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铁路现场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该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包括跨设于钢轨设置并能够向钢轨提供垂直载荷的垂直加载机构和设置于两平行钢轨间并能够向钢轨提供水平载荷的水平加载机构。该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能够反映连续线路中扣件扣压时钢轨的安装状态。时钢轨的安装状态。时钢轨的安装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铁路现场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检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应用于铁路现场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列车火车在轨道上高速行驶时,钢轨是直接承受荷载的轨道部件,车轮对钢轨不仅有垂向偏心作用力,同时还有水平力的影响。在横向荷载或偏心垂向荷载的作用下,钢轨会发生扭转变形,从而引起动态轨距扩大,降低列车的安全性,因此对铁路轨道现场钢轨倾翻性能检测的研究非常重要。
[0003]现有对钢轨倾翻规律的研究还局限在实验室内,不能真实反映现场钢轨安装的实时状态和倾翻规律,因此设计一款应用于铁路现场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铁路现场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该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能够反映连续线路中扣件扣压时钢轨的安装状态。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铁路现场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该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包括跨设于钢轨设置并能够向钢轨提供垂直载荷的垂直加载机构和设置于两平行钢轨间并能够向钢轨提供水平载荷的水平加载机构。
[0006]优选地,所述垂直加载机构包括可拆卸固定于轨枕上的反力架,所述反力架上安装有朝向钢轨垂直加载的第一加载单元。
[0007]优选地,所述反力架包括顶板、连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扣件原有螺旋道钉固定于轨枕上,所述顶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通过多个连杆连接,所述第一加载单元安装于所述顶板上。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加载单元包括垂直加载铁座、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液压千斤顶,所述垂直加载铁座、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液压千斤顶自下而上依次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为中空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为空心液压千斤顶,所述垂直加载铁座上设置有依次穿过所述中空压力传感器、空心液压千斤顶和顶板的上顶杆,所述上顶杆的上端通过螺母锁定于所述顶板上。
[0010]优选地,所述垂直加载铁座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水平加载机构的加载端相配合的U型槽。
[0011]优选地,所述水平加载机构包括水平加载梁和安装于所述水平加载梁上的第二加载单元,所述第二加载单元的两端分别作用于相应钢轨的侧面。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加载单元包括第二液压千斤顶,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的两端分别通过A顶杆套和B顶杆套连接有水平顶杆,所述水平顶杆远离所述第二液压千斤顶的一端连接有轨头顶铁。
[0013]优选地,所述轨头顶铁的端部设置有与钢轨顶头侧面贴合的缺口槽。
[0014]优选地,所述A顶杆套和/或所述B顶杆套中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00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能够反映连续线路中扣件扣压时钢轨的安装状态。
[0016]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在铁路现场的装配示意图;
[0019]图2是垂直加载机构在铁路现场的装配示意图;
[0020]图3是水平加载机构在铁路现场的装配示意图;
[0021]图4是钢轨扭转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垂直加载机构;2
‑
水平加载机构;3
‑
铁路现场连续轨道;4
‑
顶板;5
‑
螺母;6
‑
连杆;7
‑
连接板;8
‑
螺旋道钉;9
‑
轨枕;10
‑
空心液压千斤顶;11
‑
中空压力传感器;12
‑
垂直加载铁座;13
‑
钢轨;14
‑
轨头顶铁;15
‑
水平加载梁;16
‑
水平顶杆;17
‑
A顶杆套;18
‑
第二液压千斤顶;19
‑
B顶杆套;20
‑
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0026]参见图1所示的应用于铁路现场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该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包括跨设于钢轨13设置并能够向钢轨13提供垂直载荷的垂直加载机构1和设置于两平行钢轨13间并能够向钢轨13提供水平载荷的水平加载机构2。
[002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通过在铁路现场连续轨道3上架设两个钢轨13垂直加载机构1对钢轨13进行垂直加载,同时通过钢轨13水平加载机构2进行钢轨13的水平加载,模拟火车经过时铁路现场的钢轨13倾翻性能检测。
[002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且能够进行铁路现场连续铁路轨道中钢轨13的倾翻性能检测,且检测结果误差在可控范围之内。这种应用于铁路现场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弥补了实验室检测的不足,实时反映了钢轨13的倾翻规律。
[0029]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垂直加载机构1包括可拆卸固定于轨枕9上的反力架,所述反力架上安装有朝向钢轨13垂直加载的第一加载单元。通过将反力架现场安装在轨枕9上,克服了现场无法提供反作用力的问题,当第一加载单元朝向钢轨13施加垂直的作用力的时候,反力架提供支撑。
[0030]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进一步提供一种反力架,所述反力架包括顶板4、连杆6和连
接板7,所述连接板7通过扣件原有螺旋道钉8固定于轨枕9上,所述顶板4与所述连接板7之间通过多个连杆6连接,所述第一加载单元安装于所述顶板4上。通过这样的方式,更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现场安装反力架的方式,即:在钢轨13的左右两端轨枕9上对称钻孔并安装预埋套管,之后用螺旋道钉8将穿过连接板7与预埋套管锁紧,将连接板7固定在轨枕9上。四根连杆6通过螺纹与连接板7相连,并通过螺母5进行顶板4的安装,用于传递垂直加载力的反力。顶板4中心处开长圆孔槽,进行加载位置的微调。
[0031]在该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加载单元包括垂直加载铁座12、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液压千斤顶,所述垂直加载铁座12、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液压千斤顶自下而上依次连接。垂直加载铁座12的形状如图2所示,整体呈V字形状,顶部设置为较宽的目的在于便于承载第一压力传感器,底部设置为较窄的目的在于将作用力集中并传递至钢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铁路现场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包括跨设于钢轨(13)设置并能够向钢轨(13)提供垂直载荷的垂直加载机构(1)和设置于两平行钢轨(13)间并能够向钢轨(13)提供水平载荷的水平加载机构(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现场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加载机构(1)包括可拆卸固定于轨枕(9)上的反力架,所述反力架上安装有朝向钢轨(13)垂直加载的第一加载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现场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力架包括顶板(4)、连杆(6)和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通过扣件原有螺旋道钉(8)固定于轨枕(9)上,所述顶板(4)与所述连接板(7)之间通过多个连杆(6)连接,所述第一加载单元安装于所述顶板(4)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现场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载单元包括垂直加载铁座(12)、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液压千斤顶,所述垂直加载铁座(12)、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一液压千斤顶自下而上依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铁路现场的钢轨倾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为中空压力传感器(11),所述第一液压千斤顶为空心液压千斤顶(10),所述垂直加载铁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肖俊恒,周正,于毫勇,李子睿,李彦山,刘长溪,张欢,蔡世生,刘炳彤,贺志文,吴玥,徐宏超,陈晨,隗永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