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领域,公开了一种光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净化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由可以吊装的集装箱、集成于集装箱内的污水净化资源化循环利用装置和安装在集装箱顶部及周围的光伏供电装置组成,污水净化资源化循环利用装置由混凝沉淀装置、离子催化电解脱氮、反硝化装置构成。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净化资源化利用系统对小水量污水或微小污染水体进行处理净化后其出水的CODCr≤20mg/L、BOD5≤4mg/L、氨氮≤1mg/L,总氮≤1mg/L,总磷≤0.2mg/L,色度≤5,pH为6~9之间,其他污染物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净化资源化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净化资源化利用系统,特别是一种移动式光电互补一体化污水深度净化资源化利用系统,属于环保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是人们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水体。我国市政污水的主要污染物呈现南低北高的特点,通常理化指标为COD≤700mg/L(多数在200~500mg/L,其中,南方地区多数COD
Cr
≤400mg/L,北方地区COD
Cr
为400~700mg/L之间)、BOD5≤350mg/L(多在100~300mg/L之间,南方地区BOD5≤200mg/L,北方地区BOD5为150~350mg/L)、SS≤400mg/L、氨氮≤35mg/L、总氮≤50mg/L、总磷≤8mg/L、pH7~9。目前,国内外的污水处理方法主要采用生化法,自1912年,克拉克专利技术污水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以来,100多年来,污水处理工艺几乎没有重大改变,主要还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和二种方法的改进,包括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深度处理。一级处理主要包括污水收集、粗格栅过滤、细格栅过滤到沉沙池和初沉池;二级处理的主要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膜生物反应器(MBR)工艺三大类型。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主要有三个系列:(1)氧化沟系列;(2)A/A/O系列;(3)序批式反应器(SBR)系列。应用于污水处理厂的生物膜法主要是曝气生物滤池工艺(BAF)和移动床生物膜(MBBR)工艺。膜生物反应器(MBR)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国内外应用的深度处理工艺主要为化学除磷和反硝化脱氮工艺。但是,现有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存在出水的总氨偏高、低温运行效果差、占地面积大等突出问题。
[0003]因此,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出水质量,降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氮、磷排放、解决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用地是目前市政污水处理的首要目标,也是重要难题。所以,急需一种出水水质高(能满足水资源利用要求)、污水停留时间短、用地面积小、构筑物少、建设速度快、运行费用较低并大幅缩短施工时间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此外,全国各地有大量小微的污染水体和应急污水处理工程急需移动运输方便,污水处理效好,出水水质高,建设、调试时间短的移动式一体化小型污水处理装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污水处理技术和设施存在的等缺陷,提供一种适于小微污染水体处理和污水处理应急工程建设需要、出水水质高、节能环保、建设安装时间短的污水净化资源化利用装置,它是通过采用太阳能发电为主、光电互补供电,混凝沉淀、离子催化电解脱氮、还原和反硝化处理相结合,取长补短,从而形成的一种针对小微污染污水体处理或污水应急处理工程的光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净化资源化循环利用系统。
[0005]具体地,本技术提供的光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净化资源化循环利用系统由自由吊装的集装箱、集成于集装箱内的污水净化资源化循环利用装置和安装于集装顶部及周围的光伏发电装置组成,所述集成于集装箱内的污水净化资源化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混凝沉淀装置、离子催化电解脱氮装置、还原装置和反硝化装置,其中:
[0006](1)混凝沉淀装置: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由pH调节池、混凝池、助凝池、沉淀池、中间水池和污泥浓缩池构成,所述pH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混凝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混凝池的出水口与助凝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助凝池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与中间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浓缩池的进口连接,所述中间水池的出水口连接离子催化电解脱净化装置;
[0007](2)离子催化电解脱氮装置:所述离子催化电解脱氮装置包括电解机、直流电源、脱气罐、离子催化剂投加装置和电极清洗装置;所述电解机的进水口与混凝沉淀装置的中间水池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电解机的出水口与脱气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中间水池与电解机连接的管路中还安装有用于混合离子催化剂的管道混合器;所述离子催化剂投加装置的出水与电解机的进水管连接,安装在电解机进水管的管道混合器之前;所述脱气罐的出水口设置于离脱气罐顶部500~1000mm处;所述离子催化电解脱氮装置的脱气罐的进水口与位于所述脱气罐底部的布水器连接,所述脱气罐上部的出水口与还原装置的进水管相连,所述还原装置的出水管与反硝化深床滤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脱气罐的顶部还设有刮渣器和气泡浮渣收集槽;所述脱气罐的出水口与还原装置的进水管相连,离脱气罐的出水口500~1000mm处还设有污水循环口,并通过循环水泵、水管与电解机的进水管连接;所述电极清洗装置由酸洗溶液贮罐和酸洗溶液输送泵构成,所述酸洗溶液贮罐的出口与电解机的出水口连接且酸洗溶液输送泵设置在两者的连接管路上,所述酸洗溶液贮罐的进口与电解机的进水口连接;
[0008](3)还原装置:所述还原池包括进水管、安装在进水管上的管道混合器、布水器、还原剂溶液贮罐和还原剂溶液计量输送泵,所述还原池套在所述脱气罐内,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脱气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管由上至下与布设在所述还原池池底的布水器连接,所述还原剂溶液贮罐通过所述还原剂溶液计量输送泵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还原剂溶液贮罐安装在所述管道混合器之前,所述的进水管上还安装有一条与中间水池连接的水管;
[0009](4)反硝化装置:所述反硝化装置由反硝化深床滤池、反洗系统、曝气系统构成;所述反洗系统由反洗清水槽、反洗水泵、反洗水供水管、反洗曝气风机、反洗曝气管和反洗废水水槽构成;所述曝气系统由曝气风机和曝气风管构成;所述反硝化深床滤池由池体、进水管、滤砖、滤料支撑层、滤料、曝气风机、风管、出水槽和消毒池构成,所述反硝化深床滤池的进水口与还原池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反硝化深床滤池的出水口与所述消毒池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反硝化进水管安装在滤池底部的管沟内;所述反硝化深床滤池的曝气主风管安装在滤池底部的一侧,所述曝气支风管安装在滤池底部的滤砖或滤板下面。
[0010]进一步的,所述光电发电装置由若干太阳能板、汇流箱、逆变器和光伏发电专用双向电表构成;所述太阳能板为单晶硅板或多晶硅板;所述逆变器分别连接用电器和通过双向电表的连接的电网。
[0011]进一步的,当光伏发电的电量多于用电器的使用电量时,光伏发电通过逆变器和双向电表向电网供电;反之,当光伏发电的电量小于用电器的使用电量时,则通过电表和逆变器由电网向用电器供电。
[0012]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池、混凝池、助凝池分别设置有pH调节剂、混凝剂、助凝剂投加装置;所述pH调节剂、混凝剂、助凝剂投加装置分别由pH调节剂储罐、混凝剂储罐、助凝剂储罐和加药泵构成。
[0013]进一步的,所述pH调节剂能够直接定量加入安装有管道混合器的输水管道中。
[0014]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沉淀装置采用碳钢板在集装箱内直接按设计分割焊接而成。
[0015]进一步的,所述催化电解脱氮装置的脱气罐的进水口与位于所述脱气罐底部的布水器连接,所述脱气罐上部的出水口与曝气池的进水管相连,曝气池的出水管与清水排水口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互补一体化污水净化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其由自由吊装的集装箱、集成于集装箱内的污水净化资源化循环利用装置和安装于集装顶部及周围的光伏发电装置组成,所述集成于集装箱内的污水净化资源化循环利用装置包括:混凝沉淀装置、离子催化电解脱氮装置、还原装置和反硝化装置,其中:(1)混凝沉淀装置:所述混凝沉淀装置由pH调节池、混凝池、助凝池、沉淀池、中间水池和污泥浓缩池构成,所述pH调节池的出水口与混凝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混凝池的出水口与助凝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助凝池的出水口与沉淀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与中间水池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与污泥浓缩池的进口连接,所述中间水池的出水口连接离子催化电解脱净化装置;(2)离子催化电解脱氮装置:所述离子催化电解脱氮装置包括电解机、直流电源、脱气罐、离子催化剂投加装置和电极清洗装置;所述电解机的进水口与混凝沉淀装置的中间水池的出水口相连;所述电解机的出水口与脱气罐的进水口连接;所述中间水池与电解机连接的管路中还安装有用于混合离子催化剂的管道混合器;所述离子催化剂投加装置的出水与电解机的进水管连接,安装在电解机进水管的管道混合器之前;所述脱气罐的出水口设置于离脱气罐顶部500~1000mm处;所述离子催化电解脱氮装置的脱气罐的进水口与位于所述脱气罐底部的布水器连接,所述脱气罐上部的出水口与还原装置的进水管相连,所述还原装置的出水管与反硝化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脱气罐的顶部还设有刮渣器和气泡浮渣收集槽;所述脱气罐的出水口与还原装置的进水管相连,在离脱气罐的出水口500~1000mm部位还设有污水循环口,并通过循环水泵、水管与电解机的进水管连接;所述电极清洗装置由酸洗溶液贮罐和酸洗溶液输送泵构成,所述酸洗溶液贮罐的出口与电解机的出水口连接且酸洗溶液输送泵设置在两者的连接管路上,所述酸洗溶液贮罐的进口与电解机的进水口连接;(3)还原装置:所述还原装置包括进水管、安装在进水管上的管道混合器、布水器、还原剂溶液贮罐、还原剂溶液计量输送泵和还原池,所述还原池套在所述脱气罐内,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脱气罐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进水管由上至下与布设在所述还原池池底的布水器连接,所述还原剂溶液贮罐通过所述还原剂溶液计量输送泵与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还原剂溶液贮罐安装在所述管道混合器之前,所述还原装置的出水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晓燕,钟晓琴,宋娜,
申请(专利权)人:皓禹厦门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