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351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6
一种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包括原料上料组件、真空送料机、原料存储罐、原料混料罐和安装架,所述原料混料罐通过管道和原料存储罐连接;其中,所述原料上料组件包括原料添加装置、上料安装架、上料罐和上料预搅拌装置,所述原料添加装置和上料罐均设置在上料安装架上,所述上料预搅拌装置设置在上料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设置了初级预混合和后级充分混料两个阶段,通过设置的原料存储罐能够在原料存储罐和原料混料罐实现原料的暂存,从而方便一定时期内,能够连续自动的向原料混料罐内添加物料,无需人工长期监测,并且设置的原料添加装置能够实现原料的自动添加,整个设备人工干预少,具有良好的混料效果。具有良好的混料效果。具有良好的混料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具体地,涉及一种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VC电缆料是一种以聚氯乙烯树脂为主体,加入必要的助剂为增塑剂、热稳定性、润滑剂及填料等经混合、塑化、切粒而得的一种塑料粒子。其主要用于电线电缆的外层皮履,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电绝缘性能。
[0003]在对PVC电缆料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生产原料进行配料作业,原料的配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采用人工按照既定的配比,称取相应分量的原料人工进行混料,或者置入混料机进行充分的混合,然后将混合均匀的原料导入生产设备中进行下一步的工序,但是人工混料容易造成原料混合不均匀,采用混料机需要生产中断将原料投入生产设备。因此,目前的生产方式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混料或者独立的混料机进行混料,不仅存在减低生产效率,并且存在混料不均匀的风险的问题。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包括原料上料组件、真空送料机、原料存储罐、原料混料罐和安装架,所述原料上料组件通过管道和真空送料机连接,所述真空送料机通过管道和原料存储罐连接,所述原料存储罐固定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原料混料罐通过管道和原料存储罐连接,并且原料存储罐位于原料混料罐的上方;其中,所述原料上料组件包括原料添加装置、上料安装架、上料罐和上料预搅拌装置,所述原料添加装置和上料罐均设置在上料安装架上,所述上料预搅拌装置设置在上料罐上。本技术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设置了初级预混合和后级充分混料两个阶段,通过设置的原料存储罐能够在原料存储罐和原料混料罐实现原料的暂存,从而方便一定时期内,能够连续自动的向原料混料罐内添加物料,无需人工长期监测,并且设置的原料添加装置能够实现原料的自动添加,整个设备人工干预少,具有良好的混料效果。
[0006]进一步的,上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所述上料罐上端部的一端设有进料口一,所述原料添加装置设置在进料口一所对的上料安装架上,所述上料罐的下端部设置为锥形。将上料罐的下端部设置为锥形,方便进行原料的聚拢。
[0007]进一步的,上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所述原料添加装置包括加料驱动气缸、加料固定支撑座、加料翻转支架和加料斗,所述加料驱动气缸的一端设置在上料安装架上,所述加料固定支撑座和上料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加料翻转支架呈“Y”型设置,所述加料翻转支架的一端和加料驱动气缸铰接,所述加料翻转支架的一端和加料固定支撑座铰接,所述加料翻转支架的一端和加料斗连接,所述加料斗位于进料口一位置处。通过设置的加料
斗,可以在加料斗内放入原料,根据上料罐内原料的多少,灵活向上料罐内补充原料。
[0008]进一步的,上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所述上料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驱动电机一、搅拌转轴一、若干搅拌杆和搅拌桨叶,所述搅拌驱动电机一固定设置在上料罐上,并且搅拌驱动电机一和搅拌转轴一连接,所述搅拌转轴一位于上料罐内,所述搅拌桨叶和搅拌转轴一连接,所述若干搅拌杆和搅拌转轴一的下端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搅拌杆的等腰梯形设置,正好匹配锥形下端部的上料罐,从而使得搅拌杆能够充分接触上料罐内的原料。
[0009]进一步的,上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所述搅拌桨叶呈螺旋状设置。搅拌桨叶随着搅拌转轴一旋转过程中,能够将上料罐内的原料翻动至上方,从而提高了预搅拌混料的效果。
[0010]进一步的,上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所述搅拌杆上设有若干弧形搅拌棒。设置的弧形搅拌棒提高了搅拌杆与原料的接触面积。
[0011]进一步的,上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所述原料存储罐和原料混料罐之间设有输送管道,所述输送管道沿竖直方向设置,并且输送管道内设有放料阀。通过打开放料阀能够将原料存储罐内的原料想原料混料罐排放。
[0012]进一步的,上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所述原料混料罐内设有原料混料装置,所述原料混料罐的上端部设有进料口二,所述原料存储罐通过管道和进料口二连通。
[0013]进一步的,上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所述原料混料装置包括混料驱动电机、混料驱动支持伞齿轮一、混料驱动直齿伞齿轮二、混料转轴和若干混料驱动齿,所述混料驱动电机和混料驱动支持伞齿轮一连接,所述混料驱动支持伞齿轮一和混料驱动直齿伞齿轮二啮合,并且混料驱动直齿伞齿轮二通过键和混料转轴连接,所述混料转轴设置在原料混料罐上,并且混料转轴和原料混料罐同轴设置,所述若干混料驱动齿的一端和混料转轴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上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所述原料混料罐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固定混料齿,所述若干固定混料齿和若干混料驱动齿互相交错设置。上述交错设置的若干固定混料齿和若干混料驱动齿,能够充分进行原料的打散和搅拌,达到原料混充混料的目的。
[0015]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设置了双级混料结构,从而实现原料的充分混合,提高了后期PVC制品的品质,通过原料添加装置能够分别分多次向上料罐内添加原料,避免原料全部一起充入上料罐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混合打散,通过设置的原料存储罐将混料分为两个过程,并且相互之间互不影响,原料上料组件将初混料后的原料存储在原料存储罐内,以便供给后续的原料混料罐使用,前后分开,互不影响,从而提高了原料混料罐混料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所述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所述原料上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所述原料混料罐的截面图一;
[0019]图4为本技术所述原料混料罐的截面图二。
[0020]图中:原料上料组件1、原料添加装置11、加料驱动气缸111、加料固定支撑座112、
加料翻转支架113、加料斗114、上料安装架12、上料罐13、上料预搅拌装置14、搅拌驱动电机一141、搅拌转轴一142、搅拌杆143、搅拌桨叶144、弧形搅拌棒145、进料口一15、真空送料机2、原料存储罐3、输送管道31、原料混料罐4、原料混料装置41、混料驱动电机411、混料驱动支持伞齿轮一412、混料驱动直齿伞齿轮二413、混料转轴414、混料驱动齿415、进料口二42、固定混料齿43、安装架5。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所示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包括原料上料组件1、真空送料机2、原料存储罐3、原料混料罐4和安装架5,所述原料上料组件1通过管道和真空送料机2连接,所述真空送料机2通过管道和原料存储罐3连接,所述原料存储罐3固定设置在安装架5上,所述原料混料罐4通过管道和原料存储罐3连接,并且原料存储罐3位于原料混料罐4的上方。原料上料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上料组件(1)、真空送料机(2)、原料存储罐(3)、原料混料罐(4)和安装架(5),所述原料上料组件(1)通过管道和真空送料机(2)连接,所述真空送料机(2)通过管道和原料存储罐(3)连接,所述原料存储罐(3)固定设置在安装架(5)上,所述原料混料罐(4)通过管道和原料存储罐(3)连接,并且原料存储罐(3)位于原料混料罐(4)的上方;其中,所述原料上料组件(1)包括原料添加装置(11)、上料安装架(12)、上料罐(13)和上料预搅拌装置(14),所述原料添加装置(11)和上料罐(13)均设置在上料安装架(12)上,所述上料预搅拌装置(14)设置在上料罐(1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罐(13)上端部的一端设有进料口一(15),所述原料添加装置(11)设置在进料口一(15)所对的上料安装架(12)上,所述上料罐(13)的下端部设置为锥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添加装置(11)包括加料驱动气缸(111)、加料固定支撑座(112)、加料翻转支架(113)和加料斗(114),所述加料驱动气缸(111)的一端设置在上料安装架(12)上,所述加料固定支撑座(112)和上料安装架(12)固定连接,所述加料翻转支架(113)呈“Y”型设置,所述加料翻转支架(113)的一端和加料驱动气缸(111)铰接,所述加料翻转支架(113)的一端和加料固定支撑座(112)铰接,所述加料翻转支架(113)的一端和加料斗(114)连接,所述加料斗(114)位于进料口一(15)位置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电缆料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预搅拌装置(14)包括搅拌驱动电机一(141)、搅拌转轴一(142)、若干搅拌杆(143)和搅拌桨叶(144),所述搅拌驱动电机一(141)固定设置在上料罐(13)上,并且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立峰牟善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盟塑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