆与卡位杆接触,所述受力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传感器,传感器移动时会受到防护框和受力杆的按压,使传感器会将断电信号传递出去。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8](1)、该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通过底框和缓冲块可以对防护框的底部起到防护和缓冲的效果,在底板使得剐蹭出现泄漏时,活动板的底部气体泄漏,使活动板会带动拉动杆向下移动将阀门打开,使存储装置内部的阻燃气体排出可以对电池本体起到保护的效果,使底框受到严重的剐蹭时会及时对电池本体进行保护。
[0019](2)、该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通过弧形弹片、弹性板和移动块框可以
对电池本体在防护框的内部起到缓冲的效果,防止电动汽车行驶时产生的抖动会对电池本体产生损伤,在电池本体产生涨包时会推动弧形弹片产生大幅度的形变,使弧形弹片产生形变会推动传动杆、滑杆和凹形块进行移动,使三角形槽会推动L形板向上移动,L形板向上移动时会推动挡块移动到盖板的表面,使挡块会阻挡盖板打开,提高盖板对防护框的密封效果,防止涨包的电池本体产生自燃和爆炸将盖板打开。
[0020](3)、该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电池本体移动时会带动移动块向密封框的内部进行移动,使密封框内部的气体通过换气框喷出,从而可以对防护框内部的散热的效果,通过浮板可以对换气框起到密封效果,防止水通过换气框进入防护框的内部对电池本体产生影响,同时活动板向下移动时推动板会推动梯形块向换气框的内部移动,并且梯形块会推动浮板向上移动将换气框密封,防止电池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框(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剐装置、保护装置和断电装置;其中,所述防护框(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盖板(2),所述防护框(1)的内部设置有电池本体(3);其中,防剐装置包括底框(41),所述底框(41)固定安装在防护框(1)的底部,所述底框(41)的内壁滑动安装有活动板(42),所述活动板(42)与底框(41)之间设置有一号弹片,所述底框(41)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存储装置(43),所述存储装置(43)的表面安装有阀门(44),所述活动板(4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拉杆(45),所述防护框(1)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活动板(4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T形板(47);其中,保护装置包括弧形弹片(51)和防打开组件,所述弧形弹片(51)固定安装在盖板(2)的底部,防打开组件设置在盖板(2)的表面,断电装置包括插头(71)和卡位组件,所述插头(71)和卡位组件均设置在防护框(1)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41)的底部滑动套接缓冲块(46),所述缓冲块(46)与底框(41)之间设置有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45)与阀门(44)的控制端接触,所述存储装置(43)的内部设置有阻燃气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圆柱电池模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打开组件包括弹性板(52),所述弹性板(52)固定安装在防护框(1)的内壁两侧,所述防护框(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密封框(53),所述密封框(53)的顶部滑动套接有移动块(54),所述盖板(2)的表面滑动安装有滑杆(55),所述滑杆(55)与传动杆(56)的一端铰接,所述传动杆(56)的另一端与弧形弹片(51)的内壁铰接,所述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杨梓李和林郑治武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锂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