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朝霞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多补水管网的余压补水入循环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379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利用多补水管网的余压补水入循环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为中空封闭的箱体,在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下侧连接有出水管,在所述蓄水池的上表面连接回水管,所述出水管、回水管均与蓄水池的内腔连通,所述出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出水管、回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用水端的进口、出口连接;补水主管,所述补水主管的一端与供水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多个补水支管,所述补水支管分别与用水端进口连通。通过多个补水支管的配合使用,能够分别对循环水管网末端的用水端进行直接冷却同时将水补入循环回水管网,实现循环水末端管网水质好,不沉积,不影响换热,换热良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多补水管网的余压补水入循环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水系统
,具体为一种利用多补水管网的余压为循环水管网末端的终端补水并进入循环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水经过用水端的受热蒸发和冷凝回流至蓄水池,对其循环使用。蓄水池。部分循环水回水进入旁滤系统,以降低循环水的悬浮物浓度。
[0003]随着循环水管网的大型化,现有的方式通常直接对蓄水池补水,这样造成循环水管网末端经常会出现流速降低,管道内沉积杂物等现象,最终造成换热终端换热效率低经常污堵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多补水管网的余压补水入循环水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方式通常直接对蓄水池补水,这样造成循环水管网末端经常会出现流速降低,管道内沉积杂物等现象,最终造成换热终端换热效率低经常污堵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多补水管网的余压补水入循环水系统,包括:
[0006]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为中空封闭的箱体,在所述蓄水池的侧壁下侧连接有出水管,在所述蓄水池的上表面连接回水管,所述出水管、回水管均与蓄水池的内腔连通,所述出水管的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
[0007]所述出水管、回水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用水端的进口、出口连接;
[0008]补水主管,所述补水主管的一端与供水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两个补水支管,两个所述补水支管分别与回水管、蓄水池连通;
[0009]所述回水管、蓄水池上分别安装第一压力检测器、第二压力检测器。
[0010]优选的,所述补水主管的管路上安装有抽吸水泵。
[0011]优选的,两个所述补水支管的管路上均安装有阀门。
[0012]优选的,两个所述补水支管的管路上还安装有止回阀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通过两个补水支管的配合使用,能够使用水质好的补充水对循环水管网末端直接降温,使循环水末端管网不沉积,不影响换热,保证水质好,换热良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水流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蓄水池、2出水管、3循环泵、4用水端、5回水管、6补水主管、7抽吸水泵、8补
水支管、9阀门、10第二压力检测器、11第一压力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多补水管网的余压补水入循环水系统,包括:
[0022]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为中空封闭的箱体,在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下侧连接有出水管2,在所述蓄水池1的上表面连接回水管5,所述出水管2、回水管5均与蓄水池1的内腔连通,所述出水管2的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3;
[0023]所述出水管2、回水管5的另一端分别与用水端4的进口、出口连接;
[0024]补水主管6,所述补水主管6的一端与供水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两个补水支管8,两个所述补水支管8分别与回水管5、蓄水池1连通;
[0025]所述回水管5、蓄水池1上分别安装第一压力检测器11、第二压力检测器10。
[0026]优选的,所述补水主管6的管路上安装有抽吸水泵7。
[0027]优选的,两个所述补水支管8的管路上均安装有阀门9。
[0028]优选的,两个所述补水支管8的管路上还安装有止回阀门。
[0029]工作原理:使用时,循环泵3将蓄水池1内的循环水通过出水管2抽出至用水端4内,循环水通常为对用水端4的高温端冷却,并使得循环水加热蒸发,之后对高温的循环水冷却为液态并通过回水管5回流至蓄水池1内。
[0030]设定PLC控制器,并设定蓄水池1和回水管5内正常压力区间,第二压力检测器10、第一压力检测器11进行压力检测,并将压力检测值输出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对该压力检测值判断,当蓄水池1、回水管5内压力小于正常压力区间时,则认为循环水损失达到需要补水的程度了,PLC控制器控制抽吸水泵7开启,并根据蓄水池1、回水管5损失循环水的情况而控制两个补水支管8上的阀门9开启或关闭。
[0031]如认为蓄水池1内需要补水、回水管5内不需要,则开启与蓄水池1连接的补水支管8上的阀门9、关闭与回水管5连接的补水支管8上的9;
[0032]如认为回水管5内需要补水、蓄水池1内不需要,则开启与回水管5连接的补水支管8上的阀门9、关闭与蓄水池1连接的补水支管8上的阀门9;
[0033]如认为蓄水池1和回水管5内均需补水,则开启两个补水支管8上的阀门9。
[0034]抽吸水泵7通过补水主管6将水抽出并对应进入蓄水池1或回水管5内,直至对应第二压力检测器10、第一压力检测器11检测的压力值恢复至正常压力区间,停止补水。
[003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多补水管网的余压补水入循环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1),所述蓄水池(1)为中空封闭的箱体,在所述蓄水池(1)的侧壁下侧连接有出水管(2),在所述蓄水池(1)的上表面连接回水管(5),所述出水管(2)、回水管(5)均与蓄水池(1)的内腔连通,所述出水管(2)的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3);所述出水管(2)、回水管(5)的另一端分别与用水端(4)的进口、出口连接;补水主管(6),所述补水主管(6)的一端与供水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两个补水支管(8),两个所述补水支管(8)分别与回水管(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朝霞张东
申请(专利权)人:孙朝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