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臂机械手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03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采摘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臂机械手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测设有履带组件,所述履带组件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左侧固定装配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收集舱,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的正面滑动连接有筛框。通过两个机械手主体对称设置在定位块顶部的两侧,使得利用两个机械手主体能够对田埂左右两侧茶树上的茶叶进行单独进行采摘,解决了传统装置在对茶叶进行采摘时容易将茶叶顶部的枯叶和叶片一同进行收集,同时避免了将枯叶和叶片一同收集后需要工作人员多次返工进行挑选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臂机械手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采摘设备
,具体为一种双臂机械手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茶叶,俗称茶,一般包括茶树的叶子和芽,茶树种植的自然条件包括地貌、气候、土壤类型等,地形以丘陵为主,排水条件要好,降水充沛,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光照条件好,这样的气候条件适宜各种类型的茶树生长,在茶叶成熟后会需要使用到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用来缓解人工压力。
[0003]现有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13073632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茶叶种植用采摘设备,“包括收割机与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置有螺栓,所述收割机顶部与第一固定杆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收割机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杆,所述收割机另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与第四固定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杆,所述第四固定杆与第一导杆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滑杆与固定框,所述滑杆均分布在固定框两侧且滑杆一端与固定框外壁固定连接。”该茶叶种植用采摘设备,通过添加的联动机构与钩杆,实现了自动将茶叶推送至收割机进行收割,减少了对茶叶的破坏,通过椭圆转轮带动滑杆来回移动,滑杆控制钩杆运动,完成自动推送收割。
[0004]上述设备在使用时,通过添加的联动机构与钩杆,实现了自动将茶叶推送至收割机进行收割,减少了对茶叶的破坏,但是上述装置在对茶叶进行采摘时容易将茶叶顶部的枯叶和叶片一同进行收集,将枯叶和叶片一同收集后会需要工作人员多次返工进行挑选,手动挑选费时费力,且会耽误到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双臂机械手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臂机械手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具备实用性强、稳定性好、采摘效率高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臂机械手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左测设有履带组件,所述履带组件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左侧固定装配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收集舱,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定位框,所述定位框的正面滑动连接有筛框,所述定位框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定位块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机械手主体,所述定位板的左侧开设有放置舱,所述放置舱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吸力泵,所述吸力泵的顶部连接有气管的一端,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嘴。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板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定位板对称设置在固定板的左右两侧,左侧定位板的右侧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的顶部固定
装配有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装配有传导块的一侧,所述传导块的另一侧与定位框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框的外侧开设有圆槽,且圆槽贯穿定位框和筛框,所述吸嘴设置于圆槽的内壁。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框的底部开设有漏孔,所述筛框的底部开设有若干圆孔,且圆孔、漏孔和通槽的位置相对应。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械手主体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机械手主体对称设置在定位块顶部的两侧。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筛框和收集舱的正面皆固定装配有把手。
[00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一种双臂机械手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通过两个机械手主体对称设置在定位块顶部的两侧,使得利用两个机械手主体能够对田埂左右两侧茶树上的茶叶进行单独进行采摘,解决了传统装置在对茶叶进行采摘时容易将茶叶顶部的枯叶和叶片一同进行收集,同时避免了将枯叶和叶片一同收集后需要工作人员多次返工进行挑选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0014]2、该一种双臂机械手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通过定位板、固定框、收集舱、定位框和筛框的配合使用,同时利用吸力泵、气管和吸嘴的配合能够将不慎收集至筛框内腔的枯叶进行吸除,保障收集的高效性,同时通过设置的振动马达和传导块使得能够对采摘的不同长度颗茎的茶叶进行分离,使得工作人员在加工茶叶时能够依据茶叶颗茎的长短来定位茶叶的价值,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漏孔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吸力泵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筛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固定板;2、履带组件;3、定位板;4、固定框;5、收集舱;6、定位框;7、筛框;8、定位块;9、通槽;10、机械手主体;11、放置舱;12、吸力泵;13、气管;14、吸嘴;15、方形槽;16、振动马达;17、传导块;18、漏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一种双臂机械手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左测设有履带组件2,履带组件2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定位板3,定位板3的左侧固定装配有固
定框4,固定框4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收集舱5,固定框4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定位框6,定位框6的正面滑动连接有筛框7,定位框6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定位块8,定位块8的顶部开设有通槽9,定位块8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机械手主体10,定位板3的左侧开设有放置舱11,放置舱11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吸力泵12,吸力泵12的顶部连接有气管13的一端,气管13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嘴14,上述结构中,利用履带组件2使得能够提高该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保障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地势,同时提高了运行的稳定性。
[0023]请参阅图1和图5,定位板3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定位板3对称设置在固定板1的左右两侧,左侧定位板3的右侧开设有方形槽15,方形槽15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振动马达16,振动马达16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装配有传导块17的一侧,传导块17的另一侧与定位框6固定连接,上述结构中,利用振动马达16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装配有传导块17的一侧,传导块17的另一侧与定位框6固定连接,使得振动马达16在运行时能够将振动的力通过传导块17传递给定位框6,从而对定位框6内的茶叶进行分离。
[0024]请参阅图3和图2,定位框6的外侧开设有圆槽,且圆槽贯穿定位框6和筛框7,吸嘴14设置于圆槽的内壁,上述结构中,利用吸嘴14设置于圆槽的内壁,吸力泵12运行时产生的吸力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臂机械手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左测设有履带组件(2),所述履带组件(2)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定位板(3),所述定位板(3)的左侧固定装配有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的正面滑动连接有收集舱(5),所述固定框(4)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定位框(6),所述定位框(6)的正面滑动连接有筛框(7),所述定位框(6)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定位块(8),所述定位块(8)的顶部开设有通槽(9),所述定位块(8)的顶部固定装配有机械手主体(10),所述定位板(3)的左侧开设有放置舱(11),所述放置舱(11)的顶部固定装配有吸力泵(12),所述吸力泵(12)的顶部连接有气管(13)的一端,所述气管(13)的另一端连接有吸嘴(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臂机械手的高效率茶叶采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3)的数量有两个,且两个定位板(3)对称设置在固定板(1)的左右两侧,左侧定位板(3)的右侧开设有方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代云中文宏康杨昕杨新茂陈明明苟航锂蒋天宸杨威唐英杰邓金桢刘仕寒蔡文鑫伍龙元韦朝继刘学洪罗烊唐于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