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R前庭康复训练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59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3
本申请涉及康复训练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VR前庭康复训练仪,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水平的踏板,踏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沿着支撑板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头设置有扶手,达到了使前庭患者能够进行自主训练,便于前庭患者康复的效果。康复的效果。康复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VR前庭康复训练仪


[0001]本申请涉及康复训练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VR前庭康复训练仪。

技术介绍

[0002]前庭是人耳中重要的平衡器官,某些疾病造成前庭功能紊乱而引起眩晕及平衡障碍,因此需要采取训练的措施,使已受损的前庭功能及平衡功能获得提高,从而减轻患者的眩晕症状。
[0003]对于一些需要进行前庭康复的病患者,如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时,通常在陪护人员的协助下开展,如姿势稳定性训练,在临床医学中缺少病患者可进行自主训练的康复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为了使前庭患者能够进行自主训练,便于前庭患者康复,提供了一种VR前庭康复训练仪。
[0005]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VR前庭康复训练仪,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支撑板的上方设置有水平的踏板,踏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沿着支撑板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端头设置有扶手。
[0007]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如果前庭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可以站在训练仪的踏板上,支撑板周边的支撑杆以及扶手可以防止踏板上的患者跌倒,踏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患者可以在踏板上进行基础的稳定性训练,此时患者不需要陪护人员的陪护,达到了使前庭患者能够进行自主训练的效果。
[0008]优选的,踏板的下表面内部同轴嵌设有转动环,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转动环相连接的支撑件。
[0009]优选的,支撑件为能够伸缩的支撑件,在踏板与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以及对踏板与支撑板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件,踏板的下表面嵌设有辅助板,辅助板与踏板同轴转动连接,第一弹簧的上端头与辅助板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支撑件包括下端头与支撑板相连接的套杆,套杆的上端头内部插接有插杆,插杆远离套杆的一端连接到转动环上,插杆与套杆以阻尼形式滑动连接,套杆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
[0011]优选的,套杆与支撑板之间、插杆与转动环之间球铰接。
[0012]优选的,固定件包括套设在插杆上的固定环,固定环与插杆螺纹连接。
[0013]优选的,踏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垫。
[0014]优选的,还包括VR眼镜,VR眼镜耦接有外接显示器。。
[0015]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16]1.通过设置了VR前庭康复训练仪,前庭病患者可以在没有陪护人员的情况下,使用VR前庭康复训练仪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达到了使前庭患者能够进行自主训练,便于前
庭患者康复的效果;
[0017]2.通过设置了转动环,前庭病患者站立在踏板上时,可以带动踏板与转动环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这样可以增加VR前庭康复训练仪的功能,能够多方面对前庭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0018]3.通过设置了VR眼镜以及外接显示器,前庭病患者戴上VR眼镜之后,人们可以在VR眼镜中为前庭病患者提供多种不同的训练场景,外接显示器可以将前庭病患者的训练场景以及前庭病患者的训练情况展现出来,VR眼镜进一步增加了VR前庭康复训练仪的功能,外接显示器可以方便人们对前庭病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了解。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VR前庭康复训练仪的整体结构图;
[002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VR前庭康复训练仪纵向局部剖视图;
[002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的控制逻辑图。
[0022]图中,1、支撑板;2、踏板;3、支撑组件;31、支撑环;32、第一弹簧;33、辅助板;34、支撑件;341、插杆;342、套杆;343、第二弹簧;35、固定件;36、嵌入槽;4、支撑杆;5、扶手;6、VR眼镜;7、外接显示器;71、控制器;72、支架;8、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4]参照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VR前庭康复训练仪,包括支撑板1、踏板2、支撑组件3、支撑杆4以及扶手5,支撑板1水平设置在地面上,踏板2水平设置在支撑板1正上方,支撑组件3设置在支撑板1与踏板2之间用于对踏板2进行支撑并且使踏板2可以在支撑板1上方围绕自身轴线转动;支撑杆4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撑杆4沿着支撑板1的周向竖直均匀间隔固定在支撑板1的周面上,支撑杆4的上端头延伸至踏板2的上方,扶手5呈弧状,扶手5固定在支撑板1的上端头,扶手5开口的一侧为供人们穿过的通道。
[0025]前庭病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可以在扶手5上弧度开口的位置进入到训练仪内部,站立在踏板2上,前庭病患者可以带动踏板2在支撑板1上转动,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支撑板1周向的支撑杆4以及扶手5可以防止前庭病患者摔倒,前庭病患者可以握紧扶手5进行简单的康复训练,此时就不需要陪护人员陪护,达到了使前庭患者能够进行自主训练,便于前庭患者康复的效果。
[0026]参照图1和图2,支撑组件3包括支撑环31、第一弹簧32、辅助板33、支撑件34以及固定件35,辅助板33为一圆板,踏板2的下表面开设有嵌入槽36,嵌入槽36与踏板2同轴,辅助板33设置在嵌入槽36内部并且与踏板2转动连接;第一弹簧32竖直设置在支撑板1与踏板2之间,并且第一弹簧32与支撑板1、踏板2保持同轴,第一弹簧32的下端头与支撑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上端头与辅助板3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支撑环31也嵌设在踏板2的下表面内部,支撑环31与踏板2保持同轴,并且支撑环31与踏板2也转动连接,支撑件34共设置有多组,多组支撑件34呈环状均匀间隔分布在支撑环31与支撑板1之间,支撑件34可以伸缩,固定件35设置在支撑件34上并且可以对踏板2与支撑板1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
[0027]支撑组件3的设置,可以增加前庭病患者使用训练仪进行康复训练的项目,例如:
因为支撑件3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1以及支撑环31相连接,而支撑环31与踏板2转动连接,第一弹簧3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1以及辅助板33相连接,而辅助板33与踏板2转动联连接,所以前庭病患者可以带动踏板2在支撑板1上方转动,进行相应的平衡训练;更进一步的,训练仪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改变踏板2的状态,即使踏板2处于能够上下晃动、左右倾斜的状态,或者处于固定状态,其具体为,如果使用固定件35使踏板2与支撑板1保持相对固定的时候,第一弹簧32不起任何作用;如果前庭病患者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平衡训练的时候,可以取消固定件35的定位作用,此时踏板2不同地方受到的压力大小,会使踏板2处于倾斜状态,此时支撑件34会发生相应的拉伸或者压缩。
[0028]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4包括插杆341、套杆342以及第二弹簧343,套杆342竖直设置在支撑板1的上表面,并且套杆342的下端头与支撑板1的上表面球铰接,插杆341竖直设置在套杆342的上方,插杆341与套杆342同轴并且插杆341的下端头插入到套杆342内部并且以阻尼形式与套杆342滑动连接,插杆341的上端头与支撑环31的下表面球铰接,第二弹簧343竖直设置在套杆342内部。当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VR前庭康复训练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方设置有水平的踏板(2),踏板(2)与支撑板(1)转动连接,沿着支撑板(1)的周向设置有多个竖直的支撑杆(4),支撑杆(4)的上端头设置有扶手(5),踏板(2)的下表面内部同轴嵌设有转动环,支撑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与转动环相连接的支撑件(34),支撑件(34)为能够伸缩的支撑件(34),在踏板(2)与支撑板(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32)以及对踏板(2)与支撑板(1)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的固定件(35),踏板(2)的下表面嵌设有辅助板(33),辅助板(33)与踏板(2)同轴转动连接,第一弹簧(32)的上端头与辅助板(33)固定连接,支撑件(34)包括下端头与支撑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中吉长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