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建设的墙面养护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572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墙面养护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工程建设的墙面养护洒水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壳体前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壳体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壳体顶端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工作柱,所述工作柱设置有两组,所述工作柱与壳体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柱顶端开设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两端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工作柱一端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贯穿工作柱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外侧两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内部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顶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板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建设的墙面养护洒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墙面养护领域,具体是一种工程建设的墙面养护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许多工程建设完成后,在对墙面粉刷前需要先进行洒水养护。
[0003]对墙面洒水可以预防墙体过干和清除墙体表面部分灰尘,这样在对墙面粉刷后使得更加平滑和更容易吸附在墙面上,现在施工的工人会手持水管,直接对墙面喷洒水来进行养护。
[0004]但是现在施工人员手持水管进行墙面洒水的方式是非常耗费体力的,并且在对墙面的顶端进行洒水时,手持水管洒水可能因为施工工人的身高不够,导致水无法喷洒到墙面顶端,并且由于施工工人手持处与出水口过近,喷洒到墙面的水会溅射到身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现在施工人员手持水管进行墙面洒水的方式是非常耗费体力的,并且在对墙面的顶端进行洒水时,手持水管洒水可能因为施工工人的身高不够,导致水无法喷洒到墙面顶端,并且由于施工工人手持处与出水口过近,喷洒到墙面的水会溅射到身上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工程建设的墙面养护洒水结构。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的墙面养护洒水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端开设空槽,所述壳体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壳体前部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贯穿壳体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壳体顶端设置有升降机构;
[0007]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工作柱,所述工作柱设置有两组,所述工作柱与壳体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柱顶端开设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两端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工作柱一端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贯穿工作柱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外侧两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内部铰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顶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与升降板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螺杆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块,所述螺杆两侧端开设的螺纹相反。
[0009]优选的,所述传动轮外侧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轮外侧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与工作柱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保护壳外侧设置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贯穿保护壳与其中一组传动轮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升降板顶端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柱,所述软管顶端贯穿升降板与空心柱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远离软管的一端设置有洒水头,所述洒水头与软管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升降板顶端开设滑槽,所述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齿轮啮合,所述齿条两端固定连接有挡块。
[0012]优选的,所述齿条远离齿轮的一侧设置有两组握手,且两组所述握手与齿条两端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4]1.本技术通过升降机构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可以将软管和洒水头升到高处进行洒水的功能,解决了现在施工人员手持水管进行墙面洒水的方式是非常耗费体力的,并且在对墙面的顶端进行洒水时,手持水管洒水可能因为施工工人的身高不够,导致水无法喷洒到墙面顶端,并且由于施工工人手持处与出水口过近,喷洒到墙面的水会溅射到身上的问题;
[0015]2.本技术通过齿轮和齿条的结构设计,实现了可以将洒水头进行旋转的功能,解决了洒水装置对墙面各处洒水不均匀的问题,可以通过洒水头的旋转,对墙面各个地方进行均匀的洒水。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为实施例一的正面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一的背面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一的升降板拆卸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实施例一的壳体内部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实施例一的图3中A处局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实施例二的推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壳体;2、空槽;3、水箱;4、软管;5、进水管;6、移动轮;7、工作柱;8、转动槽;9、螺杆;10、传动轮;11、移动块;12、第一铰接座;13、转动杆;14、第二铰接座;15、升降板;16、海绵块;17、传动带;18、保护壳;19、旋转块;20、齿轮;21、连接杆;22、空心柱;23、洒水头;24、滑槽;25、齿条;26、挡块;27、握手;100、推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实施例一
[0026]请参阅图1-图5所示,一种工程建设的墙面养护洒水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端开设空槽2,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3,所述水箱3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4,所述壳体1前部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贯穿壳体1与水箱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有移动轮6,所述壳体1顶端设置有升降机构;
[0027]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工作柱7,所述工作柱7设置有两组,所述工作柱7与壳体1顶端
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柱7顶端开设转动槽8,所述转动槽8两端转动连接有螺杆9,所述工作柱7一端设置有传动轮10,所述传动轮10贯穿工作柱7与螺杆9固定连接,所述螺杆9外侧两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12,所述第一铰接座12内部铰接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顶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座14,所述第二铰接座14与升降板15固定连接;
[0028]工作时,现在施工人员手持水管进行墙面洒水的方式是非常耗费体力的,并且在对墙面的顶端进行洒水时,手持水管洒水可能因为施工工人的身高不够,导致水无法喷洒到墙面顶端,并且由于施工工人手持处与出水口过近,喷洒到墙面的水会溅射到身上,当需要对墙面进行洒水养护时,将装置通过移动轮6推至墙面前,通过进水管5对水箱3进行水的填充,在不升起升降板15的时候对低处的墙面进行喷水养护,当需要对高处墙面进行喷水时,旋转旋转块19,旋转块19带动两组传动轮10和传动带17一起转动,同时两组螺杆9同时旋转,当螺杆9旋转时,螺杆9两端的移动块11向螺杆9中部移动,同时转动杆13发生相应转动并升起升降板15和洒水头23,壳体1内部的软管4相应地向外拉出,此时可以对墙面高处进行洒水养护。
[0029]所述螺杆9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6,所述螺杆9两侧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建设的墙面养护洒水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顶端开设空槽(2),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箱(3),所述水箱(3)一侧固定连接有软管(4),所述壳体(1)前部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进水管(5)贯穿壳体(1)与水箱(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底端四角固定连接有移动轮(6),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顶端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工作柱(7),所述工作柱(7)设置有两组,所述工作柱(7)与壳体(1)顶端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工作柱(7)顶端开设转动槽(8),所述转动槽(8)两端转动连接有螺杆(9),所述工作柱(7)一端设置有传动轮(10),所述传动轮(10)贯穿工作柱(7)与螺杆(9)固定连接,所述螺杆(9)外侧两端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1),所述移动块(11)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12),所述第一铰接座(12)内部铰接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顶端铰接有第二铰接座(14),所述第二铰接座(14)与升降板(15)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的墙面养护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9)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海绵块(16),所述螺杆(9)两侧端开设的螺纹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程建设的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靖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斯铭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