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210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包括下围框,所述下围框为U型结构,所述下围框上侧设有上围框,所述上围框为U型结构,所述下围框内下部位置和上围框下部位置均安装有可拆卸的用于托举新能源汽车前舱盖的底布,所述下围框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水平布置的插接槽,所述上围框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插接槽相配合的插接条,所述插接条安插在插接槽内,所述上围框背面下部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竖向布置的螺柱,所述螺柱下端螺纹连接在直螺纹管内,所述直螺纹管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使上下两层的底布错开,无须人员搬移尺寸较大的新能源汽车前舱盖。源汽车前舱盖。源汽车前舱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


[0001]本技术是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属于新能源汽车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前舱盖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零部件之一,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在生产完毕后,通常放置在安装有底布的围框内,底布实现对新能源汽车前舱盖的托举,在运输过程中,因新能源汽车前舱盖与底布不存在硬性膨胀,故起到保护新能源汽车前舱盖的作用,为提高对存放空间的利用率,通常在具有一定高度的围框内从上至下等距安装多个底布,使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在单位面积中多层存放,但多层存放后的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在装配工位上利用机械臂转移时,受上层底布的遮挡,机械臂难以对底布下侧的新能源汽车前舱盖进行抓取,需要人工将新能源汽车前舱盖搬移至机械臂能够抓握的区域,因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尺寸较大,故增加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使上下两层的底布错开,无须人员搬移尺寸较大的新能源汽车前舱盖。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包括下围框,所述下围框为U型结构,所述下围框上侧设有上围框,所述上围框为U型结构,所述下围框内下部位置和上围框下部位置均安装有可拆卸的用于托举新能源汽车前舱盖的底布,所述下围框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水平布置的插接槽,所述上围框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插接槽相配合的插接条,所述插接条安插在插接槽内,所述上围框背面下部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竖向布置的螺柱,所述螺柱下端螺纹连接在直螺纹管内,所述直螺纹管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0005]进一步地,所述下围框内两个相平行的侧面上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分别与两个插接槽相通,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插接条位置的夹紧螺丝,所述夹紧螺丝设置在下围框内远离螺柱的一侧。
[0006]进一步地,所述下围框两个相平行的侧面上均开设有水平布置的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分别与两个插接槽相通,所述限位槽靠近螺柱的一端为封闭状,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在插接条远离螺柱的一端。
[0007]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条横截面为T字形,所述插接槽横截面为T字形。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围框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定位槽,所述下围框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并与定位槽相配合的定位条。
[0009]进一步地,所述螺柱上端固定连接有支耳,所述支耳与上围框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布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板,所述下围框内两个相平行侧面下
侧和上围框内两个相平行侧面下侧均开设有水平布置的T型槽,所述插板安插在T型槽内。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将上围框上的两个插接条分别安插在下围框上的两个插接槽内,实现上为框与下围框的组装,因上围框内和下围框内均安装有底布,从而便于使新能源汽车前舱盖上下双层放置,有利于增加单位面积存放新能源汽车前舱盖的数量,同时上围框与下围框形成的结构高度满足人员身高的需要。
[0013]2、利用机械臂抓握处于下围框内的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前,调整直螺纹管与螺柱的相对位置,使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推动上围框,插接条在插接槽内滑动,上围框通过螺柱和直螺纹管共同形成的支撑结构带动万向轮在地面上滚动,使上围框与下围框错开,即上围框内的底布不再遮挡下围框内的新能源汽车前舱盖,为机械臂抓取下围框内的新能源汽车前舱盖提供足够的动作空间,无须人员将下围框内的尺寸较大的新能源汽车前舱盖搬移至适合机械臂抓取的区域,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中下围框的立体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中上围框的立体图;
[0019]图中:1

下围框、2

定位条、3

底布、4

夹紧螺丝、5

上围框、6

定位槽、7

支耳、8

螺柱、9

直螺纹管、10

万向轮、11

插接条、12

限位槽、13

插板、14

滑块、15

螺纹孔、16

插接槽、17

T型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包括U型状的下围框1,在下围框1上侧设置U型状的上围框5,此时上围框5与下围框1共同形成用于存放新能源汽车前舱盖的空间,在下围框1内两个相平行侧面下侧和上围框5内两个相平行侧面下侧均开设水平布置的T型槽17,然后在底布3的两端均固定插板13,使底布3两端的插板13分别安插在两个T型槽17内,实现底布3与上围框5或下围框1的插接,底布3破损时,抽出插板13后即可更换,通过在下围框1内下部位置和上围框5下部位置均安装底布3,便于使新能源汽车前舱盖上下双层放置,有利于增加单位面积存放新能源汽车前舱盖的数量,同时上围框5与下围框1形成的结构高度满足人员身高的需要。
[0022]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使上围框5下表面对称固定的两个横截面为T字形的插接条11分别安插在下围框1上表面对称开设的两个水平布置的横截面为T字形的插接槽16内,实现上围框5与下围框1的组装,在下围框1内两个相平行的侧面上开设的螺纹孔15内均螺纹连接夹紧螺丝4,因两个螺纹孔15分别与两个插接槽16相通,故拧紧设置在下围框1内远
离螺柱8一侧的夹紧螺丝4时,夹紧螺丝4一端与插接条11紧密贴合,实现将插接条11限制在插接槽16内,使上围框5与下围框1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0023]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在上围框5背面下部位置对称固定两个支耳7,在两个支耳7下表面均固定竖向布置的螺柱8,然后使螺柱8下端螺纹连接在直螺纹管9内,利用机械臂抓握处于下围框1内的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前,调整直螺纹管9与螺柱8的相对位置,使直螺纹管9下端固定的万向轮10与地面接触,推动上围框5,插接条11在插接槽16内滑动,上围框5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包括下围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围框(1)为U型结构,所述下围框(1)上侧设有上围框(5),所述上围框(5)为U型结构,所述下围框(1)内下部位置和上围框(5)下部位置均安装有可拆卸的用于托举新能源汽车前舱盖的底布(3),所述下围框(1)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水平布置的插接槽(16),所述上围框(5)下表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与插接槽(16)相配合的插接条(11),所述插接条(11)安插在插接槽(16)内,所述上围框(5)背面下部位置对称安装有两个竖向布置的螺柱(8),所述螺柱(8)下端螺纹连接在直螺纹管(9)内,所述直螺纹管(9)下端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围框(1)内两个相平行的侧面上均开设有螺纹孔(15),两个所述螺纹孔(15)分别与两个插接槽(16)相通,所述螺纹孔(15)内螺纹连接有用于限制插接条(11)位置的夹紧螺丝(4),所述夹紧螺丝(4)设置在下围框(1)内远离螺柱(8)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前舱盖工位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围框(1)两个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分子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兴方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