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往复传动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441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机往复传动部件,涉及呼吸机及其相关配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减速箱,减速箱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加油孔,加油孔的外侧设置有堵头,减速箱的内部后方设置有冷却组件,减速箱的后端端面设置有吸音组件;冷却组件包括后端端面设置有多个散热片的导热板,以及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其后方的扇叶;吸音组件包括内壁安装有吸音垫的隔音壳,以及吊装在其内部的吸音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冷却组件和吸音组件,利用散热铜管、导热板和散热片将传动部件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吸收,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扇叶旋转将热量排出,提高散热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利用内部消音部件可以起到三次消音的目的。部件可以起到三次消音的目的。部件可以起到三次消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机往复传动部件


[0001]本技术属于呼吸机及其相关配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呼吸机往复传动部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和社会的的发展,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是一种可以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设备,被用于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而呼吸机在运行时,其内部的往复传动部件是促成患者通气的主要部件。
[0003]经检索,公开号CN211701744U,申请日2020.05.11公开了一种有创呼吸机用直流无刷减速电机传动构成,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驱动电机传动机构散热性能差、不方便添加润滑油的缺点,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盘,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的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电机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所述连接盘的左端通过螺栓安装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的上端粘合有过滤网,所述减速箱的上端开设有加油孔。
[0004]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0005]1、上述的直流无刷减速电机传动构成在使用时仅通过电机轴带动扇叶旋转散热,而这种方式不仅散热效率慢、效果差,且会还会增加电机轴的负担,降低电机的寿命;
[0006]2、上述的直流无刷减速电机传动构成在使用时其内部通过多个传动部件实现传动的目的,从而会产生大量的摩擦和空气振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机往复传动部件,通过冷却组件和吸音组件,利用散热铜管、导热板和散热片将传动部件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吸收,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扇叶旋转将热量排出,提高散热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利用内部消音部件可以起到三次消音的目的。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本技术为一种呼吸机往复传动部件,包括减速箱,减速箱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加油孔,加油孔的外侧设置有堵头,减速箱的内部后方设置有冷却组件,减速箱的后端端面设置有吸音组件;冷却组件包括后端端面设置有多个散热片的导热板,以及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其后方的扇叶;吸音组件包括内壁安装有吸音垫的隔音壳,以及吊装在其内部的吸音板,堵头便于工作人员封堵加油孔,隔音壳和吸音垫可以起到吸音和隔音的作用。
[0010]进一步地,减速箱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减速箱一侧外壁上的轴承并通过联轴器与转轴连接,转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齿盘,第一电机运转带动转轴旋转,并使得转轴上的第一齿盘旋转。
[0011]进一步地,第一齿盘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齿盘,第二齿盘的一侧端面中心位置安
装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第一齿盘外壁上的齿轮与第二齿盘外壁上的齿轮啮合连接,起到传动的作用,在传动轴的作用下可以将第二齿盘和第一锥形齿轮连接,起到传动的作用。
[0012]进一步地,第一锥形齿轮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的外侧壁中心位置安装有连接轴,连接轴的另一端贯穿减速箱另一侧外壁上的轴承,第一锥形齿轮外壁上的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外壁上的齿轮啮合连接,起到传动的作用。
[0013]进一步地,导热板的前端端面底部两侧边缘处和前端端面顶部中心位置均安装有散热铜管,散热片的外侧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固定框,固定框的内部前端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外侧套设有扇叶,导热板安装在减速箱的内壁上,散热铜管设置有三个,且其内部的轴承分别套设在转轴、传动轴和连接轴的外壁外侧,可以将产生的热量吸收,固定框固定在减速箱的后端端面内。
[0014]进一步地,隔音壳的后端端面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消音管,消音管的内部顶端和底端均匀间隔设置有挡板,吸音板的两侧外壁前端从上至下均匀间隔开设有横置槽,隔音壳安装在减速箱的后端端面上,挡板设置有多个,且将消音管的内部空间分隔成多个空腔,提高消音效果。
[0015]进一步地,吸音板的顶部和底部后端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竖置槽,横置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一吸音水囊,竖置槽的内部安装有第二吸音水囊,第一吸音水囊和第二吸音水囊的内部水会振动吸能,起到吸音的作用。
[0016]进一步地,吸音板的两侧外壁后端均通过第一吸音弹簧与吸音垫连接,吸音板的顶部和底部前端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第二吸音弹簧,第二吸音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吸音垫的外壁上,第一吸音弹簧和第二吸音弹簧振动会消耗空气振动的能量,起到消音的作用。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设置冷却组件,利用散热铜管、导热板和散热片将传动部件运转时产生的热量吸收,后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扇叶旋转将热量排出,提高散热的效率和效果,解决了上述的直流无刷减速电机传动构成在使用时仅通过电机轴带动扇叶旋转散热,而这种方式不仅散热效率慢、效果差,且会还会增加电机轴的负担,降低电机的寿命的问题。
[0019]2、本技术通过设置吸音组件,利用隔音壳和吸音垫可以起到第一次吸音、隔音的作用,利用第一吸音水囊、第二吸音水囊、第一吸音弹簧和第二吸音弹簧,消耗空气振动的能量,起到第二次吸音的作用,利用挡板将消音管内部分隔成多个空腔,使振动的空气膨胀,减小压力和流速,进而起到第三次消音的目的,解决了上述的直流无刷减速电机传动构成在使用时其内部通过多个传动部件实现传动的目的,从而会产生大量的摩擦和空气振动,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一种呼吸机往复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减速箱的拆解图;
[0023]图3为冷却组件的拆解图;
[0024]图4为吸音组件的剖视图;
[0025]图5为吸音组件的结构图。
[00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1、减速箱;101、加油孔;102、堵头;103、第一电机;104、转轴;105、第一齿盘;106、第二齿盘;107、传动轴;108、第一锥形齿轮;109、第二锥形齿轮;1010、连接轴;2、冷却组件;201、导热板;202、散热铜管;203、散热片;204、固定框;205、第二电机;206、扇叶;3、吸音组件;301、隔音壳;302、吸音垫;303、消音管;3031、挡板;304、吸音板;3041、横置槽;3042、竖置槽;305、第一吸音水囊;306、第二吸音水囊;307、第一吸音弹簧;308、第二吸音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9]请参阅图1至5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机往复传动部件,包括减速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箱(1)的上表面两侧均开设有加油孔(101),所述加油孔(101)的外侧设置有堵头(102),所述减速箱(1)的内部后方设置有冷却组件(2),所述减速箱(1)的后端端面设置有吸音组件(3);所述冷却组件(2)包括后端端面设置有多个散热片(203)的导热板(201),以及沿水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在其后方的扇叶(206);所述吸音组件(3)包括内壁安装有吸音垫(302)的隔音壳(301),以及吊装在其内部的吸音板(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往复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箱(1)的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一电机(103),所述第一电机(103)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减速箱(1)一侧外壁上的轴承并通过联轴器与转轴(104)连接,所述转轴(104)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齿盘(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往复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盘(105)的正上方设置有第二齿盘(106),所述第二齿盘(106)的一侧端面中心位置安装有传动轴(107),所述传动轴(107)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呼吸机往复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08)的一侧下方设置有第二锥形齿轮(109),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09)的外侧壁中心位置安装有连接轴(1010),所述连接轴(1010)的另一端贯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海市职业病防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