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477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涉及造粒混合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混料箱,所述混料箱内部的顶端靠近拐角处均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混料箱的正面和背面与四个下料机构相对应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方与混合机构相对应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混料箱的底部且位于第二电机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阀门,所述第一电磁阀门的上方设置有置料箱,所述第一电磁阀门的下方设置有圆形入料区,所述圆形入料区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旋转轴,与现有的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提升了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的整体混料便捷性以及实用性。机的混料装置的整体混料便捷性以及实用性。机的混料装置的整体混料便捷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造粒混合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造粒机是一种可将物料制造成特定形状的成型机械,其中在造粒机进行工作会使用到混料装置;
[0003]而现有的双螺旋造粒机的用的混料装置在进行混料时,只能进行简单的搅拌从而使物料完成混合,这导致在对不同的物料进行加入时,比例不好调控,需要人工添加配比,导致混合效率底下,且混合不够均匀,导致造粒质量较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现有的双螺旋造粒机的用的混料装置在进行混料时,只能进行简单的搅拌从而使物料完成混合,这导致在对不同的物料进行加入时,比例不好调控,需要人工添加配比,导致混合效率底下,且混合不够均匀,导致造粒质量较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所述混料箱内部的顶端靠近拐角处均设置有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的下方设置有混合机构,所述混料箱的正面和背面与四个下料机构相对应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下方与混合机构相对应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混料箱的底部且位于第二电机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
[0007]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电磁阀门,所述第一电磁阀门的上方设置有置料箱,所述第一电磁阀门的下方设置有圆形入料区,所述圆形入料区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入料限位板;
[0008]所述混合机构包括第二电磁阀门,所述第二电磁阀门的上方设置有混合区,所述混合区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架,所述搅拌架的内部贯穿顶端和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搅拌口。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混料箱的一侧设置有维护门,所述维护门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器。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二电磁阀门电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置料箱的顶端设置有盖体。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盖体的打开,从而对置料箱内部物料进行添加。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圆形入料区和混合区之间设置有导料槽。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导料槽使得圆形入料区内的物料均能进入到混合区内。
[0015]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旋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二旋转轴固定连接。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运作,从而带动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进行旋转,从而进行混合以及定量的下料作业。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中,通过下料机构和混合机构的设计,首先通过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二电磁阀门对物料进行有效的控制,第一电磁阀门物料定量的进入,而第二电磁阀门则对物料的搅拌时间进行控制,其次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转动速度,从而使得对入料限位板的速度进行控制,并配合圆形入料区从而对物料的添加进行严格把控,同时,配合多组下料机构的设计,使得不同的物料进行加入时,比例更好调控,最后通过混合区混合后,搅拌架和搅拌口的配合,统一进行搅拌,避免了需要人工添加配比导致混合效率底下的情况,使得混合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的混料箱结构解剖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的搅拌架结构示意图。
[0022]图例说明:1、混料箱;101、维护门;102、控制器;103、导料槽;2、下料机构;201、第一电磁阀门;202、置料箱;2021、盖体;203、圆形入料区;204、第一旋转轴;205、入料限位板;3、混合机构;301、第二电磁阀门;302、混合区;303、第二旋转轴;304、搅拌架;305、搅拌口;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
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实施例1
[0028]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1,混料箱1内部的顶端靠近拐角处均设置有下料机构2,下料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混合机构3,混料箱1的正面和背面与四个下料机构2相对应设置有第一电机4,通过第一电机4对四个下料机构2内部的第一旋转轴204进行带动,第一电机4的下方与混合机构3相对应设置有第二电机5,混料箱1的底部且位于第二电机5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6;下料机构2包括第一电磁阀门201,第一电磁阀门201的上方设置有置料箱202,第一电磁阀门201的下方设置有圆形入料区203,圆形入料区203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旋转轴204,第一旋转轴204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入料限位板205;混合机构3包括第二电磁阀门301,第二电磁阀门301的上方设置有混合区302,混合区302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旋转轴303,第二旋转轴303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架304,搅拌架304的内部贯穿顶端和底部开设有若干个搅拌口305。
[0029]实施例2
[0030]如图1

3所示,混料箱1的一侧设置有维护门101,通过维护门101进行维护等工作,维护门101的外侧设置有控制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螺旋造粒机的混料装置,包括混料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箱(1)内部的顶端靠近拐角处均设置有下料机构(2),所述下料机构(2)的下方设置有混合机构(3),所述混料箱(1)的正面和背面与四个下料机构(2)相对应设置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下方与混合机构(3)相对应设置有第二电机(5),所述混料箱(1)的底部且位于第二电机(5)的下方设置有出料口(6);所述下料机构(2)包括第一电磁阀门(201),所述第一电磁阀门(201)的上方设置有置料箱(202),所述第一电磁阀门(201)的下方设置有圆形入料区(203),所述圆形入料区(203)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旋转轴(204),所述第一旋转轴(204)的外围设置有若干个入料限位板(205);所述混合机构(3)包括第二电磁阀门(301),所述第二电磁阀门(301)的上方设置有混合区(302),所述混合区(302)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旋转轴(303),所述第二旋转轴(303)的外围设置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朋朋叶雯张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聚菱燕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