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切料及运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83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线切料及运输机构,包括工作台、卷线辊、压直机构、送线机构和切断折弯机构,各机构依次安装于工作台上,切断折弯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连接有顶板,顶板上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末端连接有折弯凹模,折弯凹模一侧螺栓连接有切断刀,切断刀下方设置有切台,折弯凹模下方设置有折弯凸模,折弯凸模两端连接有传送片,折弯凸模一侧设置有滑杆,滑杆上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方螺栓连接有拨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压直机构和送线机构将卷线辊上的铜线压直并送到切断折弯机构中,利用切断刀切成合适的长度,经折弯模具折弯,拨片将成品拨到传送片上,转送片可将成品送到下一道工序连接处。转送片可将成品送到下一道工序连接处。转送片可将成品送到下一道工序连接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切料及运输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铜线切料运输
,特别涉及一种铜线切料及运输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机定子线圈是发电机必不可少的部件,在整个电机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中定子线圈主要由铁芯和插入到铁芯上的铜线组成,插入铁芯的铜线通常需要经过切断及折弯等一系列的加工工序。
[0003]传统的加工手段比较简单,这一系列的加工工序都是通过人工 去完成,且每一道工序都单独分开,要完成一根铜线的上述工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也使得铜线的加工效率极为低下,不适宜大量的生产制造,针对以上问题以下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线切料及运输机构,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所提出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铜线切料及运输机构,包括工作台、卷线辊、压直机构、送线机构和切断折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棍、压直机构、送线机构和切断折弯机构依次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卷线辊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和工作台螺栓连接,所述压直机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和工作台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若干压直辊,所述压直辊一侧设置有压直板,所述压直板和固定架螺栓连接,所述压直板中心开设有线槽,所述送线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穿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和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端键连接有皮带轮一,所述螺纹杆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和工作台螺栓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键连接有皮带轮二,所述皮带轮一和皮带轮二通过皮带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中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滑块上方螺栓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穿设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和空腔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末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切断折弯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方螺栓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螺栓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穿设于顶板,所述第二气缸的伸缩杆和顶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末端连接有折弯凹模,所述折弯凹模一侧螺栓连接有切断刀,所述切断刀下方设置有切台,所述切台和工作台螺栓连接,所述切台中开设有通孔,所述折弯凹模下方设置有折弯凸模,所述折弯凸模和工作台螺栓连接,所述折弯凸模两端固定连接有传送片,所述折弯凸模一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和工作台螺栓连接,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和工作台螺栓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上方螺栓连接有拨片。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绕有铜线的卷线辊安装在支撑杆上,拉动铜线,卷线辊可绕其中心轴转动,卷线辊上的铜线向前移动来到压直机构中,穿过压直辊,压直辊对铜线进行
初步压直,压直辊和固定节架转动连接,可在对铜线定型的同时,减少和铜线的摩擦,造成铜线的磨损,之后,铜线经过压直板,压直板上的线槽长度和铜线所需切割长度相当,线槽对铜线进行二次定型,使铜线的直线度误差减少,减少铜线加工出次品的概率,固定架前方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和工作台螺栓连接,固定块上穿设有螺纹杆,螺纹杆一端键连接有皮带轮一,螺纹杆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输出端键连接有皮带轮二,皮带轮一和皮带轮二通过皮带连接,利用皮带传动,可减少噪音,启动电机,带动皮带轮二,皮带轮二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一转动,皮带轮一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螺纹杆转动带动滑块在螺纹杆长度方向上移动,同时,滑块上方螺纹连接有第二气缸,滑块内设置有空腔,第二气缸末端连接有夹持板,铜线穿过滑块,空腔内,气缸向下伸长,带动夹持板在空腔内运动,将穿过滑块的铜线夹在滑块和夹持板之间,滑块向前移动,拉动铜线向前移动,到达指定位置后,第二气缸收缩,夹持板向上移动,取消对铜线的夹持作用,随后电机反转,带动滑块回到初始位置,重复该过程,可将铜线持续向前带动,随后铜线来到切线折弯机构中,切断折弯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方螺栓连接有顶板,顶板上螺栓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末端连接有折弯凹模,折弯凹模一侧螺栓连接有切断刀,切断刀下方设置有切台,切台中开设有通孔,折弯凹模下方设置有折弯凸模,铜线通过通孔穿过切台,来到折弯凸模上方,第二气缸带动折弯凹模向下移动,将铜线固定在折弯凸模上,切断刀随折弯凹模向下移动,配合切台对铜线进行切割,随后折弯凹模继续向下移动,配合折弯凸模,对被切断的一截铜线进行折弯,折弯后的铜线挂在折弯凸模上,折弯凸模两端固定连接有传送片,折弯凸模一侧设置有滑杆,滑杆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和工作台螺栓连接,第二滑块上方螺栓连接有拨片,启动第二气缸,带动第二滑块在滑杆上移动,滑块带动拨片移动,拨片将折弯凸模上的铜线成品拨动到两端的传送片上,传送片呈带状,并往收集处延伸,且转送片末端位置比折弯凸模底,铜线成品在拨片提供的初动力下沿传送片滑动,到达收集处。
[0008]作为优选,所述压直辊在固定架上呈上下两排分布,所述压直辊中间开设有一圈半圆形凹槽。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直辊有上下两排,且压直辊中间开设有一圈半圆形凹槽,铜线通过半圆形凹槽,上下两排压直辊同时作用于铜线上,使原本铜线变直。
[0010]作为优选,所述压直板分为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和下板螺栓连接。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板和下板螺栓连接,可通过拧动螺栓调节上下板的间隙,使线槽松紧度可调节,防止过紧或过送影响对铜线的压直作用。
[0012]作为优选,所述夹持板为橡胶材质。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质在向下推进时,可包裹住铜线更多面积,同时橡胶材质摩擦力大,对铜线进行夹持时更稳定,使滑块对铜线的拉动效果更显著。
[0014]作为优选,所述切台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断刀和切槽滑动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槽对切刀起导向作用,间接对折弯凹模起导向作用,防止出现偏移。
[0016]作为优选,所述折弯凹模内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外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和折弯凹模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筒,所述圆筒和圆杆滑动连接。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弯凹模向下移动,圆筒接触到铜线,弹簧收缩,圆筒对铜线
起到固定作用,折弯凹模继续向下移动,实现切断和折弯,圆筒固定铜线,防止铜线在切断后折弯前位置偏移。
[0018]作为优选,所述传送片末端比折弯凸模低,所述传送片可向任意方向延伸。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片末端比折弯凸模低,传送片可向任意方向延伸,可使铜线成品沿传送片滑动,并送到相应位置。
[0020]有益效果:本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用压直机构和送线机构将卷线辊上的铜线压直并送到切断折弯机构中,利用其对铜线进行切断和折弯,铜线成品通过传送片滑动到相应位置,实现对铜线的加工过程,全程利用机器自动运行,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切料及运输机构,包括工作台(1)、卷线辊(2)、压直机构(3)、送线机构(4)和切断折弯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线辊(2)、压直机构(3)、送线机构(4)和切断折弯机构(5)依次安装在工作台(1)上,所述卷线辊(2)两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支撑杆(6)和工作台(1)螺栓连接,所述压直机构(3)包括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和工作台(1)螺栓连接,所述固定架(7)上转动连接有若干压直辊(8),所述压直辊(8)一侧设置有压直板(9),所述压直板(9)和固定架(7)螺栓连接,所述压直板(9)中心开设有线槽(10),所述送线机构(4)包括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穿设有螺纹杆(12),所述螺纹杆(12)和固定块(11)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12)一端键连接有皮带轮一(13),所述螺纹杆(12)一侧设置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和工作台(1)螺栓连接,所述电机(14)输出端键连接有皮带轮二(15),所述皮带轮一(13)和皮带轮二(15)通过皮带(16)连接,所述螺纹杆(12)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17),所述第一滑块(17)中开设有空腔(18),所述第一滑块(17)上方螺栓连接有第一气缸(19),所述第一气缸(19)的伸缩杆穿设于第一滑块(17),所述第一气缸(19)的伸缩杆和空腔(18)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19)末端固定连接有夹持板(20),所述切断折弯机构(5)包括支撑架(21),所述支撑架(21)上方螺栓连接有顶板(22),所述顶板(22)上螺栓连接有第二气缸(23),所述第二气缸(23)的伸缩杆穿设于顶板(22),所述第二气缸(23)的伸缩杆和顶板(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23)末端连接有折弯凹模(24),所述折弯凹模(24)一侧螺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烽曹柯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烽银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