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配件及结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329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8
一种结合配件,具备:具有第1端部的圆筒形状的第1主体、具有排列在所述第1端部的周围且形成有钩的多个第1突起的第1结合部、设置在所述第1端部外周面上的第1密封材。在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多个第1突起间形成有间隙。在所述结合配件与所述对象配件结合时,所述对象配件的一部分插入所述间隙,且所述多个第1突起的所述钩与所述对象配件卡合,所述第1密封材与所述对象配件的内周面接触。对象配件的内周面接触。对象配件的内周面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结合配件及结合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结合两个流路的结合配件和结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本申请的申请人开发、制造和销售能够不分雌雄结合的结合配件。该结合配件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具备圆筒形状的主体、配置在该主体周围的多个突起(嵌合突部)、设置在主体前端的橡胶密封圈等密封材。在结合配件结合时,两个配件的密封材如该文献的图6A、6B所示那样接触。这些密封材具有在输送流体的压力提高时相互强力按压的结构。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流体的泄漏。
[0003]另外,作为与密封有关的其他例子,在专利文献2的图1中,公开了在一个的结合配件的主体端部形成内径扩大的部分,并且在另一个的结合配件的主体端部的外周面配置O形圈的结构。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

31150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

3331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9]近年来,由于大雨和台风引起的水灾多发,使用排水泵的机会增加了。在排水泵的排水口侧的软管的连结中,可以利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的结合配件。但是,在排水泵的进水口侧,由于流路内为负压,因此如果在该进水口侧的软管的连结中使用该结构的结合配件,则密封材有时不会充分发挥功能而吸入周围的空气。
[0010]如果是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密封结构,则即使流路内为负压,密封材也能够发挥作用。但是,需要在双方的配件上设置特殊的结构,结合配件的通用性变得缺乏。
[0011]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即使流路内为负压也能够良好地密封流路的结合部位、且通用性优异的结合配件及结合结构。
[0012]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0013]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结合配件具备:具有第1端部的圆筒形状的第1主体、具有排列在所述第1端部的周围且形成有钩的多个第1突起的第1结合部、设置在所述第1端部外周面上的第1密封材。在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多个第1突起间形成有间隙。在所述结合配件与所述对象配件结合时,所述对象配件的一部分插入所述间隙,且所述多个第1突起的所述钩与所述对象配件卡合,所述第1密封材与所述对象配件的内周面接触。
[0014]例如,所述第1主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外周面上的环状槽,所述第1密封材是嵌入所述环状槽中的密封环。所述第1端部也可以在上述第1主体的轴向上比所述多个第1突起突出。另外,所述第1密封材也可以在所述第1主体的半径方向上与所述多个第1突起对置。所
述结合配件还可以具有将所述第1主体与泵的吸水口连接的连接口。
[0015]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结合结构是包含与所述结合配件相当的第1结合配件和第2结合配件的结合结构,所述第2结合配件具备:圆筒形状第2主体,其具有第2端部和直径比所述第1主体的所述第1端部的外径大的流路;第2结合部,其具有排列在所述第2端部周围且形成有钩的多个第2突起;和第2密封材,其比所述第2端部的前端面更向所述第2主体的轴向突出。所述第1端部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多个第1突起之间的所述间隙大于所述第2端部的厚度。在所述第1结合配件与所述第2结合配件结合时,所述第2端部及所述第2密封材插入所述间隙,且所述多个第1突起所述钩与所述多个第2突起的所述钩卡合,所述第1密封材与所述第2主体的内周面接触。
[0016]例如,所述第1主体的流路的直径比所述第2主体的流路的直径小。所述多个第2突起也可以在所述第2主体的所述轴向上比所述第2端部突出。在所述第2端部的外周面与所述多个第2突起之间,可以不形成间隙,或者形成比所述第1端部的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多个第1突起之间的所述间隙小的间隙。
[0017]优选地,所述第2结合配件不仅可以与所述第1结合配件结合,还可以与具有与自身相同形状的其他结合配件结合。
[0018]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即使流路内为负压也能够良好地密封流路的结合部位、且通用性优异的结合配件及具备该结合配件的结合结构。
附图说明
[0020]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包含结合配件的供水系统的构成例。
[0021]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第1结合配件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0022]图3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第2结合配件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0023]图4是结合的第1结合配件和第2结合配件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0024]图5是放大表示图4所示的第1结合配件及第2结合配件的一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0025]图6是示意表示第2结合配件与相同形状的其他结合配件结合的状态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参照附图对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7]本实施方式的结合结构及结合配件例如可以用于水灾发生时的排水中的流路的结合。除此之外,在消防领域、农业领域或工厂中的流路的结合等各种情况下,也可以利用本实施方式的结合结构及结合配件。
[0028]图1是表示包含本实施方式的结合配件的送水系统WS的构成例的图。该送水系统WS具有排水用的泵P。泵P具有吸水口S1、排水口S2和送水机构W。送水机构W产生从吸水口S1朝向排水口S2的水(液体)的流动。
[0029]作为配置在进水口S1侧的要素,送水系统WS具备具有第1结合部1的第1结合配件C1(吸水侧介质)和具有第2结合部2的第2结合配件C2。第1结合部1和第2结合部2例如具有相同的形状,可以不分雌雄地相互结合。
[0030]第1结合配件C1还具有能够与吸水口S1连接的连接口N1。例如,在进水口S1的外周
面形成有雄螺纹,连接口N1具有能够与该雄螺纹连接的雌螺纹。但是,吸水口S1和连接口N1的结构不限于该例。
[0031]第2结合配件C2设置在吸水管T1的一端。在吸水管T1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于从吸入的水中除去异物的过滤器ST。
[0032]作为配置在排水口S2侧的要素,送水系统WS具备:具有第3结合部3的第3结合配件C3(排水侧介质)、具有第4结合部4的第4结合配件C4、具有第5结合部5的第5结合配件C5。第3结合部3、第4结合部4及第5结合部5例如具有相同的形状,可以不分雌雄地相互连结。这些结合部3~5的形状也可以与第1结合部1及第2结合部2相同。另外,送水系统WS除了图1所示的例子以外,还可以构成为各种方式。例如,供水系统WS可以不具有第5结合配件C5。
[0033]第3结合配件C3还具有能够与排水口S2连接的连接口N2。例如,在排水口S2的外周面形成有雄螺纹,连接口N2具有能够与该雄螺纹连接的雌螺纹。但是,排水口S2和连接口N2的结构不限于该例。
[0034]第4结合配件C4设置在送水软管T2的一端,第5结合配件C5设置在该送水软管T2的另一端。送水软管T2例如具有内衬在由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的套管的内侧的结构。
[0035]在经由第1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结合配件,是能够与对象配件结合的结合配件,具备:具有第1端部的圆筒形状的第1主体、具有排列在所述第1端部的周围且形成有钩的多个第1突起的第1结合部、设置在所述第1端部外周面上的第1密封材,在所述外周面与所述多个第1突起间形成有间隙,在与所述对象配件结合时,所述对象配件的一部分插入所述间隙,且所述多个第1突起的所述钩与所述对象配件卡合,所述第1密封材与所述对象配件的内周面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配件,所述第1主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外周面上环状的槽,所述第1密封材是嵌入所述环状槽中的密封环。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合配件,所述第1端部在所述第1主体的轴向上比所述多个第1突起突出。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结合配件,所述第1密封材在所述第1主体半径方向上与所述多个第1突起对置。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结合配件,还具有将所述第1主体与泵的吸水口连接的连接口。6.一种结合结构,是包含与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结合配件相当的第1结合配件和第2结合配件的结合结构,所述第2结合配件具备:圆筒形状第2主体,其具有第2端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崎哲治玉田和之
申请(专利权)人:樱护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