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外圈毛坯锻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86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3
一种轴承外圈毛坯锻件,包括套圈,套圈的内径面由上至下依次为上斜线段、上直线段、弧形段、下直线段和下斜线段,弧形段的中部成型有中间直线段;斜线段与下斜线段在套圈上呈对称状,上直线段与下直线段在套圈上呈对称状。它的内径面的弧形段中部有一个中间直线段,这样圆形刀具最先接触到中间直线段,加工出来的沟道不容易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加工偏差;它的内径面设置有上斜线段和下斜线段,可以节省材料,减少机加工时的切削余量。减少机加工时的切削余量。减少机加工时的切削余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外圈毛坯锻件


[0001]本技术涉及锻造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轴承外圈锻件。

技术介绍

[0002]见图1所示,现有轴承外圈毛坯锻件A的内径面由上直线段A1向下延伸有弧形段A2和下直线段A3构成,其不足之处是:1、在轴承外圈毛坯锻件A加工成成品轴承外圈B时,圆形的刀具在切削弧形段A2时,圆形的刀具会靠向弧形段A2的一边,这样成品轴承外圈B的沟道容易产生向上或向下偏的加工误差。2、上直线段A1和下直线段A3为竖向直线,这样轴承外圈毛坯锻件A需要较多的材料,一是提高了生产成本,二是在机加工时需要切削过多的余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轴承外圈毛坯锻件,它的内径面的弧形段中部有一个中间直线段,这样圆形刀具最先接触到中间直线段,加工出来的沟道不容易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加工偏差;它的内径面设置有上斜线段和下斜线段,可以节省材料,减少机加工时的切削余量。
[0004]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0005]一种轴承外圈毛坯锻件,包括套圈,套圈的内径面由上至下依次为上斜线段、上直线段、弧形段、下直线段和下斜线段,弧形段的中部成型有中间直线段;
[0006]上斜线段与下斜线段在套圈上呈对称状,上直线段与下直线段在套圈上呈对称状。
[0007]所述上斜线段和下斜线段与套圈的轴心线的夹角均为10至30度。
[0008]所述中间直线段的宽度为3至5mm。
[0009]所述套圈的外径面上下均为圆角。
[0010]所述上直线段、下直线段和中间直线段均为竖向直线。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它的内径面的弧形段中部有一个中间直线段,这样圆形刀具最先接触到中间直线段,加工出来的沟道不容易产生向上或向下的加工偏差;它的内径面设置有上斜线段和下斜线段,可以节省材料,减少机加工时的切削余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套圈;11、上斜线段;12、上直线段;13、弧形段;14、中间直线段;15、下直线段;16、下斜线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见图2所示,一种轴承外圈毛坯锻件,包括套圈1,套圈1的内径面由上至下依次为上斜线段11、上直线段12、弧形段13、下直线段15和下斜线段16,弧形段13的中部成型有中间直线段14;
[0017]上斜线段11与下斜线段16在套圈1上呈对称状,上直线段12与下直线段15在套圈1上呈对称状。
[0018]所述上斜线段11和下斜线段16与套圈1的轴心线的夹角均为10至30度。
[0019]所述中间直线段14的宽度为3至5mm。
[0020]所述套圈1的外径面上下均为圆角。
[0021]工作原理:见图2所示,圆形刀具在机加工本技术时,首先接触到的是中间直线段,这样可以避免加工出来的沟道向上或向下偏差。
[0022]由于有上斜线段11与下斜线段16,这样与有现有技术相比留的余量少一些,能减少耗材,同时减少机加工时的切削余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外圈毛坯锻件,包括套圈(1),其特征在于:套圈(1)的内径面由上至下依次为上斜线段(11)、上直线段(12)、弧形段(13)、下直线段(15)和下斜线段(16),弧形段(13)的中部成型有中间直线段(14);上斜线段(11)与下斜线段(16)在套圈(1)上呈对称状,上直线段(12)与下直线段(15)在套圈(1)上呈对称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外圈毛坯锻件,其特征在于:上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湖斌刘文明潘军王仁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集铸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