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466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0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后视镜,包括:第一基板、电致变色膜片和第二基板,电致变色膜片包括第一导电基底层、电致变色中间层和第二导电基底层;密封胶层,其位于电致变色膜片的周向,并与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共同合围成容纳腔,容纳腔适于容置电致变色膜片;第一引出电极,其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导电基底层上,其另一部分至少部分位于密封胶层内;第二引出电极,其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导电基底层上,其另一部分至少部分位于密封胶层内;其中,在第一引出电极的另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或/和在第二引出电极的另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本申请提供的电致变色器件,提升了密封胶层的固化效果。化效果。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后视镜


[0001]本申请涉及电光
,尤其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后视镜。

技术介绍

[0002]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用电致变色材料做成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们对生活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致变色器件在消费电子、交通工具、建筑和军事等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0003]以电致变色器件在汽车后视镜的应用为例,驾驶员在开车时,需要通过观察后视镜了解后方车辆的行驶情况,而当车辆后方存在较强光照射于后视镜上时,后视镜发生眩光,使驾驶员很难清楚看清后方车况,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此,现在越来越多的后视镜采用了电致变色技术,将电致变色器件附加于后视镜,通过电致变色器件的变色功能,使后视镜具有了防眩光功能,对安全行驶具有重要的意义。
[0004]而电致变色器件对密封性能要求较高,通常需要在其周边设置密封胶层,以避免电致变色器件与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接触,影响其变色性能。现有技术中,后视镜通常包括上下两层基板、以及设置在两层基板之间的电致变色器件,因而密封胶层通常设置在上下两层基板之间,且电致变色器件通过引出电极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但密封胶层通常需要后处理而固化,例如加热固化或光固化等,在引出电极的存在下,会对密封胶层有一定的遮挡,从而影响密封胶层对光照或热量的吸收,导致密封胶层的固化程度不足,影响其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及后视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胶层固化不完全等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电致变色膜片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基底层、电致变色中间层和第二导电基底层;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周向,并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共同合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适于容置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第一引出电极,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层上,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另一部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内;第二引出电极,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层上,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另一部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内;其中,在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另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或/和在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另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凹槽。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或/和所述第二凹槽至少部分暴露所述密封胶层。更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减小所述第一引出电极对所述密封胶层的遮挡面积,或/和所述第二凹槽减
小所述第二引出电极对所述密封胶层的遮挡面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使引出电极的另一部分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密封胶层内,并将凹槽设置在引出电极的另一部分上,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调节凹槽和密封胶层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在不同的方向或角度上,通过凹槽至少部分暴露被引出电极遮挡的密封胶层,减小引出电极对密封胶层的遮挡面积,从而在密封胶层固化过程中,减小引出电极对光或/和热传导的阻挡作用,提升密封胶层的固化效果,例如缩短密封胶层的固化时间或/和增强密封胶层的固化交联程度等,进而提高电致变色器件的密封性能。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内,或/和所述第二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内。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内,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外。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完全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内,或/和所述第二凹槽完全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内。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第一引出电极和第二引出电极的至少之一上设置凹槽,并使得凹槽至少部分(例如部分或完全)位于密封胶层内,由此,位于密封胶层内部的凹槽,其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的投影,可以至少部分覆盖密封胶层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的投影;另外,位于密封胶层外部的凹槽,在引出电极发生弯折对密封胶层发生遮挡时,可以通过该凹槽至少部分露出密封胶层,从而使得在密封胶层受光或热固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凹槽减小引出电极对光或热传导的阻挡作用,提升密封胶层的固化效果,例如缩短密封胶层的固化时间或增强密封胶层的固化交联程度等。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外,或/和所述第二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完全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外,或/和所述第二凹槽完全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外。更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内,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外。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第一引出电极和第二引出电极的至少之一上设置凹槽,并使得凹槽至少部分位于密封胶层外,例如完全位于密封胶层外,或者一部分位于密封胶层内、另一部分位于密封胶层外,由此,位于密封胶层内部的凹槽,其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的投影,可以至少部分覆盖密封胶层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上的投影;另外,位于密封胶层外部的凹槽,在引出电极发生弯折对密封胶层发生遮挡时,可以通过该凹槽至少部分露出密封胶层,从而使得在密封胶层受光或热固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凹槽减小引出电极对光或热传导的阻挡作用,提升密封胶层的固化效果,例如缩短密封胶层的固化时间或增强密封胶层的固化交联程度等。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引出电极或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引出电极。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引出电极,并且,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引出电极。也即,在引出电极的厚度方向上,凹槽可以为完全贯穿引出电极的镂空凹槽,以至少部分露出密封胶层,镂空凹槽的设置可以使密封胶层的暴露更加明显,更加全面有效地减少引出电极对密封胶层的遮挡作用,从而更加全面有效地提升密封胶层的固化效果。
[0011]此外,通过使凹槽在引出电极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引出电极,即使得凹槽为完全贯穿引出电极的镂空凹槽,当凹槽部分或完全位于密封胶层内时,位于引出电极厚度方向上
的密封胶层还可以通过凹槽形成连接的一体结构,以提高密封胶层的连接稳定性,并提升电致变色器件整体的密封效果。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或所述第二凹槽为两个以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两个以上。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可以通过凹槽数量的增加,进一步减少引出电极对密封胶层的遮挡面积;另一方面,通过增加凹槽的数量而非直接增大凹槽的面积,还可以在减少引出电极对密封胶层的遮挡面积的情况下,保证引出电极的结构稳定性,例如减小引出电极的断裂可能性等,从而提升电致变色器件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0013]可选地,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宽度方向相间隔设置,或者,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宽度方向相间隔设置。优选地,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引出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基板、电致变色膜片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电致变色膜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导电基底层、电致变色中间层和第二导电基底层;密封胶层,所述密封胶层位于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的周向,并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共同合围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适于容置所述电致变色膜片;第一引出电极,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基底层上,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另一部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内;第二引出电极,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基底层上,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另一部分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内;其中,在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另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或/和在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另一部分上设置有第二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内,或/和所述第二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外,或/和所述第二凹槽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胶层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引出电极;或/和,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厚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引出电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尺寸为W1,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为W3,其中,W1和W3满足以下关系式:0.06≤W3/W1≤0.3;或/和,沿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尺寸为W2,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为W4,其中,W2和W4满足以下关系式:0.06≤W4/W2≤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或/和所述第二凹槽为两个以上,其中,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引出电极的宽度方向相间隔设置,或/和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第二引出电极的宽度方向相间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两个以上所述第一凹槽之间的间距为W5,其中,W1和W5满足以下关系式:0.06≤W5/W1≤0.08;或/和,两个以上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间距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佳城田汉
申请(专利权)人:光羿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