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用液冷板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56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用液冷板及具有其的电池包,包括流道板与盖板,盖板与流道板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腔,流道板内设置有冷却单元,冷却单元包括沿电芯分布方向x延伸的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在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之间设置有岸板,岸板高于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在岸板上设置有连通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的子流道;进液流道连通有进液口,进液流道的宽度在x方向上自进液口向两侧减小,出液流道连通有出液口,出液流道的宽度在x方向上自出液口向两侧减小,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中心对称;通过以上结构,改变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的宽度及进液位置,依靠高于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的岸板,实现了冷却介质流动分配的均匀性和冷却路程的一致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均温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均温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均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用液冷板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用液冷板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池储能成为了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但储能电池只有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充放电,才能保证电池较高的循环寿命和效率,因此,储能电池的热管理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0003]现有的储能电池的热管理方案中,液冷散热技术的散热极限相对于风冷更高,其远离是通过冷却介质流进、流出液冷板带走电池模组产生的热量进行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需要考虑对电池模组内电芯冷却的均匀性,但目前液冷板的设计中,通常以一个电池模组作为冷却单位进行冷却,冷却介质自进液流道流向子流道,由于距离进液口远近不一,冷却介质对子流道的分配也有所不一,导致冷却不均匀,电芯温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用液冷板及具有其的电池包,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电池模组用液冷板,包括流道板与盖设在所述流道板上的盖板,所述盖板与流道板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腔,所述流道板内设置有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沿电芯分布方向x延伸的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在所述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之间设置有岸板,所述岸板至流道板的远离盖板的面F1的距离大于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至面F1的距离,在所述岸板上设置有连通进液流道和出液流道的子流道;
[0007]所述进液流道连通有进液口,所述进液流道的宽度在x方向上自进液口向进液口两侧减小,所述出液流道连通有出液口,所述出液流道的宽度在x方向上自出液口向出液口两侧减小,所述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中心对称。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岸板上设置有若干子流道,若干所述子流道在x方向上并列且等距设置,所述子流道沿电芯延伸方向y曲折延伸。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岸板上设置有若干沿电芯高度方向z向盖板方向凸伸的导流板,若干所述导流板沿x方向并列且等距设置,相邻的两导流板之间形成导流腔,在所述导流腔内设置有若干交错分布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沿方向z向盖板方向凸伸,所述折流板将导流腔分隔为若干连通的子导流腔,若干所述子导流腔形成曲折延伸的子流道。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液流道的远离岸板的侧壁的顶部、所述出液流道的远离岸板的侧壁的顶部、所述导流板的顶部、所述折流板的顶部均与盖板的底部紧密贴合。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均为楔形。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流道板内设置有两个冷却单元,两个所述冷却单元对称设置,所述进液口远离与其相邻的冷却单元设置,两个所述出液流道相连通并在其连通处设置一个出液口。
[0013]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与流道板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加强筋与加强筋凹槽,所述加强筋卡设于加强筋凹槽内。
[001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流道板的与盖板相抵接的面F2的边沿内、所有所述冷却单元之外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对流道板与盖板进行密封,在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有冷却单元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001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设置有若干用于连接盖板与流道板的沉头螺钉。
[0016]一种电池包,包括以上所述的液冷板及设置在液冷板上的若干沿x方向并列设置的电池模组,所述液冷板内设置有与电池模组数量对应的冷却单元,每一个所述电池模组对应一个冷却单元设置,每一个所述子流道对应一个电芯设置。
[0017]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0018]通过以上结构,改变所述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的宽度及进液位置,依靠高于所述进液流道与出液流道的岸板,实现了进出冷却介质流动分配的均匀性和冷却路程的一致性,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均温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液冷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流道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0022]图4是液冷板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3]图5是盖板F3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00

盖板,101

第一螺纹孔,200

流道板,201

进液流道,202

出液流道,203

岸板,204

进液口,205

出液口,206

导流板,207

折流板,208

第二螺纹孔,301

加强筋,302

加强筋凹槽,401

第一密封槽,402

第二密封槽,403

第一密封圈,404

第三密封槽,405

第四密封槽,406

第二密封圈,500

沉头螺钉,600

快速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6]如果本技术在表述的时候涉及方位(例如,上、下、左、右、前、后、外、内等),则需要对涉及到的方位进行定义,例如“为清楚地表达本技术内所描述的位置与方向,以器械操作者作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一端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一端为远端。”或者以纸面作为参照等进行定义。当然,如果在后续描述时,是通过相互参照来定义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则可不在此定义。
[0027]一种电池模组用液冷板,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流道板200与盖设在所述流道板200上的盖板100,所述盖板100与流道板200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腔,所述流道板200内设置有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沿电芯分布方向x延伸的进液流道201和出液流道202,在所述进液流道201和出液流道202之间设置有岸板203,所述岸板203至流道板200的远离盖板100的面F1的距离大于进液流道201和出液流道202至面F1的距离,在所述岸板203上设置有连通进液流道201和出液流道202的子流道;
[0028]所述进液流道201连通有进液口204,所述进液流道201的宽度在x方向上自进液口204向进液口204两侧减小,所述出液流道202连通有出液口205,所述出液流道202的宽度在x方向上自出液口205向出液口205两侧减小,所述进液流道201与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用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流道板(200)与盖设在所述流道板(200)上的盖板(100),所述盖板(100)与流道板(200)之间形成封闭的冷却腔,所述流道板(200)内设置有冷却单元,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沿电芯分布方向x延伸的进液流道(201)和出液流道(202),在所述进液流道(201)和出液流道(202)之间设置有岸板(203),所述岸板(203)至流道板(200)的远离盖板(100)的面F1的距离大于进液流道(201)和出液流道(202)至面F1的距离,在所述岸板(203)上设置有连通进液流道(201)和出液流道(202)的子流道;所述进液流道(201)连通有进液口(204),所述进液流道(201)的宽度在x方向上自进液口(204)向进液口(204)两侧减小,所述出液流道(202)连通有出液口(205),所述出液流道(202)的宽度在x方向上自出液口(205)向出液口(205)两侧减小,所述进液流道(201)与出液流道(202)中心对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用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岸板(203)上设置有若干子流道,若干所述子流道在x方向上并列且等距设置,所述子流道沿电芯延伸方向y曲折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用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岸板(203)上设置有若干沿电芯高度方向z向盖板(100)方向凸伸的导流板(206),若干所述导流板(206)沿x方向并列且等距设置,相邻的两导流板(206)之间形成导流腔,在所述导流腔内设置有若干交错分布的折流板(207),所述折流板(207)沿方向z向盖板(100)方向凸伸,所述折流板(207)将导流腔分隔为若干连通的子导流腔,若干所述子导流腔形成曲折延伸的子流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用液冷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祥赵东兴蔡青汪承晔游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固太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