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蓄冷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冷材料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相变温度为
‑
10~
‑
15℃的低温蓄冷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变材料(PCM)储能是利用材料物态转变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吸收和释放而进行,可实现控制环境温度和能量利用的目的。相变储能技术具有储能密度高和储能设备体积小的优点,较常规显热储能技术,储能系统体积可以减小30%
‑
50%,另外,由于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温度易控制,且具有温度选择范围宽等优点,因此将相变材料应用于冷链技术,不仅可解决能量供求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匹配的矛盾,实现电力削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可实现一定空间内温度的恒定调控。
[0003]我国冷链物流消费需求和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现有低温蓄冷相变材料技术有待开发和提高才能满足国内冷链产业的发展需求,如专利申请CN106433568A中,其主储能剂使用氯化铵,由于氯化铵具备一定挥发性,在冻融循环中将会对材料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专利申请CN110204446A中使用体系的主材为有机材料,其本身导热较小,影响蓄放冷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相变温度恒定在
‑
15~
‑
10℃的低温蓄冷相变材料,采用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0005]主体材料45
‑
50份,所述主体材料为水,
[0006]温度调节材料4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蓄冷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主体材料45
‑
50份,所述主体材料为水,温度调节材料42
‑
50份,所述温度调节材料包括氯化钾和硫酸钠,其中,氯化钾35
‑
40份,硫酸钠7
‑
10份,导热强化材料2
‑
4份,所述导热强化材料为纳米石墨粉,成核剂7
‑
12份,所述成核剂为硼砂,增稠剂3
‑
5份,所述增稠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蓄冷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材料中氯化钾和硫酸钠的质量比为4
‑
5: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低温蓄冷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纳米石墨粉2
‑
3份,增稠剂4
‑
5份,水48
‑
50份,氯化钾35
‑
37份,硫酸钠7
‑
9份,硼砂9
‑
12份;或者,纳米石墨粉3
‑
4份,增稠剂3
‑
4份,水45
‑
47份,氯化钾39
‑
40份,硫酸钠9
‑
10份,硼砂7
‑
8份;或者,纳米石墨粉3
‑
4份,增稠剂3
‑
5份,水45
‑
48份,氯化钾37
‑
40份,硫酸钠9
‑
10份,硼砂7
‑
9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蓄冷相变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纳米石墨粉2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智勇,赖伟聪,龙凯,张榜,李志敏,崔小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能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