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洒软包装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84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洒软包装袋,包括四边封装且内部中空的袋体,所述的袋体的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线槽,多个所述线槽沿着袋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线槽延伸至袋体的两侧的边缘,其特征是:所述的袋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片,多个所述定位片沿着袋体的宽度方向排布且位于线槽的下方,所述的定位片与袋体之间的间隙中分别穿设有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所述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分别位于袋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拉片的端部与第二拉片的端部之间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远离魔术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硬质塑料制成的挡片,所述挡片用于与定位片抵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结构,以实现防洒的效果。防洒的效果。防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洒软包装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袋,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洒软包装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居住小区的楼下一般都会有便利店。为了便于存放拿铁咖啡,通常用塑料袋装咖啡以降低成本,然后将塑料袋放置在便利店的货架上。
[0003]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573627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易撕包装袋,它包括袋体;袋体至少包括三个薄膜层,其由内而外依次为聚丙烯薄膜层、纵向直线拉断性尼龙薄膜层和聚酯薄膜层,聚丙烯薄膜层、纵向直线拉断性尼龙薄膜层和聚酯薄膜层通过聚氨酯胶黏层粘结在一起。在包装袋袋体中添加纵向直线拉断性尼龙薄膜层,因该薄膜层两个方向分子链都是定向排列,当用力撕包装袋时,克服的是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这个力相对于化学键的力远小得多,薄膜层易形成分子链缺陷,形成破口,且由于撕裂方向和这些分子链的排列方向一致,因此易于沿直线撕开包装袋,防止袋内食品飞溅。
[0004]这种易撕包装袋结构简单,但在生活中,人们一般不会将咖啡一饮而尽,通常会品尝一口然后拿在手里,因此,由于包装袋上没有遮盖的结构,包装袋的袋口敞开较大,在行走时,咖啡容易从包装袋内洒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防洒软包装袋,达到使咖啡不易洒出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洒软包装袋,包括四边封装且内部中空的袋体,所述的袋体的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线槽,多个所述线槽沿着袋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线槽延伸至袋体的两侧的边缘,所述的袋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片,多个所述定位片沿着袋体的宽度方向排布且位于线槽的下方,所述的定位片与袋体之间的间隙中分别穿设有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所述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分别位于袋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拉片的端部与第二拉片的端部之间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远离魔术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硬质塑料制成的挡片,所述挡片用于与定位片抵触。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袋体沿着线槽撕开后,袋体的上端被撕下,人们即可饮用袋体内的咖啡,拉动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使挡片与定位片抵触,随着继续拉动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袋体的开口挤压收缩,最后,通过魔术贴将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固定,即可实现袋体的开口定位,使咖啡不易从袋体内洒出;并且,相比于传统的自封袋上的自封条而言,打开魔术贴后,定位片沿着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缓缓移动,即袋体的开口能够缓缓张开,以避免咖啡洒出。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袋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嵌槽,所述的嵌槽沿着袋体圆周设置,所述的嵌槽内固定连接有定位网。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袋体的开口打开后,定位网展开,在行走的过程中,咖啡的液面晃动,定位网能够减缓咖啡的晃动,使咖啡不易从袋体内洒出。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网呈片状设置,定位网的网孔呈六边形设置。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咖啡的液面与定位网上的网孔的内壁抵触,由于网孔呈六边形,使咖啡在与网孔的内壁抵触后往网孔的中部传导,以使部分震动波能够抵消,以进一步减缓咖啡晃动,使咖啡更不易从袋体内洒出。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袋体的两侧的边缘处开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切口。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便于通过切口将袋体的上端撕下。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袋体的两端的边缘向外延伸具有按压部,所述的按压部位于切口的上方。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握持按压部,以将袋体的上端撕下。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袋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调味组件。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适应不同人们的口味喜好。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调味组件包括PP膜和摩擦块,所述的PP膜的四周与袋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的摩擦块固定于袋体的内壁上且与PP膜对应。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袋体的外壁施加按压力,使摩擦块与PP膜抵触,在搓动袋体时,使摩擦块将PP膜磨破以便于使PP膜内的调味品浸入到咖啡中;由于PP膜具有不耐磨、无毒的特点,人们使磨破PP膜更为便利和安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体现调味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体现定位网的正面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袋体;11、PET膜;12、铝箔膜;13、流延聚丙乙烯膜;21、线槽;22、切口;23、按压部;3、定位片;31、第一拉片;32、第二拉片;41、挡片;42、魔术贴;5、定位网;51、网孔;6、调味组件;61、PP膜;62、摩擦块。
实施方式
[0024]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防洒软包装袋,包括四边封装且内部中空的袋体1。袋体1由两片前后相同的塑料膜构成。每片塑料膜包括外层PET膜11、中层铝箔膜12和内层流延聚丙乙烯膜13构成。
[0026]袋体1的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线槽21,多个线槽21沿着袋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线槽21延伸至袋体1的两侧的边缘。
[0027]袋体1的两侧的边缘处开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切口22。袋体1的两端的边缘向外延伸具有按压部23,按压部23位于切口22的上方。
[0028]把握按压部23,沿着切口22,即可将袋体1沿着线槽21撕开,袋体1上的开口能够较
为平整,便于饮用咖啡。
[0029]在袋体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采用软质塑料制成的方形的定位片3,定位片3的上端和下端与袋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在定位片3与袋体1之间具有间隙。多个定位片3沿着袋体1的宽度方向排布且位于线槽21的下方。
[0030]在间隙中分别穿设有第一拉片31和第二拉片32,第一拉片31和第二拉片32分别位于袋体1的前后两侧。在第一拉片31的端部与第二拉片32的端部之间通过魔术贴42固定连接;第一拉片31和第二拉片32远离魔术贴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硬质塑料制成的挡片41。挡片41用于与定位片3抵触。
[0031]按压袋体1的开口处,将第一拉片31和第二拉片32同步往远离挡片41的方向拉动,挡片41与定位片3抵触并将袋体1的开口挤压,随后,通过魔术贴42将第一拉片31和第二拉片32固定。
[0032]第一拉片31和第二拉片32的长度小于袋体1的宽度。
[0033]袋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嵌槽;嵌槽沿着袋体1圆周设置。在嵌槽内固定连接有薄片状的定位网5。嵌槽位于线槽21的下方。定位网5的网孔51呈六边形设置。
[0034]袋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调味组件6。调味组件6包括PP膜61和硬质塑料制成的摩擦块62。PP膜61的四周与袋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使PP膜61与袋体1之间具有用于存放蔗糖的容纳腔。摩擦块62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洒软包装袋,包括四边封装且内部中空的袋体,所述的袋体的上端的外壁上开设有线槽,多个所述线槽沿着袋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线槽延伸至袋体的两侧的边缘,其特征是:所述的袋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片,多个所述定位片沿着袋体的宽度方向排布且位于线槽的下方,所述的定位片与袋体之间的间隙中分别穿设有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所述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分别位于袋体的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拉片的端部与第二拉片的端部之间通过魔术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拉片和第二拉片远离魔术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硬质塑料制成的挡片,所述挡片用于与定位片抵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洒软包装袋,其特征是:所述的袋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嵌槽,所述的嵌槽沿着袋体圆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芳进桂德胜徐之舱
申请(专利权)人:龙港市华联软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