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公开一种双风道气悬浮速干装置,包括:料仓;内烘干仓;外烘干仓,包裹于内烘干仓的外部,内烘干仓的底部与外烘干仓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空间,外烘干仓外壁与内烘干仓外壁之间形成外烘干仓的仓室空间;内仓送风管,位于内烘干仓的顶部;外仓送风管,位于外烘干仓的底部;风机,通过内仓送风管与内烘干仓连接;风机通过外仓送风管与外烘干仓连接;内仓送风管、内烘干仓形成第一送风风道;外仓送风管、外烘干仓形成第二送风风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双风道气悬浮速干装置加大了物料与热风的实际接触面积,物料烘干效率更高;结构设置紧凑,物料输送与运动动力来源与重力与风压,不依赖附加的机运机构,设备结构更简洁,造价更低、可行性强。可行性强。可行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风道气悬浮速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热风烘干
,具体涉及一种双风道气悬浮速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公开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热风烘干是常规的物料烘干技术之一。对于具有一定强度的颗粒状物料烘干,例如粮食、污泥颗粒等,可采用热风烘干炉,或者依赖机运输送机构或搅拌机构的设备。
[0004]但是常规的热风烘干炉内物料处于静态薄层堆积状态,因物料仅表层与热风接触故而热交换面积不足烘干效率偏低;传统设备或依赖机运输送机构或搅拌机构来增加物料与热风接触面积,其设备结构相对笨重复杂,且物料与热风的实际接触面积远低于物料表面积,其烘干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0005]现亟需一种高效、造价更低、可行性强的烘干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风道气悬浮速干装置,加大物料与热风的实际接触面积,物料烘干效率更高;物料输送与运动动力来源与重力与风压,不依赖附加的机运机构,设备结构更简洁,造价更低、可行性强。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风道气悬浮速干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
[0009]料仓,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
[0010]内烘干仓,设置于所述料仓的下部;
[0011]外烘干仓,包裹于所述内烘干仓的外部,所述内烘干仓的底部与所述外烘干仓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空间,所述外烘干仓外壁与所述内烘干仓外壁之间形成外烘干仓的仓室空间;
[0012]内仓送风管,位于内烘干仓的顶部,用于向内烘干仓内送风;
[0013]外仓送风管,位于外烘干仓的底部,用于向外烘干仓内送风;
[0014]风机,用于为装置本体送风,所述风机通过内仓送风管与内烘干仓连接;所述风机通过外仓送风管与外烘干仓连接;
[0015]内仓送风管、内烘干仓形成第一送风风道;
[0016]外仓送风管、外烘干仓形成第二送风风道。
[0017]进一步的,所述内烘干仓内设置若干个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内烘干仓侧壁,所述折流板向下倾斜,相邻的折流板交错分布,所述折流板的非固定端的正投影落到下一个折流板上,以使物料和风通过时形成折线形流通通道。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外烘干仓内固设有螺旋导流板,以使物料随风在涡旋风道内螺旋上升。
[0019]进一步的,所述内烘干仓整体呈竖直设置的圆筒形,底部设置为锥形缩口;在料仓
和内烘干仓之间还设置有下料挡板,所述下料挡板的上表面呈圆形且圆心与料仓的下料管中心线重合,下料挡板上表面水平放置且与料仓的下料管末端保持一定距离,所述下料挡板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内烘干仓顶部;所述下挡料板的直径小于内烘干仓的直径。
[0020]进一步的,所述外烘干仓呈竖直设置的圆筒形且与所述内烘干仓同心;所述间隙空间内还设置有弧形导流件,所述弧形导流件底部为向内凹的弧形圆盘结构,弧形圆盘结构的圆心处向上锥形弧状凸起,以使落入内烘干仓底部锥形缩口内的物料物料受惯性与气流作用沿弧形导流件抛入烘干外仓外壁内侧附近;所述弧形导流件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外烘干仓底部;所述弧形导流件的直径小于所述外烘干仓的直径。
[0021]进一步的,所述内仓送风管与内烘干仓、所述外仓送风管与外烘干仓的连接处均设置为切向方向送风口。
[0022]进一步的,所述内烘干仓顶部还设置有内仓送风腔,所述内仓送风管与内仓送风腔连接;所述外烘干仓底部还设置有外仓送风腔,所述外仓送风管与外仓送风腔连接。
[0023]进一步的,所述内仓送风腔和所述外仓送风腔的内壁上均安装有加热盘管。
[0024]进一步的,所述外仓送风腔的横截面呈圆环状,所述弧形导流件位于所述外仓送风腔的上部;所述内仓送风腔的横截面与内烘干仓相同,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料仓底部的通孔,所述下料挡板位于所述内仓送风腔内。
[0025]进一步的,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回风出料腔,所述回风出料腔设置于所述外烘干仓的上部且与内烘干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回风出料腔的出风口连接回风管,回风管连接所述风机;回风出料腔与外烘干腔外壁衔接位置设置有导流槽,且导流槽罩住外烘干腔的圆筒顶外缘并与其保持固定间距;所述装置本体还包括出料接盘,所述出料接盘沿外烘干仓外侧呈环状倾斜布置、与外烘干仓外壁形成凹槽形以承接从所述导流槽落出的物料。
[0026]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7]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内烘干仓外部包裹外烘干仓,形成两个送风风道的设置,物料依次进入内烘干仓和外烘干仓,加大了物料与热风的实际接触面积,物料烘干效率更高;结构设置紧凑,物料输送与运动动力来源与重力与风压,不依赖附加的机运机构,设备结构更简洁,造价更低、可行性强。
[002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在内烘干仓内设置折流板、在外烘干仓内设置螺旋导流板,使得烘干过程物料与热风充分接触,烘干效果更均匀更彻底,同时因热风与物料接触面积增大进而较传统烘干工艺比缩短了烘干时间;外烘干仓内设置螺旋导流板受离心力影响,接近外烘干腔外壁内侧位置的热风湿度更高,进而排出废气的湿度更高,传统热风烘干工艺没有对尾气排放湿度的选择性排放效果,顾本专利技术排出相同水汽所附带排出的热空气更少,进而节省了热空气加热能耗,工艺更节能。
[0029]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一步通过分别在内烘干仓内设置内仓送风腔、在外烘干仓内设置外仓送风腔,使得物料通过气流、重力、离心力与风道结构的配合完成进料、输送、出料全过程,工艺设备更简洁可靠。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33]图4是图3中A
‑
A处剖面示意图。
[003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工作时物料烘干的工作示意图。
[0035]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显示风流动的方向)。
[0036]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0037]图8是图7中B
‑
B处剖面示意图。
[0038]图9是图7中C
‑
C处剖面示意图。
[0039]图中,1、料仓;2、内仓送风腔;3、回风出料腔;4、出料接盘;5、外烘干仓;6、外仓送风腔;7、回风管;8、内仓送风管;9、内仓送风调节阀;10、外仓送风管;11、风机;12、新风调节阀;13、补新风口;14、加热盘管;15、导流槽;16、下料挡板;17、内烘干仓;18、折流板;19、螺旋导流板;20、弧形导流件;21、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风道气悬浮速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料仓(1),设置于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内烘干仓(17),设置于所述料仓(1)的下部;外烘干仓(5),包裹于所述内烘干仓(17)的外部,所述内烘干仓(17)的底部与所述外烘干仓(5)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空间,所述外烘干仓(5)外壁与所述内烘干仓(17)外壁之间形成外烘干仓(5)的仓室空间;内仓送风管(8),位于内烘干仓(17)的顶部,用于向内烘干仓(17)内送风;外仓送风管(10),位于外烘干仓(5)的底部,用于向外烘干仓(5)内送风;风机(11),用于为装置本体送风,所述风机(11)通过内仓送风管(8)与内烘干仓(17)连接;所述风机(11)通过外仓送风管(10)与外烘干仓(5)连接;内仓送风管(8)、内烘干仓(17)形成第一送风风道;外仓送风管(10)、外烘干仓(5)形成第二送风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气悬浮速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烘干仓(17)内设置若干个折流板(18),所述折流板(18)的固定端固定于所述内烘干仓(17)侧壁,所述折流板(18)向下倾斜,相邻的折流板(18)交错分布,所述折流板(18)的非固定端的正投影落到下一个折流板(18)上,以使物料和风通过时形成折线形流通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气悬浮速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烘干仓(5)内固设有螺旋导流板(19),以使物料随风在涡旋风道内螺旋上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气悬浮速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烘干仓(17)整体呈竖直设置的圆筒形,底部设置为锥形缩口;在料仓(1)和内烘干仓(17)之间还设置有下料挡板(16),所述下料挡板(16)的上表面呈圆形且圆心与料仓(1)的下料管中心线重合,下料挡板(16)上表面水平放置且与料仓(1)的下料管末端保持一定距离,所述下料挡板(16)通过支架固定于所述内烘干仓(17)顶部;所述下挡料板的直径小于内烘干仓(17)的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风道气悬浮速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烘干仓(5)呈竖直设置的圆筒形且与所述内烘干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储能生态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