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钢的冷却装置,涉及高速钢加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冷却箱,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组件和冷却组件,输送组件包括承载箱、传送带和驱动件,承载箱与冷却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承载箱的顶部开设有与传送带相适配的安装槽,传送带通过驱动件与安装槽内部连接,传送带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冷却组件包括气泵、输送罩、固定块、连接喷管、导向杆、复位弹簧、第一电机、扇形齿轮和齿条,气泵与冷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气泵的出气端均通过导气管与连接喷管和输送罩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高速钢的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冷却组件,便于对高速钢的表面进行均匀冷却,提高高速钢的冷却效率。提高高速钢的冷却效率。提高高速钢的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钢的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高速钢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高速钢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速钢是一种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和高耐热性的工具钢,又称高速工具钢或锋钢,俗称白钢。高速钢的工艺性能好,强度和韧性配合好,因此主要用来制造复杂的薄刃和耐冲击的金属切削刀具,也可制造高温轴承和冷挤压模具等,在热成形高速钢的冷却系统中,为保证高速钢能实现快速冷却,通常均采用气体冷却,如氮气等对高速钢进行冷却,实现过程是通过氮气喷在热高速钢表面完成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钢的冷却装置,用于在高速钢的冷却过程中,使得高速钢能够均匀接触气体,提高高速钢的冷却效果和效率。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速钢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组件和冷却组件;
[0005]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承载箱、传送带和驱动件,所述承载箱与冷却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箱的顶部开设有与传送带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传送带通过驱动件与安装槽内部连接,所述传送带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
[0006]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气泵、输送罩、固定块、连接喷管、导向杆、复位弹簧、第一电机、扇形齿轮和齿条,所述气泵与冷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泵的出气端均通过导气管与连接喷管和输送罩内部连通,所述承载箱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输送罩与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冷却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与连接喷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活动设置在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导向杆的外环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连接喷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条与连接喷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冷却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延伸至冷却箱内,且与扇形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扇形齿轮与齿条相啮合,便于对高速钢的表面进行均匀冷却,提高高速钢的冷却效率。
[0007]优选地,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与导向杆相适配的移动孔,所述导向杆活动设置在移动孔内,便于导向杆进行移动。
[0008]优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二电机、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主动轴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轴与安装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传送带套设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外表面,便于带动传送带进行输送。
[0009]优选地,所述冷却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连接喷管远离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活动设置在限位块的内部,便于对连接喷管进行支撑限位。
[0010]优选地,所述限位杆和导向杆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挡环,能够防止导向杆和限位杆脱离固定块和限位板。
[0011]优选地,所述输送罩的一端设置在承载箱的内部。
[0012]优选地,所述传送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有若干个,且在传送带的顶部呈均匀分布。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冷却组件,驱动件能够带动传送带进行转动,从而带动高速钢在传送带表面进行移动,与此同时,通过气泵和第一电机工作,气泵的进气端外界冷却气体,并输送至连接喷管和输送罩内,使得连接喷管内的冷却气体通过喷头向下输送,第一电机能够带动扇形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相啮合的齿条进行移动,进而带动连接喷管水平移动,此时复位弹簧在导向杆的作用下,处在压缩状态,当扇形齿轮与齿条相脱离时,连接喷管能够在复位弹簧的复位作用下,进行回位,如此往复,实现连接喷管的来回移动,从而能够增大冷却气体的喷洒范围,使得高速钢的上表面及四周均能接触冷却气体,另外,输送罩能够将冷却气体输送进承载箱内,并通过传送带上的透气孔,将冷却气体均匀散出,实现对高速钢下表面的冷却,提高其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速钢的冷却装置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高速钢的冷却装置的承载箱及其连接结构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高速钢的冷却装置的连接喷管及其连接结构立体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高速钢的冷却装置图3中A处结构放大图。
[0019]图中:1、冷却箱;2、承载箱;3、传送带;4、气泵;5、输送罩;6、固定块;7、连接喷管;8、导向杆;9、复位弹簧;10、第一电机;11、扇形齿轮;12、齿条;13、第二电机;14、主动轴;15、从动轴;16、限位板;17、限位杆;18、挡环;19、支撑柱;20、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作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照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高速钢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冷却箱1
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组件和冷却组件;
[0024]输送组件包括承载箱2、传送带3和驱动件,承载箱2与冷却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承载箱2的顶部开设有与传送带3相适配的安装槽,传送带3通过驱动件与安装槽内部连接,传送带3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20;
[0025]冷却组件包括气泵4、输送罩5、固定块6、连接喷管7、导向杆8、复位弹簧9、第一电机10、扇形齿轮11和齿条12,气泵4与冷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气泵4的出气端均通过导气管与连接喷管7和输送罩5内部连通,承载箱2的侧面开设有通孔,输送罩5与通孔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块6与冷却箱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导向杆8与连接喷管7的侧面固定连接,导向杆8活动设置在固定块6的内部,复位弹簧9套设在导向杆8的外环侧,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连接喷管7的侧面固定连接,复位弹簧9的另一端与固定块6的侧面固定连接,齿条12与连接喷管7的侧面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0与冷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延伸至冷却箱1内,且与扇形齿轮11固定连接,扇形齿轮11与齿条12相啮合,便于对高速钢的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钢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组件和冷却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承载箱(2)、传送带(3)和驱动件,所述承载箱(2)与冷却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所述承载箱(2)的顶部开设有与传送带(3)相适配的安装槽,所述传送带(3)通过驱动件与安装槽内部连接,所述传送带(3)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20);所述冷却组件包括气泵(4)、输送罩(5)、固定块(6)、连接喷管(7)、导向杆(8)、复位弹簧(9)、第一电机(10)、扇形齿轮(11)和齿条(12),所述气泵(4)与冷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泵(4)的出气端均通过导气管与连接喷管(7)和输送罩(5)内部连通,所述承载箱(2)的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输送罩(5)与通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6)与冷却箱(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8)与连接喷管(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8)活动设置在固定块(6)的内部,所述复位弹簧(9)套设在导向杆(8)的外环侧,所述复位弹簧(9)的一端与连接喷管(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9)的另一端与固定块(6)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齿条(12)与连接喷管(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与冷却箱(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的输出端延伸至冷却箱(1)内,且与扇形齿轮(11)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武星华,武育儒,王瑞峰,刘明,周龙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格高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