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样集样桶分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411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煤样集样桶分选系统,包括样桶分选单元、制样单元和空桶输送单元,制样单元安装在样桶分选单元和空桶输送单元之间,其用于将样桶分选单元分选后的样桶开盖制样,并将制样后的空桶送至空桶输送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实现样桶的自动分选、开盖、扣盖以及缓存对接作业,不易出错,精确度高,且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人工劳动强度低。人工劳动强度低。人工劳动强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样集样桶分选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煤样制样
,具体涉及一种煤样集样桶分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行煤炭和电厂等行业煤样封装、运输和分选环节中大多采用集样桶对煤样进行封装、运输和分选,集样桶一般为分体式,由桶体和桶盖组成,灌料完成后进行封盖。整个集样桶的流转一般分为封装、运输和分选三个环节,集样桶灌料封装在收集单元进行,转运采用人工驾驶运输车进行集样桶的转运,一般是桶体和桶盖分开运输和分别上料,集样桶在转运到分选单元后进行分选,集样桶分选开盖完毕,桶盖返回桶盖收集装置,集样桶煤样交由制样单元处理,处理完毕桶体返回桶体缓存台,当收集单元需要补桶时,人工将桶盖和桶体装运输车运至收集单元,人工装卸进行补桶体和桶盖,整个集样桶流转在收集单元、转运环节和分选单元装卸桶都是采用人工搬运和人工驾驶运输车转运。现行集样桶流转方式其缺点为:
[0003]1、封装、运输和分选每个环节都由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低;
[0004]2、桶体和桶盖运输过程分体,桶盖容易振动磕碰而损坏电子标签;
[0005]3、封装上桶时,桶体和桶盖分别上料,人工操作繁琐;
[0006]4、人工从运输车装卸桶,劳动强度大;
[0007]5、人工驾驶运输车,响应不及时,且需专设司机,24小时倒班作业,各单元分散,采用人工传输命令,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煤样集样桶分选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9]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煤样集样桶分选系统,包括样桶分选单元、制样单元和空桶输送单元,所述制样单元安装在所述样桶分选单元和所述空桶输送单元之间,其用于将所述样桶分选单元分选后的样桶开盖制样,并将制样后的空桶送至所述空桶输送单元。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首先,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将装有煤样且盖有桶盖的样桶逐一送至样桶分选单元上,由样桶分选单元进行分选,并将同一批次的样桶送至制样单元;然后,制样单元将样桶上的桶盖取下来,并进行制样,同时将桶盖和制样后的空桶送至空桶输送单元;最后,通过空桶输送单元将桶盖进行码垛,并将码垛后的桶盖盖合在空桶上,实现样桶的全自动化处理,自动化程度高。
[0012]本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实现样桶的自动分选、开盖、扣盖以及缓存对接作业,不易出错,精确度高,且自动化程度高,作业效率大大提高,人工劳动强度低。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4]进一步,所述制样单元包括制样辊道线、开盖机和制样机,所述制样辊道线水平设
置;所述开盖机安装在所述制样辊道线旁,用于取下所述制样辊道线上输送样桶的桶盖;所述制样机安装在所述制样辊道线的一端,用于对开盖后样桶内的煤样进行制样;所述样桶分选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空桶输送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制样辊道线对应所述开盖机一端和所述制样辊道线另一端之间的部位衔接。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通过制样辊道线将样桶送至开盖机处,由开盖机取下样桶上的桶盖,并由制样辊道线将开盖后的样桶送至制样机进行制样;然后,通过制样辊道线反向运行以将空桶和桶盖送至空桶输送单元,实现全自动化开盖及制样,制样方便。
[0016]进一步,所述样桶分选单元包括分选辊道线,所述分选辊道线水平设置,其一端安装有用于读取样桶桶底芯片的记录读码器,且其另一端与所述制样辊道线的对应处衔接并安装有用于读取样桶桶底芯片的分选读码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记录读码器和所述分选读码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首先,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将装有煤样且盖有桶盖的样桶逐一送至分选辊道线的一端,由记录读码器读取样桶桶底的芯片并将相关的样桶批次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对应的信息并分选不同批次的样桶;然后,样桶输送至分选辊道线的另一端时,由分选读码器读取样桶桶底的芯片并将相关的样桶批次信息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接收对应的信息并分选同一批次的样桶,分选辊道线将同一批次的样桶送至制样辊道线,不是该批次的样桶则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想到的方式送回分选辊道线的一端重新分选,实现样桶的全自动化分选,分选效率高,人工劳动强度低。
[0018]进一步,所述样桶分选单元还包括样桶缓存辊道线,所述样桶缓存辊道线水平设置,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分选辊道线的另一端及所述制样辊道线的对应处衔接。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通过样桶缓存辊道线将同一批次的样桶进行缓存,并将同一批次的样桶送至制样辊道线,分选方便。
[0020]进一步,所述样桶分选单元还包括送样辊道线和移载器一,所述送样辊道线水平安装在所述分选辊道线的两端之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分选辊道线的两端衔接;所述移载器一安装在所述分选辊道线的另一端,其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用于将所述分选辊道线另一端上不同批次的样桶送至所述送样辊道线;所述送样辊道线用于将所述移载器一送来的样桶送回所述分选辊道线的一端。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同一批次的样桶送至制样辊道线进行制样,不是同一批次的样桶由移载器一送至送样辊道线,再由送样辊道线送回分选辊道线的一端进行重新分选,自动化程度更高,分选方便。
[0022]进一步,所述分选辊道线为弧形辊道线,所述送样辊道线送样的方向与所述分选辊道线一端的送样方向垂直且与所述分选辊道线另一端的送样方向平行,所述送样辊道线送样上安装有移载器二;所述分选辊道线还包括分选对接辊道线,所述分选对接辊道线可上下翻转并定位的安装在所述送样辊道线的一侧,其一端与所述送样辊道线的一侧衔接,且其送样方向与所述送样辊道线送样的方向相同。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作业时,一方面,通过分选对接辊道线承接运样车送来的样桶,并送至送样辊道线,然后由移载器二送至分选辊道线的一端进行分选作
业;
[0024]分选完成后,同一批次的样桶送至制样辊道线进行制样,不是同一批次的样桶由移载器一送至送样辊道线,再由移载器二将送样辊道线上的样桶送回分选辊道线的一端进行重新分选,自动化程度更高,分选方便;
[0025]该方案设计送样辊道线,既可以实现将最初样桶送至分选辊道线上,又可将不是同一批次的样桶重新送回分选辊道线进行重新分选,实现全自动化作业,作业效率高,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0026]进一步,所述空桶输送单元包括空桶输送辊道线、桶盖输送辊道线、缓存辊道线及开盖扣盖一体机,所述空桶输送辊道线和所述桶盖输送辊道线水平并排设置,且其分别与所述制样辊道线平行;所述缓存辊道线水平设置,其与所述制样辊道线垂直分布,且其一端与所述制样辊道线的另一端衔接,所述制样辊道线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将空桶及桶盖送至所述缓存辊道线的移载器三;所述缓存辊道线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样集样桶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样桶分选单元、制样单元和空桶输送单元,所述制样单元安装在所述样桶分选单元和所述空桶输送单元之间,其用于将所述样桶分选单元分选后的样桶(1)开盖制样,并将制样后的空桶送至所述空桶输送单元;所述制样单元包括制样辊道线(30)、开盖机(31)和制样机(32),所述制样辊道线(30)水平设置;所述开盖机(31)安装在所述制样辊道线(30)旁,用于取下所述制样辊道线(30)上输送样桶(1)的桶盖(2);所述制样机(32)安装在所述制样辊道线(30)的一端,用于对开盖后样桶(1)内的煤样进行制样;所述样桶分选单元的一端和所述空桶输送单元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制样辊道线(30)对应所述开盖机(31)一端和所述制样辊道线(30)另一端之间的部位衔接;所述空桶输送单元包括空桶输送辊道线(41)、桶盖输送辊道线(42)、缓存辊道线(43)及开盖扣盖一体机(44),所述空桶输送辊道线(41)和所述桶盖输送辊道线(42)水平并排设置,且其分别与所述制样辊道线(30)平行;所述缓存辊道线(43)水平设置,其与所述制样辊道线(30)垂直分布,且其一端与所述制样辊道线(30)的另一端衔接,所述制样辊道线(30)的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将空桶及桶盖(2)送至所述缓存辊道线(43)的移载器三(45);所述缓存辊道线(4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空桶输送辊道线(41)的一端和所述桶盖输送辊道线(42)的一端衔接,且所述缓存辊道线(43)的另一端对应所述空桶输送辊道线(41)一端和所述桶盖输送辊道线(42)一端部位分别安装有移载器四(46);所述开盖扣盖一体机(44)安装在所述空桶输送辊道线(41)和所述桶盖输送辊道线(42)之间,用于将所述桶盖输送辊道线(42)上的桶盖(2)进行码垛,并向码垛后的桶盖(2)扣合在所述空桶输送辊道线(41)上的空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样集样桶分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桶分选单元包括分选辊道线(33),所述分选辊道线(33)水平设置,其一端安装有用于读取样桶(1)桶底芯片的记录读码器(34),且其另一端与所述制样辊道线(30)的对应处衔接并安装有用于读取样桶(1)桶底芯片的分选读码器(35);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记录读码器(34)和所述分选读码器(35)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正步刘胜利干宁邵常群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长源汉川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