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原料储存罐,包括罐体,在罐体上设置有外进液口、出液口,在罐体内设置有内热交换机构,在罐体外设置有外热交换机构;内热交换机构包括设置于罐体内部的与外进液口连通的内螺旋换热管,外进液口设置于罐体的上部,内螺旋换热管在罐体内盘旋向下,在内螺旋换热管的末端形成内进液口,内进液口与罐体的内腔连通;外热交换机构包括缠绕设置于罐体外部的外螺旋换热管,外螺旋换热管的两端与冷却水源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次热交换,可快速降低进入罐体内的原料液体的温度,维持原料化学性质稳定,防止原料挥发。管状的散热装置,可大大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率。提高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料储存罐
[0001]本技术涉及化工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原料储存罐。
技术介绍
[0002]化工,即化学工业,凡运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结构、或合成新物质的,都属于化学生产技术,也就是化学工艺,所得的产品被称为化学品或化工产品,在现代生活中,几乎随时随地都离不开化工产品,在化工生产中,化工液态原料在储存过程中,由于部分液态原料因化学性质会产生放热现象,因此需要将液态原料储存于卧式储存罐中不断进行降温处理。现有的化工液态原料卧式储存罐大多结构简单,直接通过罐体导热,使罐体内部化工液态原料产生的热量散失进行散热,装置的降温效果较差,需要通过工人手动控制进行降温,由于化工液态原料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放热周期不固定,因此工人难以时刻了解到罐体问题并及时进行降温处理,装置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储存罐,以解决现有的储存罐散热效果差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原料储存罐,其中,包括罐体,在罐体上设置有外进液口、出液口,在罐体内设置有内热交换机构,在罐体外设置有外热交换机构;
[0005]所述内热交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的与所述外进液口连通的内螺旋换热管,所述外进液口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上部,所述内螺旋换热管在所述罐体内盘旋向下,在所述内螺旋换热管的末端形成内进液口,所述内进液口与所述罐体的内腔连通;
[0006]所述外热交换机构包括缠绕设置于所述罐体外部的外螺旋换热管,外螺旋换热管的两端与冷却水源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内螺旋换热管呈螺旋状由上至下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内螺旋换热管呈盘管状由上至下设置。
[0009]优选的,在所述内螺旋换热管的管壁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
[0010]优选的,所述罐体内的底部设置有5
°
的斜面,所述出液口设置于所述斜面的低端。
[0011]优选的,在所述内进液口处设置有单向阀。
[0012]优选的,在所述罐体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两次热交换,可快速降低进入罐体内的原料液体的温度,维持原料化学性质稳定,防止原料挥发。管状的散热装置,可大大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原料在进入罐中时,由底部流入,可减少罐内液体的冲击,进一步维持罐内原料液体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
罐体,2
‑
外进液口,3
‑
出液口,4
‑
内螺旋换热管,5
‑
内进液口,6
‑
单向阀,7
‑
散热翅片,8
‑
外螺旋换热管,9
‑
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原料储存罐,包括罐体1,在罐体1上设置有外进液口2、出液口3,在罐体1内设置有内热交换机构,在罐体1外设置有外热交换机构。
[0020]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内热交换机构包括设置于罐体1内部的与外进液口2连通的内螺旋换热管4,外进液口2设置于罐体1的上部,内螺旋换热管4在罐体1内盘旋向下,在内螺旋换热管4的末端形成内进液口5,内进液口5与罐体1的内腔连通。作为一种实施例,内螺旋换热管4呈螺旋状由上至下设置。作为另一种实施例,内螺旋换热管4呈盘管状由上至下设置。新注入罐体1内的原料经外进液口2进入内螺旋换热管4中,然后经内进液口5流入罐体内腔。新注入罐体1内的原料温度较高,罐体1内留存的原料液温度较低,在原料流经内螺旋换热管4的过程中,管内外的原料进行第一次热交换,可降低原料的温度。进一步的,在内进液口5处设置有单向阀6,使原料只能从内螺旋换热管4流出,罐体1内的原料不能进入管中。将内螺旋换热管4设置为螺旋状或盘管状,可增加内螺旋换热管4的长度,即增加内螺旋换热管内外的换热面积,使换热效果好。
[0021]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可在内螺旋换热管4的管壁外侧设置散热翅片7,使得管内的热量能快速传导给罐体内腔的原料,有效提高了装置的降温效率
[0022]进一步的,本技术的外热交换机构包括缠绕设置于罐体1外部的外螺旋换热管8,外螺旋换热管8的两端与冷却水源连通。外螺旋换热管8呈螺旋状包裹于罐体1的外侧,其进水口与冷却水源连通,冷却水进入外螺旋换热管8后通过金属管体与罐体1内的原料进行第二次热交换。螺旋状的外螺旋换热管8可增加冷却水与罐体内原料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换热后的冷却水回流至冷却水源,冷却处理后可循环利用。
[0023]进一步的,在罐体1内的底部设置有5
°
的斜面9,出液口3设置于斜面9的低端,便于原料流出。
[0024]进一步的,内螺旋换热管4及外螺旋换热管8均由金属材料制成。
[0025]进一步的,在罐体1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压力表及温度计,可实时监控罐体内的液位、压力、温度等信息。
[0026]本技术通过两次热交换,可快速降低进入罐体内的原料液体的温度,维持原料化学性质稳定,防止原料挥发。管状的散热装置,可大大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原料在进入罐中时,由底部流入,可减少罐内液体的冲击,进一步维持罐内原料液体的稳定。
[002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料储存罐,其特征是,包括罐体,在罐体上设置有外进液口、出液口,在罐体内设置有内热交换机构,在罐体外设置有外热交换机构;所述内热交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罐体内部的与所述外进液口连通的内螺旋换热管,所述外进液口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上部,所述内螺旋换热管在所述罐体内盘旋向下,在所述内螺旋换热管的末端形成内进液口,所述内进液口与所述罐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外热交换机构包括缠绕设置于所述罐体外部的外螺旋换热管,外螺旋换热管的两端与冷却水源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料储存罐,其特征是,所述内螺旋换热管呈螺旋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泽兴,范耀辉,宋艳朝,杨连宝,陈卫则,孙闯,康岐,刘鹏飞,曹海辉,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鼎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