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曝气生物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947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微曝气生物滤池。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曝气生物滤池,包括第一滤池与第二滤池,其特征是:在第一滤池上设置污水进口管,在第一滤池内设置过滤室,所述过滤室内竖向布置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竹筒,每根竹筒的底端与第一滤池的下部连通,每根竹筒的顶端与位于第一滤池上面的溢水槽连通;在第二滤池内设置能够移出或移入的生化床,所述生化床内放置块状的滤料,在生化床下方的第二滤池内设置曝气头,在生化床上方的第二滤池内设置排水管;在第二滤池内设置用于将污水引导至生化床的底部的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与所述溢水槽连通。以缩短生化反应时间,降低设备投资,简化操作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微曝气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微曝气生物滤池技术处理流程示意图废水槽一水泵一微曝气生物滤池一 微曝气一生物降解一反洗水泵—出水回用或排放。微曝气生物滤池的水解工艺机理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生化处理方法是处理 有机废水的主要方法,水解工艺是其中一种新开发的工艺过程,它是指在水解 酶参与下,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化合物的反应。其中酶的催化反应效率 要比无酶反应高106 1013倍,上述反应是在缺氧条件下进行的。水解工艺与厌 氧工艺的区别厌氧反应分四个阶段水解、酸化、酸化衰退和甲烷化。在水 解阶段,固体物质转化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不易生 物降解的物质转化为容易生物降解的物质。在酸化阶段,有机物降解为各种有 机酸,水解和产酸进行得较快,难把它们分开,起作用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菌 和酸菌。所谓水解工艺,就是利用厌氧工艺的前两段,即把反应控制在第二阶段之 前,不进入第三阶段。为区别于厌氧工艺,定名为水解工艺。在水解反应器中, 实际上需要完成"水解"和"酸化"两个过程。简称为"水解"。水解工艺系统中微生 物主要是兼容性微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数量较多,繁殖速度快,而厌氧中产 甲垸细菌则是严格的专性厌氧菌,它们对于环境的变化,如pH值、碱度、重金 属离子,洗涤剂,氨,硫化物和温度等的变化,比水解菌和酸菌要敏感得多, 并且生长期极为缓慢。曝气生物滤池是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污水处理新工艺,已在欧美和日本 等发达国家广为流行。该工艺具有去除SS、 COD、 BOD、硝化、脱氮、除磷、 去除AOX (有害物质)的作用,其特点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与一体, 节省了后续沉淀池(二沉池),其容积负荷、水力负荷大,水力停留时间短,所需 基建投资少,出水水质好,运行能耗低,运行费用省。BAF是曝气生物滤池的縮写,属第三代生物膜反应器,不仅具有生物膜工 艺技术的优势,同时也起着有效的空间过滤作用,通过使用特殊的滤料和正确 的配气设计,BAF具有以下工艺特点1、采用气水平行上向流,使得气水进行 极好均分,防止了气泡在滤料层中凝结核气堵现象,氧的利用率高,能耗低;2、 与下向流过滤相反,上向流过滤维持在整个滤池高度上提供正压条件,可以更 好的避免形成沟流或短流,从而避免通过形成沟流来影响过滤工艺而形成的气 阱;3、上向流形成了对工艺有好处的半柱推条件,即使采用高过滤速度和负荷, 仍能保证BAF工艺的持久稳定性和有效性;4、采用气水平行上向流,使空间 过滤能被更好的运用,空气能将固体物质带入滤床深处,在滤池中能得到高负荷、均匀的固体物质,从而延长了反冲洗周期,减少清洗时间和清洗时用的气水量;5、滤料层对气泡的切割作用事使气泡在滤池中的停留时间延长,提高了 氧的利用率;6、由于滤池极好的截污能力,使得BAF后面不需再设二次沉淀 池。上述处理大多下述问题生化反应的时间长,设备投资比较大,占地面积 大,操作工艺相当复杂,运行成本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微曝气生物滤池,以縮短生化反应时间,降低 设备投资,简化操作工艺。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微曝气生物滤池,包括第一滤池与第二 滤池,其特征是在第一滤池上设置污水进口管,在第一滤池内设置过滤室, 所述过滤室内竖向布置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竹筒,每根竹筒的底端与第一滤池的 下部连通,每根竹筒的顶端与位于第一滤池上面的溢水槽连通;在第二滤池内 设置能够移出或移入的生化床,所述生化床内放置块状的滤料,在生化床下方 的第二滤池内设置曝气头,在生化床上方的第二滤池内设置排水管;在第二滤 池内设置用于将污水引导至生化床的底部的导流腔,所述导流腔与所述溢水槽 连通。所述曝气头利用管道与气泵连接。在第一滤池内设置侧板与底板及带有若 干个通孔的顶板,所述过滤室形成于侧板、底板及顶板与第一滤池的侧壁围成 的空间内,所述溢流槽位于顶板与竹筒的顶端之间。在第一滤池内的上部、过 滤室的外面设置第一放油口;在过滤室内、顶板的上面形成放油室,在放油室 内设置第二放油口;在第一滤池的底部设置排渣管。在过滤室的侧板与第一滤池的左侧壁之间,以及过滤室的底板与第一滤池 的底部之间形成将污水引入竹筒的底端的流道。所述块状的滤料包括比重小于 的毛竹、木材、果壳、硅藻土、活性炭及塑料球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组合。 在生化床的上下两端均设置用于避免滤料逃逸的网格。在第二滤池的底部设置 排污口。在生化床的上面形成放水室,在放水室内设置排水管。在生化床与导 流腔之间设置密封板。微曝气生物滤池按照本专利技术是替代传统的厌氧、好氧、硝化等传统生化水 处理技术,有结合传统水处理工艺的一些优秀特点,由于装置的特殊结构,将 厌氧、好氧、硝化等优点集中在微曝气生物滤池内,同时突出本专利技术的特点 完成"水解"和"酸化"两个过程。整个微曝气生物滤池装置的专利技术是将多种水处理 独立功能有机组合在一起,达到有机废水的处理目的。在设计专利技术的微曝气生物滤池装置特点是,废水从进水口进入该装置是从 上向下自由落差,进水管的下面安装有隔栅,粗物质不能进入装置内,而通过 第一个腔上部的排渣口外排;自由落差的废水由低向上沿着安装在第一个腔内 的毛竹管向上移动,毛竹管内外皮人为去除,根据流变原理,废水中的共同颗 粒迅速产生凝聚增粗,而沉淀到第一个腔的底部,从排渣口外排;而废水中的 小颗粒油,由于比水轻,沿毛竹管运动增粗而上浮到第一个腔的上部第二个排渣口外排,由于毛竹管内外粗糙,纤维结构特别适宜微生物生长,这样进入第 一个腔的废水获得第一次生物降解,经过第一次生物降解后的水,还是存在一 定的固体小颗粒和少量的油,随着水流进入第二个腔,继续进行微曝气生物滤 池降解,第二个腔的废水流动方向同第一个的流动方向一样,液体从上向下, 然后由下向上移动,穿过微曝气生物滤池,微曝气生物滤池上下安装了金属网, 他是防止在微曝气生物滤池内安放的小块木料、毛竹、果壳,同时微曝气生物滤池底部安装有一到如果个微曝气头,微曝气头采用2-3个大气压,对微曝气生 物滤池内安放的小块木料、毛竹、果壳供气,也使这许多小块木料、毛竹、果 壳,上下翻滚,由于小块木料、毛竹、果壳为纤维结构,表面和内部存在大量 微孔,而微生物细菌就牢固的居住在里面,不断对废水在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同样木质纤维产生的微孔又起到过滤作用,所有产生的生物污泥,随着小块木 料、毛竹、果壳,上下翻滚相互撞击而脱落,沉淀到第二个腔的底部排渣口外 排。本专利技术的"淹没式固定生物膜曝气滤池",是一种经过改良的新一代上向流 曝气生物滤池。它既可以用于污水的二级处理,也可以用于处理出水需要回用 等其它要求的污水深度处理,并且能够达到很高的排放水质标准。本专利技术的成套装置可以采用玻璃钢、不锈钢、碳钢、工程塑料、水泥制造成机器装置外壳,内部结构全部采用有机物。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第一滤池内过 滤室全部以毛竹管(去皮去节)作为斜管用(原理是进入废水一次性放大后分散多 级进入毛竹管),达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同时可以去除液体中的浮油,而第二 滤池内生化床内采用木、竹、果壳,成为小块状作为生物细菌载体,兼容性微 生物在毛竹管和木、竹、果壳的纤维空间大,细菌可以大量牢固居住在内,废 水中的有机物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微曝气生物滤池,包括第一滤池(20)与第二滤池(21),其特征是:在第一滤池(20)上设置污水进口管(1),在第一滤池(20)内设置过滤室(18),所述过滤室(18)内竖向布置若干根相互平行的竹筒(11),每根竹筒(11)的底端与第一滤池(20)的下部连通,每根竹筒(11)的顶端与位于第一滤池(20)上面的溢水槽(3)连通;在第二滤池(21)内设置能够移出或移入的生化床(10),所述生化床(10)内放置块状的滤料,在生化床(10)下方的第二滤池(21)内设置曝气头(9),在生化床(10)上方的第二滤池(21)内设置排水管(6);在第二滤池(21)内设置用于将污水引导至生化床(10)的底部的导流腔(5),所述导流腔(5)与所述溢水槽(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光初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荣和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