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的一体式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07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装的一体式钻头,包括上钻杆,述上钻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上钻杆外圈表面左侧的底部固定套设有左连接套,所述上钻杆的底部设置有下钻杆,所述下钻杆外圈表面右侧的顶部固定套设有右连接套,所述上钻杆右侧表面的底部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内腔安装有定位装置,所述上钻杆底部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下钻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定位装置、左连接套、右连接套、升降槽、插接孔、卡槽、升降孔、收纳孔、插杆、卡块和定位孔的配合使用,具有组装的优点,钻头的功能,可随着钻孔的需求进行调整,不会出现钻孔类型单一的状况,在钻头损坏后,无需将钻头整体遗弃。无需将钻头整体遗弃。无需将钻头整体遗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装的一体式钻头


[0001]本技术涉及钻头
,具体为一种便于组装的一体式钻头。

技术介绍

[0002]钻头是钻孔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钻孔,形成孔洞。
[0003]专利申请公布号CN21087773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打孔攻牙一体钻头,包括安装杆、刀杆和钻孔头,所述安装杆的前端设有刀杆,且刀杆的前端设有螺旋抛光刃,所述螺旋抛光刃的前端设有攻牙杆,且攻牙杆的前端设有钻孔头。本技术采用一体式钻头结构,属于一体式刀具,在钻头的前端设置了钻孔用三刃钻头,并在中间部位设置了攻牙用的螺旋刀刃,使得钻头不仅能够实现钻孔的功能,且能够实现攻牙的功能,另外在后端设置了抛光用的削切刃,可以对工件的加工区域进行抛光处理,使得钻头在对工件加工时可以不用更换不同功能的钻头即可进行不同的加工流程,使得钻头在自动化加工机床上使用时更加省时,高效,便于操作。
[0004]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不具有组装的功能,使得钻头的功能单一,只能钻出一种类型的孔,当需要钻探其它类型的孔时,需将整个钻头进行更换,同时在钻头损坏后需将钻头整体遗弃,给使用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0005]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便于组装的一体式钻头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一体式钻头,具备组装的优点,解决了不具有组装的功能,使得钻头的功能单一,只能钻出一种类型的孔,当需要钻探其它类型的孔时,需将整个钻头进行更换,同时在钻头损坏后需将钻头整体遗弃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装的一体式钻头,包括上钻杆,述上钻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上钻杆外圈表面左侧的底部固定套设有左连接套,所述上钻杆的底部设置有下钻杆,所述下钻杆外圈表面右侧的顶部固定套设有右连接套,所述上钻杆右侧表面的底部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内腔安装有定位装置,所述上钻杆底部的表面开设有卡槽,所述下钻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位于卡槽的内腔并与卡槽的内腔为滑动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上钻杆和下钻杆的外径相同,所述连接盘顶部表面的外圈贯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左连接套和右连接套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左连接套右侧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插接孔,所述右连接套左侧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左侧延伸至插接孔的内腔并与插接孔的内腔为滑动接触。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位于升降槽的内腔,所述升降槽顶部的表面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收纳孔,所述升降槽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升降孔,所述卡块顶部的表面开设有与定位杆配合使用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表
面与收纳孔、升降孔和定位孔的内腔均为滑动接触。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杆外圈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表面与升降槽的内腔为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杆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顶部与升降槽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底部与升降块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本技术通过定位装置、左连接套、右连接套、升降槽、插接孔、卡槽、升降孔、收纳孔、插杆、卡块和定位孔的配合使用,具有组装的优点,钻头的功能,可随着钻孔的需求进行调整,不会出现钻孔类型单一的状况,在钻头损坏后,无需将钻头整体遗弃。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轴测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上钻杆结构轴测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上钻杆结构仰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下钻杆结构轴测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下钻杆结构俯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定位装置结构轴测图。
[0020]图中:1连接盘、2上钻杆、3定位装置、31复位弹簧、32升降块、33定位杆、4左连接套、5下钻杆、6右连接套、7升降槽、8插接孔、9卡槽、10升降孔、11收纳孔、12插杆、13卡块、14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请参阅图1

图6,一种便于组装的一体式钻头,包括上钻杆2,上钻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1,上钻杆2外圈表面左侧的底部固定套设有左连接套4,上钻杆2的底部设置有下钻杆5,下钻杆5外圈表面右侧的顶部固定套设有右连接套6,上钻杆2右侧表面的底部开设有升降槽7,升降槽7的内腔安装有定位装置3,上钻杆2底部的表面开设有卡槽9,下钻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3,卡块13位于卡槽9的内腔并与卡槽9的内腔为滑动接触;
[0022]上钻杆2和下钻杆5的外径相同,连接盘1顶部表面的外圈贯穿开设有连接孔,左连接套4和右连接套6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通过连接孔,方便利用螺栓将连接盘1与驱动设备进行连接,避免出现无法连接的状况;
[0023]左连接套4右侧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插接孔8,右连接套6左侧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2,插杆12的左侧延伸至插接孔8的内腔并与插接孔8的内腔为滑动接触,通过插接孔8和插杆12的配合,方便左连接套4和右连接套6之间的对接,提高了连接的准确度;
[0024]定位装置3包括定位杆33,定位杆33位于升降槽7的内腔,升降槽7顶部的表面开设有与定位杆33配合使用的收纳孔11,升降槽7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杆33配合使用的升降孔10,卡块13顶部的表面开设有与定位杆33配合使用的定位孔14,定位杆33的表面与收纳孔11、升降孔10和定位孔14的内腔均为滑动接触,通过收纳孔11,可对定位杆33的顶部进行收纳,同时也方便了定位杆33的升降,通过定位孔14和定位杆33的配合,可对卡块13进行定位,避免卡块13脱离卡槽9;
[0025]定位杆33外圈的表面固定套设有升降块32,升降块32的表面与升降槽7的内腔为滑动接触,定位杆33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31,复位弹簧31的顶部与升降槽7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31的底部与升降块32固定连接,通过复位弹簧31,方便定位杆33升降后的复位,避免出现无法复位的状况。
[0026]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亦作“弹簧”,一般用弹簧钢制成,弹簧的种类复杂多样,按形状分,主要有螺旋弹簧、涡卷弹簧、板弹簧、异型弹簧等,按受力性质,弹簧可分为拉伸弹簧、压缩弹簧、扭转弹簧和弯曲弹簧,按形状可分为碟形弹簧、环形弹簧、板弹簧、螺旋弹簧、截锥涡卷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按制作过程可以分为冷卷弹簧和热卷弹簧,普通圆柱弹簧由于制造简单,且可根据受载情况制成各种型式,结构简单,故应用最广,弹簧的制造材料一般来说应具有高的弹性极限、疲劳极限、冲击韧性及良好的热处理性能等,常用的有碳素弹簧钢、合金弹簧钢、不锈弹簧钢以及铜合金、镍合金和橡胶等,弹簧的制造方法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装的一体式钻头,包括上钻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钻杆(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盘(1),所述上钻杆(2)外圈表面左侧的底部固定套设有左连接套(4),所述上钻杆(2)的底部设置有下钻杆(5),所述下钻杆(5)外圈表面右侧的顶部固定套设有右连接套(6),所述上钻杆(2)右侧表面的底部开设有升降槽(7),所述升降槽(7)的内腔安装有定位装置(3),所述上钻杆(2)底部的表面开设有卡槽(9),所述下钻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3),所述卡块(13)位于卡槽(9)的内腔并与卡槽(9)的内腔为滑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一体式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钻杆(2)和下钻杆(5)的外径相同,所述连接盘(1)顶部表面的外圈贯穿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左连接套(4)和右连接套(6)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装的一体式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连接套(4)右侧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插接孔(8),所述右连接套(6)左侧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平舒勇谢崇滔谢崇富何章秀石银徐登晴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国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