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房-井道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2824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房

井道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散热装置,特别是一种机房

井道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梯的广泛应用,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已经与电梯息息相关,电梯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尤为重要。为了防止高层电梯火灾的蔓延以及压差造成的首层厅门开关不流畅,传统井道一般采用无孔的墙、底板和顶板构成的完全封包结构方案,井道的封闭造成了井道内空气得不到流通,空气混浊含氧量低,而电梯轿厢在运行中主要通过与井道进行换气。目前井道的通风散热,多数在井道上下端采用排气风扇,但由于轿厢在井道内形成一定的阻隔,效果不明显,而且排气风扇通常处于长期运行的状态,耗能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机房

井道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目的是改善电梯井道内空气。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房

井道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排风风扇和驱动齿轮组,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电梯机房与井道的连通口用于交换所述电梯机房于井道的空气,所述排风风扇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底部,所述井道通过所述排风风扇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驱动齿轮组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底部,所述驱动齿轮组设有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所述输出轴用于驱动所述排风风扇转动,所述输入轴上设有驱动槽轮,两端分别与电梯轿厢和平衡配重连接的补偿链绕设于所述驱动槽轮并带动所述驱动槽轮转动。
[0005]进一步地,为了简化结构并且便于驱动齿轮组的结构布置,所述输入轴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输出轴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0006]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排风风扇的转速,提高通风的效率,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齿数。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排风风扇成对设置在所述井道的底部的两侧,所述驱动齿轮组设有两组,每个所述驱动齿轮组驱动一个所述排风风扇转动,成对的所述排风风扇同时向所述井道鼓风或排气。
[0008]进一步地,所述井道的底部两侧设有定滑轮,所述补偿链绕经所述定滑轮后绕设于所述驱动槽轮。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0010]本技术通过在井道的底部设置排风风扇,并由散热风扇将电梯机房与井道形成空间上的连通,形成通风散热一体的构造,排风风扇则依靠电梯轿厢的上下运行二进行驱动,可以避免设置电机进行长期运作,减少能耗以及热量的产生。另外利用电梯轿厢的上下运行时对气流的带动作用,使其上行时可以加快从外界吸入新鲜空气进入井道,并将井道内温度较低的空气挤入机房进行散热,下行时又可以加快向外排出空气,总体上通过轿
厢上下运行对机房和井道进行空气置换,减少存在机房内的热空气从而降低机房热量,也加快了井道空气的流通。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实施例的机房

井道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实施例的机房

井道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实施例的机房

井道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的排风风扇和驱动齿轮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5]请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机房4

井道3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包括散热风扇1、排风风扇2和驱动齿轮组。散热风扇1、排风风扇2和驱动齿轮组都设置在井道3内。具体的电梯的井道3顶部为电梯机房4,电梯轿厢5和平衡配重6设置在井道3内,电梯轿厢5和平衡配重6的顶部通过曳引绳7连接,在电机机房4内的曳引机15通过曳引轮驱动曳引绳7移动,在电机轿厢5和平衡配重6的底部连接补偿链8,补偿链8的两端是分别固定在电机轿厢5和平衡配重6的底部。
[0016]一般电机机房4与井道3之间通过层板相隔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如此不利于机房4的散热。本实施例中,在电机机房4与井道3的层板上开设连通口,在连通口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散热风扇1,散热风扇1的运行可以强制将机房4的空气抽送至井道3。
[0017]排风风扇2和驱动齿轮组布置在井道3的底部,排风风扇2设置在井道3的一侧,位于井道3与外界连通的排风通道(图上未示出)内,排风风扇2可进行正反转从而实现从井道3向外界排风,或者由外界向井道3鼓风。排风风扇2具体是由驱动齿轮组驱动运行,为了使构造简单而使整个装置不需要进行复杂的维护,保证可靠运行,请结合图3所示,驱动齿轮组的结构是这样的,包括有基座9、输入轴10、输出轴11、第一锥齿轮12、第二锥齿轮13以及驱动槽轮14,输入轴10与输出轴11呈正交设置,输入轴10和输出轴11都由轴承支承于基座9并与基座9转动连接,在输入轴10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一锥齿轮12和驱动槽轮14,输出轴11的一端安装第二锥齿轮13,该第二锥齿轮13于第一锥齿轮12形成啮合,并且为了使转动较慢的输入轴10能动带动排风风扇2较快转动,第二锥齿轮13的齿数大于第一锥齿轮12的齿数。在输出轴11的另一端则与排风风扇2的转轴连接,如此当驱动槽轮14转动时,则可以通过啮合的第一锥齿轮12和第二锥齿轮13驱动输出轴11转动进行驱动排风风扇2转动。驱动槽轮14的转动则是由补偿链8带动,也就是补偿链8的中部绕设在驱动槽轮14上,当电梯轿厢5和平衡配重6升降运动时,补偿链8与驱动槽轮14的摩擦使得驱动槽轮14转动。
[0018]请结合图2和图3所示,作为一个选优的实施例,为了使补偿链8的受力更加平衡,同时提升井道3的排风、鼓风效果,排风风扇2和驱动齿轮组都设置有两套。排风风扇2成对设置在井道3的底部的两侧,并分别形成一个排风通道。两组驱动齿轮组分别驱动一个排风风扇2转动。在井道3的底部的两侧设置有定滑轮16,补偿链8先穿过定滑轮16由竖直方向改为水平方向后再串联绕设再两个驱动齿轮组各自的驱动槽轮14上,形成同步的转动。需要指出的是,两组驱动齿轮组以如图3方式对称布置时,两个排风风扇2的叶片是以相同的方
式偏转,如果两组驱动齿轮组是同向布置(即输出轴11都朝左或者都朝右设置),则两个排风风扇2的叶片应该反向设置。如此当补偿链8同时驱动两个的驱动齿轮组的驱动操作转动时,可以使得两个排风风扇2同时向井道3内鼓风,或者同时向外界排风。
[0019]该装置的运作过程是这样的,在电梯向下运行过程中,补偿链8带动驱动槽轮14反转,输入轴10驱动输出轴11高速转动,带动排风风扇2反转,从而使位于井道3的排风风扇2进行排风,再轿厢5向下运行这个过程中向下挤压空气,井道3内空气则通过排风风扇2排出到外界;在电梯向上运行过程中,补偿链8带动驱动槽轮14正转,排风风扇2反转,排风风扇2向井道3内鼓风,将新鲜空气吸入到井道3,通过轿厢5向上运行,将新鲜空气带入上层,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房

井道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风扇、排风风扇和驱动齿轮组,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电梯机房与井道的连通口用于交换所述电梯机房于井道的空气,所述排风风扇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底部,所述井道通过所述排风风扇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驱动齿轮组设置于所述井道的底部,所述驱动齿轮组设有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输出轴通过齿轮传动,所述输出轴用于驱动所述排风风扇转动,所述输入轴上设有驱动槽轮,两端分别与电梯轿厢和平衡配重连接的补偿链绕设于所述驱动槽轮并带动所述驱动槽轮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

井道一体化通风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勇唐欢柯承康高全生刘瑞昂胡航瑞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