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管束和具有其的余热锅炉,余热锅炉管束包括:箱体、循环管道、振打梁和振打梁吊挂,箱体的相对两侧部设有第一通孔,箱体的顶部设有第二通孔;循环管道的部分设在箱体内;振打梁为直管件,振打梁穿设在第一通孔上以贯穿箱体;振打梁吊挂设在箱体内并连接振打梁,振打梁吊挂穿设在第二通孔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使余热锅炉管束采用耐腐蚀材料,以及采用无断焊的振打梁,延长了余热锅炉的使用寿命;其次,通过在管束吊挂梁构造上维修空间,将振打梁悬挂设置在箱体内,减少了维修破坏,降低了维修难度;同时,通过设置柔性密封件提高了余热锅炉的密封性,杜绝了炉管积灰从第一通孔泄露的可能性,提高了振打清灰的效果。灰的效果。灰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余热锅炉管束及具有其的余热锅炉
[0001]本技术涉及锅炉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热锅炉管束及具有其的余热锅炉。
技术介绍
[0002]余热锅炉是一种集降温、余热回收、除尘收尘于一体的大型强制(水)循环冷却设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冶金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快速降温,同时经过对烟气的热交换产出合格的饱和蒸汽,饱和蒸汽一般用于发电;实现烟尘的快速冷却收集。余热锅炉本体从结构上看是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水冷壁和管束;从材质上看是由20G锅炉管和Q235碳钢翅片或钢板两种结构组成;由于锅炉管和钢板等性质都属于碳钢材质,这就根本上决定锅炉避免不了腐蚀的风险。
[0003]在现有技术中,余热锅炉管束与顶部箱体在制作过程中是整体制作的不可分割的组合件;在后续的日常生产中亦无法进行分割处理或维修;箱体局部狭小空间内,出现漏烟只能尽力处理维修,甚至在很多管束上的箱体出现故障时,看到却无法处理。管束在设计时,管束两端均设计有不同数量的弹簧锤振打进行振打清灰,弹簧锤击打在振打杆上将力量传给振打梁,振打梁在带动炉管震动,炉管积灰在重力和惯性的作用下,从炉管上脱落,从而达到清灰的效果。为保障振打除灰的最大效果,振打梁在穿过箱体时不允许焊接密封,这就引起振打梁根部的漏灰、漏烟、吸冷风;甚至部分水冷振打梁在箱内出现断焊的情况,断焊的振打梁在振打装置的频繁运行下,会将断焊处水冷炉管打坏,引起整个余热锅炉设备的长时间停运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余热锅炉管束及具有其的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管束延长了余热锅炉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难度,提高了余热锅炉的密封性,提高了振打清灰的效果。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管束,包括:箱体、循环管道、振打梁和振打梁吊挂。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侧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循环管道的部分设在所述箱体内;所述振打梁为直管件,所述振打梁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上以贯穿所述箱体;所述振打梁吊挂设在所述箱体内并连接所述振打梁,所述振打梁吊挂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上。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管束,通过采用直管件的振打梁,减少了振打梁的断焊工序,避免振打梁的断焊位置发生断裂,延长了振打梁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振打梁的故障率,同时,将振打梁吊挂设在箱体内部与振打梁连接,优化了余热锅炉管束的结构,避免了点检维护时对振打梁吊挂造成干涉,振打梁吊挂设在箱体内部与振打梁连接,还提高了箱体的密封性,避免了振打梁根部发生漏风等问题。
[000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为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箱体的壁厚δ满
足:5mm≤δ≤6mm。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打梁吊挂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振打梁吊挂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余热锅炉管束还包括:柔性密封件,所述柔性密封件设在所述振打梁和所述箱体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一通孔。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振打梁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振打梁吊挂的一端设在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相连。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板厚不相等,且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的板厚大于等于12mm。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件和所述第二板件为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板件的厚度a满足:12mm≤a≤16mm,所述第二板件的厚度b满足:16mm≤b≤20mm。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余热锅炉管束还包括:管束吊挂梁,所述管束吊挂梁设在所述箱体的上方,且连接所述振打梁吊挂,所述管束吊挂梁的靠近所述箱体的端部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箱体之间限定有维修空间。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维修空间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h满足:350mm≤h≤400mm。
[001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余热锅炉,所述余热锅炉包括上述的余热锅炉管束。
[0016]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余热锅炉管束的主视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余热锅炉管束的侧视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余热锅炉管束的俯视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00、余热锅炉管束;
[0023]10、箱体;
[0024]20、循环管道;
[0025]30、振打梁;301、第一板件;302、第二板件;
[0026]40、振打梁吊挂;
[0027]50、管束吊挂梁;50a、凹槽;
[0028]60、柔性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下面参考图1
‑
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管束100。
[0031]如图1
‑
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管束100,包括:箱体10、循环管道20、振打梁30和振打梁吊挂40。
[0032]箱体10的相对两侧部设有第一通孔(图未示出),第一箱体10的顶部设有第二通孔(图未示出)。循环管道20的部分设在箱体10内。振打梁30为直管件,振打梁30穿设在第一通孔上以贯穿箱体10。振打梁吊挂40设在箱体10内并连接振打梁30,振打梁吊挂40穿设在第二通孔上。
[0033]也就是说,振打梁30穿设在箱体10的相对两侧,振打梁吊挂40与振打梁30连接并且将振打梁30悬挂在箱体10内部,循环管道20分布在振打梁30的周围,当使用弹簧振锤敲打振打梁30的两端部时,振打梁30发生振动,同时振打梁30将振动传递至分布于振打梁30周围的循环管道20,使循环管道20瞬间振动,进而循环管道20在重力和振动的惯性作用下,炉管积灰从循环管道20上脱落,实现对循环管道20上炉管积灰的清理,避免了炉管积灰对余热锅炉管束100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003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管束100,通过采用直管件的振打梁30,减少了振打梁30的断焊工序,避免振打梁30的断焊位置发生断裂,延长了振打梁30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振打梁30的故障率,同时,将振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余热锅炉管束,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相对两侧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箱体的顶部设有第二通孔;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的部分设在所述箱体内;振打梁,所述振打梁为直管件,所述振打梁穿设在所述第一通孔上以贯穿所述箱体;振打梁吊挂,所述振打梁吊挂设在所述箱体内并连接所述振打梁,所述振打梁吊挂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为耐腐蚀材料制成,所述箱体的壁厚δ满足:5mm≤δ≤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梁吊挂为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振打梁吊挂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余热锅炉管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密封件,所述柔性密封件设在所述振打梁和所述箱体之间以密封所述第一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热锅炉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振打梁包括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与所述第二板件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振打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永振,张程,叶树枫,李善俊,刘琨,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