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耐磨损可拆卸后摇臂,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现有的摩托车后平叉加强管都是固定式的,不便于进行拆卸,从而不便于对于后平叉加强管内部进行维修更换的问题。本耐磨损可拆卸后摇臂,包括后摇臂主体,后摇臂主体由左平叉主体和右平叉主体组成,左平叉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管一,连接管一内为空心设置,右平叉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管一相配合的连接管二,左平叉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固定部,右平叉主体上设置有与固定部相匹配的连接部,固定部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组件,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个定位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稳定性好和可拆卸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损可拆卸后摇臂
[0001]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后摇臂,特别涉及一种耐磨损可拆卸后摇臂。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的摇臂也叫后平叉,指的是后轮和摩托车车身连接的地方,起到固定后轮,承载车身压力和保持稳定的作用。
[0003]摩托车后摇臂连接车架和后轮,传递和承载车架和后轮的力和力矩,车辆在加速、减速、制动所产生的力,需要经过后摇臂去传导。目前市面上的摩托车后摇臂主要采用钢管或铝型材焊接而成,工序繁琐,尺寸精度较低,增加了后续机加工和装配的难度,车辆后摇臂失效破坏常常发生在后摇臂焊接处。
[0004]并且现有的摩托车后平叉加强管都是固定式的,不便于进行拆卸,从而不便于对于后平叉加强管内部进行维修更换,影响了后平叉的使用效果,使得整个沙滩车的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稳定性好且耐磨损可拆卸后摇臂。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耐磨损可拆卸后摇臂,包括后摇臂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主体由左平叉主体和右平叉主体组成,所述的左平叉主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管一,所述的连接管一内为空心设置,所述的右平叉主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管一相配合的连接管二,且所述的连接管二伸入连接管一内,所述的左平叉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固定部,所述的右平叉主体上设置有与固定部相匹配的连接部,所述的固定部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连接部的定位组件,所述的连接部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相对应定位组件进行定位的定位孔,通过定位组件对定位孔的卡接来对固定部和连接部进行固定,从而使左平叉主体和右平叉主体进行定位。
[0007]在上述的一种耐磨损可拆卸后摇臂中,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杆、定位部、滑动部、提拉杆和复位弹簧,所述的定位部固定设置于固定部上,所述的固定部内开设有供滑动部进行滑动的开槽,所述的滑动部设置于定位杆上,所述的提拉杆设置于固定部的外端且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于滑动部和固定部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定位杆上下移动对连接部的定位。
[0008]在上述的一种耐磨损可拆卸后摇臂中,所述的连接管一和左平叉主体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的连接管二和右平叉主体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的固定部和左平叉主体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的连接部和右平叉主体为一体成型设置。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耐磨损可拆卸后摇臂通过将左平叉主体和右平叉主体进行分体设置,且左平叉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定位组件,便于工作人员对后摇臂主体进行拆
卸。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技术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后摇臂主体;2、左平叉主体;3、右平叉主体;4、连接管一;5、连接管二;6、固定部;7、连接部;8、定位组件;9、定位孔;10、定位杆;11、定位部;12、滑动部;13、提拉杆;14、复位弹簧;15、开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5]如图1、图2、图3所示,本耐磨损可拆卸后摇臂,包括后摇臂主体1,所述后摇臂主体1由左平叉主体2和右平叉主体3组成,所述的左平叉主体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管一4,所述的连接管一4内为空心设置,所述的右平叉主体3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管一4相配合的连接管二5,且所述的连接管二5伸入连接管一4内,所述的左平叉主体2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固定部6,所述的右平叉主体3上设置有与固定部6相匹配的连接部7,所述的固定部6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连接部7的定位组件8,所述的连接部7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相对应定位组件8进行定位的定位孔9,通过定位组件8对定位孔9的卡接来对固定部6和连接部7进行固定,从而使左平叉主体2和右平叉主体3进行定位。
[0016]进一步细说,定位组件8包括定位杆10、定位部11、滑动部12、提拉杆13和复位弹簧14,所述的定位部11固定设置于固定部6上,所述的固定部6内开设有供滑动部12进行滑动的开槽15,定位杆10的移动会带动滑动部12在开槽15内进行上下滑动,所述的滑动部12设置于定位杆10上,所述的提拉杆13设置于固定部6的外端且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的复位弹簧14设置于滑动部12和固定部6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4的作用下使定位杆10上下移动对连接部7的定位。
[0017]进一步细说,当需要对左平叉主体2和右平叉主体3相连接时,通过拉动提拉杆13,使定位杆10向上移动,复位弹簧14进行压缩,连接部7可伸入固定部6内,当连接部7和固定部6安装完毕时,松开提拉杆13,复位弹簧14回弹,定位杆10伸入连接部7的定位孔9内,将连接部7进行固定,当需要对左平叉主体2和右平叉主体3进行拆卸时,通过拉动提拉杆13,使定位杆10向上移动,复位弹簧14进行压缩,定位杆10脱离定位孔9,连接部7即可对固定部6上拆卸。
[0018]进一步细说,连接管一4和左平叉主体2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的连接管二5和右平叉主体3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的固定部6和左平叉主体2为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的连接部7和右平叉主体3为一体成型设置。
[0019]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0]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图中后摇臂主体1、左平叉主体2、右平叉主体3、连接管一4、连接管二5、固定部6、连接部7、定位组件8、定位孔9、定位杆10、定位部11、滑动部12、提拉杆13、复位弹簧14、开槽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损可拆卸后摇臂,包括后摇臂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摇臂主体(1)由左平叉主体(2)和右平叉主体(3)组成,所述的左平叉主体(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的连接管一(4),所述的连接管一(4)内为空心设置,所述的右平叉主体(3)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管一(4)相配合的连接管二(5),且所述的连接管二(5)伸入连接管一(4)内,所述的左平叉主体(2)上设置有用于定位的固定部(6),所述的右平叉主体(3)上设置有与固定部(6)相匹配的连接部(7),所述的固定部(6)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定位连接部(7)的定位组件(8),所述的连接部(7)上开设有若干个供相对应定位组件(8)进行定位的定位孔(9),通过定位组件(8)对定位孔(9)的卡接来对固定部(6)和连接部(7)进行固定,从而使左平叉主体(2)和右平叉主体(3)进行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玉龙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