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467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所述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包括冠梁和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冠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柱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立柱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及其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施工工序简单、节约工期、节约成本。有利于立柱与冠梁之间的稳固连接。梁之间的稳固连接。梁之间的稳固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挡土墙,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技术介绍

[0002]桩顶挡土墙是指设置于桩顶之上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
[0003]目前国内桩顶挡土墙是常规带构造柱的砖墙,砖墙需一块砖一块砖地砌,常规挡土墙施工工序复杂、施工缓慢、造价高。
[0004]现有技术中的桩顶土挡墙是利用加筋土技术修建的一种支挡构筑物,加筋土是一种在土中加入拉筋带的复合土,它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性能,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加筋土技术的技术无疑是一项重大技术创新,然而在经过大量工程实践和理论研究后逐渐发现一些不足,有些甚至是难以逾越的障碍,其主要表现在:由于加筋土作用机理的复杂性导致多种设计理论并存,都有道理却都不能概全,有时依据设计理论计算的数据在模型试验中不能得到理想的验证,而从模型试验中得到的数据有时又与现场实测数据差异较大,这使得设计人员常常对理论计算数据感到信心不足,为工程安全考虑只好依据个人经验增加筋带数量,从而导致费用增加。另外,筋带表面难以防腐以及对填料适应性较差等缺陷是现有加筋技术的不足。
[0005]为了快速经济施工有必要寻求一种新的挡土墙形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施工工序简单、节约工期、节约成本。
[0007]本技术方案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该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施工工序简单、节约工期、节约成本。
[0008]就施工方法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0009]先将多个立柱的下端与冠梁固定连接;
[0010]多个所述立柱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
[0011]然后,将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立柱上形成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各种改进如下所述。
[0013]所述冠梁是将混凝土浇筑在具有条形钢筋网的模具内制成;
[0014]先将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
[0015]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0016]所述立柱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0017]所述立柱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
[0018]或者,
[0019]先将多个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然后,将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分别插在所述柱筒内;
[0020]所述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
[0021]所述柱筒的高度为冠梁高度;
[0022]所述立柱采用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或“H”字形或“凹”字形的钢材;
[0023]所述立柱通过热轧制成;
[0024]将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前板面靠在所述立柱的后侧;
[0025]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通过铁丝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0026]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从下往上依次码放;
[0027]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之间相互错开;
[0028]或者,
[0029]使每一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H”字形的立柱两侧的凹槽相正对且相互平行形成滑道;
[0030]依次将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插入相邻的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上端的凹口并顺着两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的凹槽向下滑行;
[0031]使第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所述冠梁的顶面压接;
[0032]使上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底边与下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压接;
[0033]使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地表面;
[0034]所述挡土墙的高度为1.5米~3.8米;
[0035]所述挡土墙的高度是所述冠梁的高度与从下至上的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高度之和;
[0036]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长度为3米或4.2米;
[0037]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宽度为0.9米或1.2米;
[0038]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厚度为0.12米。
[0039]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后板面填上回填土;
[0040]使回填土的顶面与地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0041]在所述回填土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有硬化路面;
[0042]所述硬化路面是先在所述回填土的顶面和与其相邻的地表面上铺设片形钢筋网,再在所述片形钢筋网上浇筑混凝土制成;
[0043]在铺设片形钢筋网时,先将主钢筋的一端穿过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再将主钢筋的一端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0044]使最后一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高于所述硬化路面0.3米形成挡水墙。
[0045]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架设护栏;
[0046]在所述护栏的底边设置卡槽;
[0047]将所述卡槽卡在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的顶边上。
[0048]在建造所述冠梁之前先在地底面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地钻多个桩孔,再将多个钢筋笼分别置入所述桩孔,然后,将混凝土满满地浇筑在所述桩孔内,凝出后形成护坡桩;
[0049]将所述钢筋笼的竖直钢筋上端露出所述护坡桩的顶面;
[0050]将所述钢筋笼的竖直钢筋上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固定连接。
[0051]本技术方案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2]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施工方法,先将多个立柱的下端与冠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柱沿着所述冠梁的长度方向分布;然后,将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固定连接在多个所述立柱上形成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的技术手段,所以,该施工方法施工工序简单、节约工期、节约成本。
[0053]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冠梁是将混凝土浇筑在具有条形钢筋网的模具内制成;先将多个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立柱与冠梁之间的稳固连接。
[0054]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确保立柱与冠梁之间的稳固连接。
[0055]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立柱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的技术手段,所以,有利于对立柱与冠梁的稳定浇筑。
[0056]5、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先将多个柱筒与所述条形钢筋网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再将混凝土浇筑在所述模具内制成所述冠梁,然后,将多个所述立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冠梁(1)和多个立柱(2);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冠梁(1)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立柱(2)沿着所述冠梁(1)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立柱(2)上固定连接有多个预制装配式挡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支护桩桩顶挡土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1)是钢筋混凝土冠梁;所述冠梁(1)有条形钢筋网(1

1);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

1)中的钢筋固定连接,所述立柱(2)的下端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

1)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所述立柱(2)的下端没入所述冠梁(1)内的高度为冠梁高度;所述立柱(2)的上部通过绳索和/或杆件固定;或者,所述冠梁(1)内设置有多个柱筒(2

1);多个所述柱筒(2

1)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

1)中的钢筋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柱筒(2

1)沿着所述冠梁(1)的长度方向分布;多个所述立柱(2)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柱筒(2

1)内;所述柱筒(2

1)与所述条形钢筋网(1

1)中的钢筋通过焊接或捆绑固定连接;所述柱筒(2

1)的高度为冠梁高度;所述立柱(2)是横截面形状呈“工”字形或“H”字形或“凹”字形的钢材;所述立柱(2)通过热轧制成;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前板面靠置在所述立柱(2)的后侧;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通过铁丝与所述立柱(2)固定连接;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从下往上依次码放;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之间相互错开;或者,每一个所述“H”字形的立柱(2)两侧的凹槽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所述“H”字形的立柱(2)两侧的凹槽相正对且相互平行形成滑道;多个所述预制装配式挡板(3)的左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广朱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启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