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触控电子纸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3486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何在电子纸上实现触控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电子纸的显示屏上增加至少一层触控ITO;(b)将带有触控ITO的电子纸与触控芯片相连接;(c)触控芯片再与电子纸的控制端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在电子纸上实现触控的方法,不但可以满足用户直接在电子纸上手写输入,实现了人机交换界面,而且不会改变电子纸轻薄、柔软、易于弯折的特点,并且不需要其它辅助设备,避免了划伤电子纸显示屏的可能,延长了电子纸的使用寿命,更加适用于随声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何在电子纸上实现触控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出现了一种新型电子纸技术, 所谓电子纸技术实际上是一类技术的的统称, 一般把可以实现象纸一 样阅读舒适、超薄轻便、可弯曲、超低耗电的显示技术叫做电子纸技 术;而电子纸即是这样一种类似纸张的电子显示器,其兼有纸的优点 如视觉感观几乎完全和纸一样等,又可以象我们常见的液晶显示器一 样不断转换刷新显示内容,并且比液晶显示器更加省电,虽然电子纸 显示长期以来一直是停留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但是随着显示技术方 面一系列突破性进展,革命性的电子纸显示技术终于开始走向大众走 向实用。目前市场上的电子纸大多分为两类, 一类采用电子笔作为显示器 的输入设备,电子笔的笔尾设有一根导线和电子纸的显示屏相连,这 样不利于用户使用或则携带,而且在使用时若不慎用力过大,电子笔 的笔尖也很容易划伤电子纸的显示屏;另一类采用在电子纸上装设触 摸屏,虽然可避免上述问题,方便用户利用手指来触摸电子纸,但是 由于触摸屏其中必包含两层基板,这样无疑增加了整个电子纸的厚 度,而且在柔韧性方面也更加趋于坚硬,不利于弯折或随身携带。因此需要为用户提供一种简便的可在电子纸上实现触控的方法, 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在电子纸上触控的功能。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触控电子纸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a)在电子纸的显示屏上增加至少一 层触控ITO; (b)将带有触控ITO的电子纸与触控芯片相连接;(c) 触控芯片再与电子纸的控制端相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在电子纸上实现触控的方法,不但可以满足用户 直接在电子纸上手写输入,实现了人机交换界面,而且不会改变电 子纸轻薄、柔软、易于弯折的特点,并且不需要其它辅助设备,如 电子笔等,避免了划伤电子纸显示屏的可能,延长了电子纸的使用 寿命,更加适用于随声携带。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一种电子纸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在电子纸上加入触控ITO后的结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触控ITO、触控芯片与电子纸控制端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子纸实现触控的工作原理流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请参阅图1所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电子纸一般采用的是比较成熟的电泳技术,其显示的工作原理是靠浸在透明或彩色液体之中的电离子移动,即通过翻转或流动的微粒子来使像素变亮或变暗, 并可以被制作在玻璃、金属或塑料衬底上,具体技术是将直径约为lmm的二氧化钛粒子10被散布在碳氢油11中,黑色染料、表面活 性剂以及使粒子带电的电荷控制剂也被加到碳氢油11中;这种混合 物被放置在两块间距为10—100mm的平行导电板12之间,当对两块 导电板12加电压时,这些粒子10会以电泳的方式从所在的薄板迁 移到带有相反电荷的薄板上。当粒子位于显示器的正面(显示面)时, 显示屏为白色,这是因为光通过二氧化钛粒子散射回阅读者一方; 当粒子位于显示器背面时,显示器为黑色,这是因为彩色染料吸收 了入射光。如果将背面的电极分成多个微小的图像元素(像素),通 过对显示器的每个区域加上适当的电压来产生反射区和吸收区图 案,即可形成图像。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3所示, 一种电子纸显示器l,包括电子 纸显示屏13和电子纸模块(未表示),其中电子纸模块包括电子纸 控制端(未表示)和显示驱动芯片(未表示),一层或则两层铟锡氧 化物(Indium Tin Oxides Film,即简称IT0)薄膜2位于显示屏 13上,其中触控ITO是通过溅射的方法形成于显示屏上,且与触 控芯片(即触控IC)相连接,其中触控ITO的输出端与触控芯片 的相应输入、输出端对应连接,然后,触控芯片再通过特定的接口 连接到电子纸的控制端,即触控芯片与电子纸的控制端是通过一种 接口相连接。请参阅图4所示,电子纸实现触控的工作原理流程图如下当一个手指或多个手指或任何可用于触控的装置触控电子纸时,触控芯片扫描检测触控ITO薄膜2上的触控信息,经过触控芯片的内部 处理,将得到的一个或多个触控点坐标,再将该触控点坐标通过特 定的接口,如四线的串行外设接口 (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 即简称SPI)发送到电子纸的控制端,由电子纸控制端对触控点坐 标信号进行处理,再将处理后得到的控制信号发送到电子纸显示驱 动芯片上,实现控制某种特定的功能或显示,如在电子纸上单击、 双击、移动、縮放等,从而实现了在电子纸上触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在电子纸上增加一层或者两层触控ITO,实现 了电子纸显示屏的人机交换界面,不但可以省去电子笔,简化了设 备,使用更加方便,不会改变电子纸本身轻薄、柔软、易于弯折的 特性,更加适于随身携带,而且由于用手指直接触控,避免了坚硬 物件触碰显示屏可能带来的损害,故此可有效的延长其使用寿命。权利要求1. ,其包括以下步骤(a)在电子纸的显示屏上增加至少一层触控ITO;(b)将带有触控ITO的电子纸与触控芯片相连接;(c)触控芯片再与电子纸的控制端相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实现触控电子纸的方法,其中(a)的ITO可 以是通过溅射的方法形成于显示屏上。3. 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实现触控电子纸的方法,其中(b)的与触控芯 片相连接的是电子纸上的触控ITO。4. 如权利要求3所示的实现触控电子纸的方法,其中(b)的连接是 指ITO的输出端与触控芯片的相应输入、输出端对应连接。5. 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实现触控电子纸的方法,其中(c)的触控芯片 与电子纸的控制端是通过一种接口相连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如何在电子纸上实现触控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在电子纸的显示屏上增加至少一层触控ITO;(b)将带有触控ITO的电子纸与触控芯片相连接;(c)触控芯片再与电子纸的控制端相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在电子纸上实现触控的方法,不但可以满足用户直接在电子纸上手写输入,实现了人机交换界面,而且不会改变电子纸轻薄、柔软、易于弯折的特点,并且不需要其它辅助设备,避免了划伤电子纸显示屏的可能,延长了电子纸的使用寿命,更加适用于随声携带。文档编号G06F3/041GK101533321SQ20091003067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代强, 洪锦维 申请人: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触控电子纸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在电子纸的显示屏上增加至少一层触控ITO; (b)将带有触控ITO的电子纸与触控芯片相连接; (c)触控芯片再与电子纸的控制端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代强洪锦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