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老化型双联型绿化工程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63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草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老化型双联型绿化工程砌块,包括砌块本体,砌块本体包括四个植草单元,砌块本体由四个植草单元组成呈双“8”字形且其中部形成有中心植草口,还包括蓄水主筒以及四个蓄水支筒,蓄水主筒上端开口与中心植草口连通,蓄水支筒内部中空且其上端面开有若干透水孔,蓄水支筒外端开有填装口,填装口处铰接有盖板,蓄水支筒内端两侧水平展开有侧杆,侧杆上具有向外凸出的插头,蓄水主筒的侧壁上端均开有滑口,滑口两侧对称设有供插头插入的插口,蓄水主筒与蓄水支筒内均填充陶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增强植草砖下部垫层的存蓄水能力,使草皮生长更加茂盛,在干旱少雨地区或在长时间干旱的天气情况下,可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可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可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老化型双联型绿化工程砌块


[0001]本技术属于植草砖
,涉及一种抗老化型双联型绿化工程砌块。

技术介绍

[0002]植草砖是由混凝土、河沙、颜料等优质材料经过高压砖机振压而成,完全免烧砖,达到环保生产的要求,经过科学系统的养护,植草砖具有很强的抗压性,铺设在地面上有很好的稳固性,绿化面积广,能经受行人、车辆的辗压而不被损坏,同时绿草的根部是生长在植草砖下面,因此草根不受到伤害。
[0003]现有植草砖的铺设方式一般为先铺一层碎石水稳层,然后在碎石水稳层上夯实一层基土层,再在基土层上铺一层砂垫层,最后将植草砖平铺在砂垫层上,在植草砖的植草格内填种植土播撒草籽。然而,铺装在干旱少雨地区或在长时间干旱的天气情况下,现有植草砖的下部垫层蓄水能力较差,这就导致植草格内草皮生长稀疏残败,植草格内种植土干涸坚硬,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抗老化型双联型绿化工程砌块。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抗老化型双联型绿化工程砌块,包括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包括四个植草单元,所述植草单元中部均开有植草口,砌块本体由四个所述植草单元组成呈双“8”字形且其中部形成有中心植草口,还包括蓄水主筒以及四个蓄水支筒,所述蓄水主筒呈方筒形且设置在中心植草口正下方,蓄水主筒上端开口与中心植草口连通,所述蓄水支筒内部中空且其上端面开有若干透水孔,蓄水支筒外端开有填装口,填装口处铰接有盖板,蓄水支筒内端两侧水平展开有侧杆,侧杆上具有向外凸出的插头,蓄水主筒的侧壁上端均开有供蓄水支筒插入的滑口,滑口两侧对称设有供插头插入的插口,所述蓄水主筒与蓄水支筒内均填充有陶粒。
[0006]作为优选,所述蓄水主筒四个边角上具有弧形的支撑臂,支撑臂上端面与砌块本体下端面抵靠。
[0007]作为优选,所述支撑臂开有若干过水孔,过水孔呈圆形、方形或三角形。
[0008]作为优选,所述盖板内侧面设有穿绳环,蓄水支筒内端开有穿绳孔,穿绳环上连接有吸水棉绳,所述吸水棉绳从蓄水支筒内部以及穿绳孔穿过且其外端伸入至蓄水主筒内底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填装口处设有挡水隔板,挡水隔板高度低于填装口。
[0010]作为优选,所述蓄水支筒外包裹有一层土工布。
[0011]作为优选,所述蓄水主筒下端面具有四棱锥形的插土端头。
[0012]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下端具有卡扣,蓄水支筒下端具有供卡扣插入的卡孔。
[0013]作为优选,所述砌块本体厚度大于等于6cm,蓄水主筒高度大于等于8cm。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5]1、可有效增强植草砖下部垫层的存蓄水能力,使草皮生长更加茂盛,在干旱少雨地区或在长时间干旱的天气情况下,可有效降低维护成本;
[0016]2、蓄水主筒与蓄水支筒可通过吸水棉绳自动相互补充调节,保证植草口与中心植草口内的供水平衡;
[0017]3、结构强度高,安装及铺贴简便,铺贴后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砌块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蓄水支筒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砌块本体;11、植草单元;111、植草口;12、中心植草口;2、蓄水主筒;21、滑口;22、插口;23、支撑臂;231、过水孔;24、插土端头;3、蓄水支筒;31、透水孔;32、填装口;33、盖板;331、穿绳环;332、卡扣;34、侧杆;341、插头;35、穿绳孔;36、挡水隔板;37、卡孔;4、陶粒;5、吸水棉绳;6、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如图1

图5所示,一种抗老化型双联型绿化工程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所述砌块本体1包括四个植草单元11,所述植草单元11中部均开有植草口111,砌块本体1由四个所述植草单元111组成呈双“8”字形且其中部形成有中心植草口12,还包括蓄水主筒2以及四个蓄水支筒3,所述蓄水主筒2呈方筒形且设置在中心植草口12正下方,蓄水主筒2上端开口与中心植草口12连通,所述蓄水支筒3内部中空且其上端面开有若干透水孔31,蓄水支筒3外端开有填装口32,填装口32处铰接有盖板33,蓄水支筒3内端两侧水平展开有侧杆34,侧杆34上具有向外凸出的插头341,蓄水主筒2的侧壁上端均开有供蓄水支筒3插入的滑口21,滑口21两侧对称设有供插头341插入的插口22,所述蓄水主筒2与蓄水支筒3内均填充有陶粒4。
[0026]所述砌块本体1厚度大于等于6cm,蓄水主筒2高度大于等于8cm。
[0027]具体地,首先将蓄水支筒3内端插入滑口21,沿入滑口21滑动蓄水支筒3将插头341插入插口22内,接着将蓄水主筒2与蓄水支筒3插入卡嵌在夯实的基土层内,将砌块本体1下端面与砂垫层贴合稳固铺贴,在植草口111与中心植草口12填充种植土后播撒草籽或铺草皮,雨水会顺着植草口111与中心植草口12分别进入蓄水支筒3与蓄水主筒2内蓄积,以便干旱之时进行补充,陶粒4内部具有大量孔隙,既起到很好的蓄水作用,又能支撑蓄水支筒3与蓄水主筒2,植物的根毛可以通过透水孔31吸收水分,蓄水主筒2内多余的水分能从滑口21溢出来,植草口111流入的多余的雨水会从蓄水支筒3两侧渗入地下,保证雨水不会积留。
[0028]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蓄水主筒2四个边角上具有弧形的支撑臂23,支撑臂23上端面与砌块本体1下端面抵靠。
[0029]所述支撑臂23开有若干过水孔231,过水孔231呈圆形、方形或三角形。支撑臂23作用起到支撑四个植草单元11作用,在若干砌块本体1相互组合铺贴后,过水孔231可有效保持基土层以及砂垫层的水压平衡。
[0030]所述蓄水主筒2下端面具有四棱锥形的插土端头24。插土端头24使得蓄水主筒2插入基土层内更加省力,且能使上端的砌块本体1铺贴更加稳固。
[0031]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盖板33内侧面设有穿绳环331,蓄水支筒3内端开有穿绳孔35,穿绳环331上连接有吸水棉绳5,所述吸水棉绳5从蓄水支筒3内部以及穿绳孔35穿过且其外端伸入至蓄水主筒2内底部。通过棉织物的毛细原理,蓄水主筒2与蓄水支筒3可通过吸水棉绳5自动相互补充调节,保证植草口与中心植草口内的供水平衡;
[0032]所述填装口32处设有挡水隔板36,挡水隔板36高度低于填装口32。挡水隔板36可有效防止蓄水支筒3内蓄积的水分流失,挡水隔板36高度低于填装口32,其作用是吸水棉绳5可从填装口32上端穿入,陶粒4也能从填装口32上端填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老化型双联型绿化工程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所述砌块本体(1)包括四个植草单元(11),所述植草单元(11)中部均开有植草口(111),砌块本体(1)由四个所述植草单元(11)组成呈双“8”字形且其中部形成有中心植草口(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主筒(2)以及四个蓄水支筒(3),所述蓄水主筒(2)呈方筒形且设置在中心植草口(12)正下方,蓄水主筒(2)上端开口与中心植草口(12)连通,所述蓄水支筒(3)内部中空且其上端面开有若干透水孔(31),蓄水支筒(3)外端开有填装口(32),填装口(32)处铰接有盖板(33),蓄水支筒(3)内端两侧水平展开有侧杆(34),侧杆(34)上具有向外凸出的插头(341),蓄水主筒(2)的侧壁上端均开有供蓄水支筒(3)插入的滑口(21),滑口(21)两侧对称设有供插头(341)插入的插口(22),所述蓄水主筒(2)与蓄水支筒(3)内均填充有陶粒(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老化型双联型绿化工程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主筒(2)四个边角上具有弧形的支撑臂(23),支撑臂(23)上端面与砌块本体(1)下端面抵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老化型双联型绿化工程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晓平黄小明刘泽华孙佳萍
申请(专利权)人:鸿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