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自动注入装置,包括新油存储装置、旧油暂存装置、新油管道、旧油管道以及与新油管道和旧油管道相连接的注油驱动装置;新油存储装置通过新油管道与发动机的润滑油注入口相连通,旧油暂存装置通过旧油管道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通;在注油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新油存储装置内部的新油能够经新油管道注入注入口中,油底壳内存储的旧油能够经旧油管道进入旧油暂存装置中;还包括满油回用装置,满油回用装置包括分别与新油存储装置及油底壳相连通的回油管道以及设置在回油管道上的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用于过滤经回油管道从油底壳回到新油存储装置中的新油。通过上述装置能够实现润滑油的自动更换,节省人工及润滑油的消耗。及润滑油的消耗。及润滑油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自动注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发动机保养维护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自动注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外燃机和电动机等,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至600℃,只有添加润滑油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0003]常规手段中,向发动机加注润滑油大多为采用人工手持润滑油油壶向发动机的润滑油入口处注入的方式。在人工倾倒润滑油时,由于人工补充存在较大的操作失误,易导致润滑油倾洒而造成浪费,且当需要补充的润滑油量较大时,需要使用多壶润滑油,费时费力,使用极其麻烦。
[0004]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诸多弊端,有待于进一步地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自动注入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自动注入装置,包括新油存储装置、旧油暂存装置、新油管道、旧油管道以及与所述新油管道和所述旧油管道相连接的注油驱动装置;所述新油存储装置通过所述新油管道与发动机的润滑油注入口相连通,所述旧油暂存装置通过所述旧油管道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通;在所述注油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新油存储装置内部的新油能够经所述新油管道注入所述注入口中,所述油底壳内存储的旧油能够经所述旧油管道进入所述旧油暂存装置中;还包括满油回用装置,所述满油回用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新油存储装置及所述油底壳相连通的回油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油管道上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用于过滤经所述回油管道从所述油底壳回到所述新油存储装置中的新油。
[0008]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新油存储装置包括第一出油口以及第一回油口,所述油底壳包括第二出油口以及第三出油口,所述旧油暂存装置具有暂存口;所述新油管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注入口,所述旧油管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和所述暂存口,所述回油管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三出油口和所述第一回油口。
[0009]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注油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新油管道上的第一油泵、设置在所述旧油管道上第二油泵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油管道上的第三油泵;所述新油管道、所述旧油管道以及所述回油管道均设置有油阀,所述油阀用于控制所述新油管道、所述旧油管道以及所述回油管道的通断。
[0010]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新油存储装置、所述旧油暂存装置内部均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用于检测所述新油存储装置的新油液位以及所述旧油暂存装置的旧油液位。
[0011]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油底壳内部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油底壳内部的润滑油压力并输出相应压力信号。
[001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液位计、所述油阀、所述第一油泵、所述第二油泵、所述第三油泵以及所述过滤装置相连接;所述油阀、所述第一油泵、所述第二油泵、所述第三油泵以及所述过滤装置通过所述控制器联动控制。
[001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新油存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具有容纳新油的容纳腔,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及外壁均覆有保温涂层。
[001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容纳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不同标号的新油。
[0015]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出油口、所述第一回油口与所述容纳腔一一对应设置。
[0016]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多个所述容纳腔分别与所述新油管道、所述回油管道相连通。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18]1.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发动机润滑油的自动注入,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补充/更换润滑油时的繁琐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0019]2.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前述液位计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实现自动实时补充润滑油,从而保证发动机始终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中,有利于保护发动机,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0020]3.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本申请中的容纳腔的内外均覆有保温涂层,从而能够避免天气、温度变化对储存的润滑油新油的油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0021]4.作为本申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过满油回用装置的设置,能够对第一次补油/换油循环中的新油进行过滤回用,减少新油的消耗,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002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3]图1为发动机润滑油自动注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新油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
[0026]11新油存储装置,111第一出油口,112第一回油口,113壳体,114容纳腔,115保温涂层,12新油管道;
[0027]21旧油暂存装置,211暂存口,22旧油管道;
[0028]31油底壳,311第二出油口,312第三出油口,32回油管道,321过滤装置;
[0029]41第一油泵,42第二油泵,43第三油泵,44油阀;
[0030]51液位计,52压力传感器;
[0031]6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4]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6]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自动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新油存储装置、旧油暂存装置、新油管道、旧油管道以及与所述新油管道和所述旧油管道相连接的注油驱动装置;所述新油存储装置通过所述新油管道与发动机的润滑油注入口相连通,所述旧油暂存装置通过所述旧油管道与发动机的油底壳相连通;在所述注油驱动装置的驱动下,所述新油存储装置内部的新油能够经所述新油管道注入所述注入口中,所述油底壳内存储的旧油能够经所述旧油管道进入所述旧油暂存装置中;还包括满油回用装置,所述满油回用装置包括分别与所述新油存储装置及所述油底壳相连通的回油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油管道上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用于过滤经所述回油管道从所述油底壳回到所述新油存储装置中的新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润滑油自动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油存储装置包括第一出油口以及第一回油口,所述油底壳包括第二出油口以及第三出油口,所述旧油暂存装置具有暂存口;所述新油管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出油口和所述注入口,所述旧油管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二出油口和所述暂存口,所述回油管道分别连通所述第三出油口和所述第一回油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润滑油自动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新油管道上的第一油泵、设置在所述旧油管道上第二油泵以及设置在所述回油管道上的第三油泵;所述新油管道、所述旧油管道以及所述回油管道均设置有油阀,所述油阀用于控制所述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成,
申请(专利权)人:临朐县天顺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