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室的屏蔽模板间接缝的电阻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5907 阅读:4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屏蔽室的屏蔽模板之间接缝的电阻焊接方法,由装配在焊枪上的一对钳形电极来夹紧加压屏蔽模板并通电保持,进行电阻点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电阻焊将两个屏蔽模板连接在一起,保证电气的连续性;焊接后屏蔽模板表面无损伤,克服了拼装式与焊接式的各种缺陷,仅在模板表面留下一个个规则的圆形凹印,模板的连接是一种永久性连接;工艺性佳,操作简便,省力可靠,安装效率高,节约成本显著;经济性佳,降低施工安装成本70%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阻焊接不仅适用于波形模板的屏蔽连接,也适用于各种模板的屏蔽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阻焊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屏蔽室的屏蔽模板间接缝 的电阻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屏蔽模板接缝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两种拼装式与焊接式。拼装 式为螺钉连接或铆接。焊接式为满焊或间断焊。采取拼装式结构,必须在屏蔽模板上打孔,采用螺钉、垫片紧固连接;或 者采用打孔的压条与角钢通过紧固件连接。其缺点工序多、工程量大、成本 高、效率低、存在着加工误差、孔口氧化、拧紧程度不一致、松动等隐患造成 屏蔽性能下降。采取焊接式,其缺陷是无法解决焊接内应力引起的变形,表面平整度差, 现场安装施工周期长,增加安装成本;悍接施工中的有害气体,影响操作者的 健康,同时也污染环境。拼装式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装配工作;为保证屏蔽性能,孔之间的间 距很小(《50mm),安装很费时,占安装工程量的70%,最主要的各个螺钉的 拧紧力矩很难做到一致,模板接缝之间产生波浪形,这就造成了接缝的泄漏, 降低屏蔽效能。如果采用波形钢板,以上两种连接方式都受到工艺条件的制约,实施起来 既困难,成本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屏蔽室的屏蔽模板之间接缝的电4阻焊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屏蔽室的屏蔽模板之间接缝的电阻焊接方法,由装配在焊枪上的一对 钳形电极来夹紧加压屏蔽模板并通电保持,进行电阻点焊,其特征是包括以下 步骤a)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移动至第一屏蔽模板与第二屏蔽模板间接缝处 的焊接位置,并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与第一屏蔽模板与第二屏蔽模板的 外端面紧密接触;b )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相向的压力,进行试验通电,并测量出第一电极与第一屏蔽模板间接触电阻R 1 、第一屏蔽模板与第二屏蔽模板间接触 电阻R 2 、第一屏蔽模板的电阻R 3 、第二屏蔽模板的电阻R 4 、第二电极与 第二屏蔽模板间接触电阻R5;c) 将步骤b中所述的第一电极与第一屏蔽模板间接触电阻R1、第一屏 蔽模板与第二屏蔽模板间接触电阻R 2 、第一屏蔽模板的电阻R 3 、第二屏蔽 模板的电阻R 4 、第二电极与第二屏蔽模板间接触电阻R 5相加得到电极加热 电阻R,并计算出焊接电流I;d) 第一屏蔽模板与第二屏蔽模板间相互接触的内端面保持压紧;e) 接通流经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焊接电流I ;.f)断开焊接电流I ,继续对第一电极(1 )和第二电极(2)施加相向 的压力,保持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 )间相互接触的内端面 保持压紧;g)待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 )间接缝处焊接牢固后,将第一电极(1 )和第二电极(2 )上所施加的相向压力撤除,第一电极(1 ) 和第二电极(2 )分别与第一屏蔽模板(3)和第二屏蔽模板(4)相分离, 完成焊接。所述步骤e中焊接电流I保持接通状态,直到第一屏蔽模板(3 )与第二 屏蔽模板(4)间内端面点焊处的锌层处于溶化或半溶化状态。所述步骤f中保持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间相互接触 的内端面保持压紧状态。所述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 )为多点屏蔽模板,第一电 极(1)和第二电极(2)对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间接 缝处的等分标识进行焊接,保证焊点的等分一致。上述焊接方法,包括加压、焊接、维持、休止四个工序。a )加压模板焊接时,移动焊机使电极对准屏蔽模板焊接处,启动操作 手柄上的焊接启动开关,工作气阔开启,压縮空气进入加压缸通过机械装置驱 动焊臂机械运动使电极压住模板,此过程称作"加压"。b)焊接经过一定延时,控制器内晶闸管(可控硅)接能通打开,变压 器初级侧得到可控制的初级电流,变压器次级产生焊接电流,通过次级回路到 达电极对模板通电加热熔接,此过程称作"焊接"。C)维持又经过一定延时,焊接通电结束,晶闸管关断,模板不再通电, 此时电极同样紧压模板;熔化的金属在电极压力作用下,冷却再结晶形成致密结晶体,此过程称作"维持"。d)休止维持过程结束,工作气阀关断,气缸轴反向运动,电极张开释放模板,等待下一次焊接的启动,此过程称作"休止"。至此一个焊接过程完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本专利技术利用电阻焊将两个屏蔽模板连接在一起,保证电气的连续性;2、 焊接后屏蔽模板表面无损伤,克服了拼装式与焊接式的各种缺陷,仅在 模板表面留下一个个规则的圆形凹印,模板的连接是一种永久性连接;3、 工艺性佳,操作简便,省力可靠,安装效率高,节约成本显著;4、 经济性佳,降低施工安装成本70%以上;5、 用于建筑屏蔽大厅的安装施工,其效果更加突出;6、 电阻焊接不仅适用于波形模板的屏蔽连接,也适用于各种模板的屏蔽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阻焊接过程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阻焊接过程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阻焊接过程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电阻焊接过程示意图之四。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电阻焊接原理示意图。图中l为第一电极、2为第二电极、3为第一屏蔽模板、4为第二屏蔽丰莫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本专利技术作原理遵从焦耳定律,表达式为Q=0.24I2Rt,其含义为具有一定电阻值R的金属材料在一定时间t内流通过电流I因电阻的阻碍而发热,发 热量为Q,利用金属电阻流通电流发热熔化金属在压力状态下冷却结晶连接 (焊接)。统称电阻焊,加热电阻R-R1+R2+R3+R4+R5, Rl、 R5为电极与模 板间接触电阻,R2模板间接触电阻,R3、 R4模板材料电阻,电极压力F,焊 接电流I。一种屏蔽室的屏蔽模板之间接缝的电阻焊接方法,由装配在焊枪上的一对 钳形电极来夹紧加压屏蔽模板并通电保持,进行电阻点焊,具有以下步骤a) 加压将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移动至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 模板4间接缝处的焊接位置,并使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分别与第一屏蔽模 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的外端面紧密接触;b) 焊接对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施加相向的压力,使得第一模板与 第二模板紧密接触后,进行通电,焊接第一电极1与第一屏蔽模板3间接触电 阻R 1、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间接触电阻R 2 、第一屏蔽模板3 的电阻R3、第二屏蔽模板4的电阻R4、第二电极2与第二屏蔽模板4间接 触电阻R5;c )保持断开焊接电流I,继续对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施工相向的 压力F,保持第一模板3与第二模板4间相互接触的内端面保持压紧。d) 休止第一电极主1与第二电极2上所施加的相向压力撤除,并分别 与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模板4个分离,完成焊接过程。e) 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为多点屏蔽模板,第一电极l和第 二电极2对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间接缝处的等分标示进行焊接。 等分标示可为等分线条。对于不同厚度的屏蔽模板,选用不同的工艺参数,由程序控制器自动控制, 完成焊接过程,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参数设定加压时间以电极压牢模板后通电焊接为宜,电极尚未压牢模板就启动焊 接易造成电极与模板烧损飞溅,电极工作行程长短,加压机构运动状况,模板 变形情况等因素影响加压时间的设定, 一般情况下,加压时间设定为15-20周 波,当为50Hz时, 一个周波为0.02秒;维持时间用于金属冷却再结晶, 一般设定为15-20周波;休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屏蔽室的屏蔽模板之间接缝的电阻焊接方法,由装配在焊枪上的一对钳形电极来夹紧加压屏蔽模板并通电保持,进行电阻点焊,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将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移动至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间接缝处的焊接 位置,并使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分别与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的外端面紧密接触; b)对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施加相向的压力,进行试验通电,并测量出第一电极(1)与第一屏蔽模板(3)间接触电阻R1、第一屏 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间接触电阻R2、第一屏蔽模板(3)的电阻R3、第二屏蔽模板(4)的电阻R4、第二电极(2)与第二屏蔽模板(4)间接触电阻R5; c)将步骤b中所述的第一电极(1)与第一屏蔽模板(3)间接触电阻R1、第一 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间接触电阻R2、第一屏蔽模板(3)的电阻R3、第二屏蔽模板(4)的电阻R4、第二电极(2)与第二屏蔽模板(4)间接触电阻R5相加得到电极加热电阻R,并计算出焊接电流I; d)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 蔽模板(4)间相互接触的内端面保持压紧; e)接通流经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的焊接电流I; f)断开焊接电流I,继续对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施加相向的压力,保持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间相互接触的内 端面保持压紧; g)待第一屏蔽模板(3)与第二屏蔽模板(4)间接缝处焊接牢固后,将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上所施加的相向压力撤除,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分别与第一屏蔽模板(3)和第二屏蔽模板(4)相分离,完成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珍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新区金利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