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翔宇专利>正文

一种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528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播种单元,所述播种单元包括复合凸轮机构、下料导筒和播种机构,所述复合凸轮机构通过转轴架设在所述机架上方,所述播种机构设置在所述复合凸轮机构下方;所述播种机构包括下种外筒、下种内杆和弹性复位组件,所述下料导筒设置在所述机架外围且其根部连通到所述固定套筒侧壁上,所述复合凸轮机构包括外筒凸轮和内杆凸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便于实现种子精准的播种,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播种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荒漠化地区、半干旱地区的气候环境等特殊性,进行人为施工作业往往会面临许多现实因素的问题,消耗大量人力物力,非常不利于改善环境项目的工程建设和推进。如果采用的飞机播撒等方式,又会面临播种不够精准,种子大多只能覆盖在沙质土壤表面,种子成活率低等问题。
[0003]因此,需要针对上述缺陷开发一种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便于实现种子精准的播种,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播种单元,所述播种单元包括复合凸轮机构、下料导筒和播种机构,所述复合凸轮机构通过转轴架设在所述机架上方,所述播种机构设置在所述复合凸轮机构下方;所述播种机构包括下种外筒、下种内杆和弹性复位组件,所述下种外筒竖直导向滑动在所述机架底部固定套筒内,所述下种内杆竖直导向滑动在所述下种外筒内,所述弹性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下种外筒和下种内杆下部且能向上推顶所述下种外筒和下种内杆;所述下料导筒设置在所述机架外围且其根部连通到所述固定套筒侧壁上;所述下种外筒顶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料导筒根部连通的漏种侧孔;所述复合凸轮机构包括外筒凸轮和内杆凸轮,所述外筒凸轮位于所述内杆凸轮两侧且分别驱动下种外筒和下种内杆竖直方向往复滑动,所述下种内杆底端能够离开所述下种外筒低端口形成下种通路。
[0007]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所述下种外筒顶部设置有向外翻边成型的外筒顶板,所述第一压簧压紧在所述外筒顶板底面和所述固定套筒顶沿上;所述下种内杆下部设置同轴细径的芯杆,所述第二压簧套接在所述芯杆上且底端压接所述下种外筒内壁上的内孔板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种内杆的顶部设置有水平的内杆顶板,所述内杆凸轮顶压所述内杆顶板,所述外筒凸轮顶压所述外筒顶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筒凸轮与所述内杆凸轮竖直截面轮廓均为异形的椭圆,所述外筒凸轮与所述内杆凸轮在一长侧边外缘距离差大于另外三侧外缘的距离差。
[0010]进一步的,所述芯杆底端为圆锥尖头,所述下种外筒底端设置与所述圆锥尖头相适应的圆锥收口。
[0011]进一步的,所述下料导筒包含进料斗和输送管,所述输送管顶端连通所述进料斗底端固定连通到所述固定套筒侧壁上的套筒开孔。
[0012]进一步的,所述漏种侧孔为腰型孔且底沿能够与所述套筒开孔平齐。
[0013]进一步的,述机架还包括轴座盖板和支撑侧板,两个所述支撑侧板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顶部,所述转轴两端通过轴承架设在所述支撑侧板顶部并采用所述轴座盖板压紧;所述转轴一端探出并连接动力装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一种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通过复合凸轮机构的设置,转动过程中外筒凸轮和内杆凸轮分别单独驱动下种外筒和下种内杆竖直方向往复滑动,同步下行时完成打孔作业。驱动不同步的情况下下种内杆底端离开下种外筒低端口形成下种通路,能够将下料导筒导入的种子、保水剂和肥料通过所述下种通路排出到沙土中进行播种。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便于实现种子精准的播种,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0016]此外,通过第一压簧和第二压簧分别对下种外筒和下种内杆进行弹性复位,保证了二者能够单独复位。通过内杆顶板和外筒顶板的设置,增加了凸轮与下种外筒和下种内杆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设备运行可靠性。通过外筒凸轮与内杆凸轮的推顶轮廓设置为异形的椭圆且一侧设置距离差,能够实现向下冲孔和下种作业。通过下种外筒底端与所述芯杆底端圆锥尖头相配合,组成圆锥状尖端,便于插入沙性土壤中,向周围排挤沙土,进而设备运行更加省力。通过在下料导筒的顶部设置进料斗,便于收集种子、保水剂和肥料,进而输送到播种机构;通过漏种侧孔设置为腰型孔,便于调试和对正输送管根部的套筒开孔。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推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回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101、轴座盖板;102、支撑侧板2、复合凸轮机构;201、外筒凸轮;202、内杆凸轮;3、下料导筒;301、进料斗;302、输送管;4、播种机构;401、下种外筒;402、下种内杆;403、外筒顶板;404、第一弹簧;405、内孔板;406、内杆顶板;407、第二弹簧;408、漏种侧孔;5、转轴;6、固定套筒;601、套筒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5]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便于实现种子精准的播种,提高种子的成活率,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参考附图,图1为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推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回程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在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6所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播种单元,所述播种单元包括复合凸轮机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的播种单元,所述播种单元包括复合凸轮机构(2)、下料导筒(3)和播种机构(4),所述复合凸轮机构(2)通过转轴(5)架设在所述机架(1)上方,所述播种机构(4)设置在所述复合凸轮机构(2)下方;所述播种机构(4)包括下种外筒(401)、下种内杆(402)和弹性复位组件,所述下种外筒(401)竖直导向滑动在所述机架(1)底部固定套筒(6)内,所述下种内杆(402)竖直导向滑动在所述下种外筒(401)内,所述弹性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下种外筒(401)和下种内杆(402)下部且能向上推顶所述下种外筒(401)和下种内杆(402);所述下料导筒(3)设置在所述机架(1)外围且其根部连通到所述固定套筒(6)侧壁上;所述下种外筒(401)顶部设置有与所述下料导筒(3)根部连通的漏种侧孔(408);所述复合凸轮机构(2)包括外筒凸轮(201)和内杆凸轮(202),所述外筒凸轮(201)位于所述内杆凸轮(202)两侧且分别驱动下种外筒(401)和下种内杆(402)竖直方向往复滑动,所述下种内杆(402)底端能够离开所述下种外筒(401)低端口形成下种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沙质土壤的精准下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复位组件包括第一压簧(404)和第二压簧(407),所述下种外筒(401)顶部设置有向外翻边成型的外筒顶板(403),所述第一压簧(404)压紧在所述外筒顶板(403)底面和所述固定套筒(6)顶沿上;所述下种内杆(402)下部设置同轴细径的芯杆,所述第二压簧(407)套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王翔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