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地区的各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分别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确定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得到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推送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至微气候管理终端。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利用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无需部署气象设备,无需安排气象人员,极大减少了观测成本;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可获得小粒度的数据,得到精细的地区微气候数据。得到精细的地区微气候数据。得到精细的地区微气候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1]本公开的实施例属于环境评估
,具体涉及一种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气候泛指人居场所的气候条件,包括空气的温度、湿度、气流速度(风速)、通透性和热辐射等因素。城市微气候是指在城区尺度下,日照、风力、能见度等环境要素的综合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城市的认识和研究日益深入,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可预见地,市民生活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也将日益提升。
[0003]对城市微气候的研究离不开在城区内对各项气候要素的数据采集。这项工作,在以往的研究中,主要采用设置气象观测设备,通过人工或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等,进行长时间的观测、记录、统计。这种方式需要额外布置气象装备,需要专业的气象观测人员,成本较高。还可利用卫星遥测技术,获取大尺度下的实时遥感气象数据。但这种方式遥测数据粒度大,不够精细。
[0004]现目前已有的基于图像的气候要素值算法包括:
[0005]CN112288736B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的能见度估测方法,利用已知能见度的参考图像估测当前图像对应的能见度;
[0006]CN111649865A公开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风力及风向检测方法,通过采集轻质飘带的视频,抽帧得到采样图像,对采样图像进行处理,输入目标检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迭代训练,再获取轻质飘带的实时图像,评估风力和风向。
[0007]CN109522941B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的大气光强估计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对参数和阈值进行初始化,随机采样生成大气光强点假设,寻找位于确定当前大气光强点的两条直线上的支撑点,寻找潜在雾线及位于其上的当前大气光强点的支撑点,确定当前最优大气光强点,循环迭代上述随机采样生成大气光强假设及寻找其支撑点过程,最终得到高精度的大气光强估计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及系统。
[0009]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包括:
[0010]获取目标地区的各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
[0011]分别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确定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
[0012]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得到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
[0013]推送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至微气候管理终端。
[0014]可选的,所述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确定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包括:
[0015]从所述视频数据中提取一帧或多帧图像;
[0016]根据所述一帧或多帧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能见度。
[0017]可选的,所述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确定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还包括:
[0018]从所述视频数据中提取多帧图像;
[0019]根据所述多帧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风力和风向。
[0020]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多帧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风力和风向,包括:
[0021]提取所述多帧图像中的目标物;
[0022]根据所述多帧图像中的目标物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风力和风向。
[0023]可选的,所述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确定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包括:
[0024]从所述视频数据中提取一帧或多帧图像;
[0025]根据所述一帧或多帧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光强。
[0026]可选的,所述获取目标地区的各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包括:
[0027]通过目标地区内的各监控摄像头获取对应的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
[0028]可选的,所述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得到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包括:
[0029]汇总各时段各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得到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
[0030]所述推送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至微气候管理终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31]根据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预测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
[0032]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地区微气候评估系统,包括:
[0033]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地区的各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
[0034]计算模块,用于分别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确定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
[0035]汇总模块,用于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得到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
[0036]推送模块,用于推送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至微气候管理终端。
[0037]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用于:
[0038]通过目标地区内的各监控摄像头获取对应的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
[0039]可选的,所述微气候管理终端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预测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
[0040]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种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利用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无需部署气象设备,无需安排气象人员,极大减少了观测成本;依托视频监控系统可获得小粒度的数据,得到精细的地区微气候数据。
附图说明
[0041]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的一种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42]图2为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地区微气候评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公开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4]如图1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45]步骤S1、获取目标地区的各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
[0046]具体地,以现代城市环境为例,在主要城区的各街道和公共区域均安装有监控摄像头。本方法将获取各监控摄像头拍摄到的画面,得到对应的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
[0047]步骤S2、分别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确定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
[0048]本实施例中拟例举将要得到的微气候要素值包括各监控视频摄像头所拍摄区域的能见度、风力、风向和光照强度,其余微气候要素值如温度、湿度、气压等,若有能够基于图像得到的算法则也可应用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
[0049]示例性地,所述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确定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包括:从所述视频数据中提取一帧或多帧图像;根据提取的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能见度。
[0050]具体地,从某个摄像头获取的视频数据中提取一帧图像后,选定图像中一个或多个具有显著暗通道的局部区域为估测区域,获取已知能见度的图像作为参考图像,计算参考图像的大气光亮度和估测区域的暗通道值,再计算待测图像的大气光亮度和估测区域的暗通道值,根据大气散射模型计算待测图像的大气透射率,最后根据估测区域与摄像机的距离,以及大气透射率与消光系数的关系估算待测图像的能见度。若提取的是多帧图像,则使用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地区的各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分别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确定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得到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推送所述目标地区的微气候数据至微气候管理终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确定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包括:从所述视频数据中提取一帧或多帧图像;根据所述一帧或多帧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能见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微气候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确定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还包括:从所述视频数据中提取多帧图像;根据所述多帧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风力和风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多帧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风力和风向,包括:提取所述多帧图像中的目标物;根据所述多帧图像中的目标物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风力和风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区微气候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目标区域的视频数据,确定各所述目标区域的微气候要素值,包括:从所述视频数据中提取一帧或多帧图像;根据所述一帧或多帧图像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光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志国,丁哲,张国峰,
申请(专利权)人:光控特斯联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